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谋主天下 > 第三十一章 大乱伊始

第三十一章 大乱伊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谋主天下!

建武三年,腊月二十八日夜,帝都连山宫。

中平帝静静地坐在灯火旁,听着太子的汇报。

“魏氏一族已经被连根拔起,陈生和宋忠等几个同党也被诛杀,五侯已经表示会全心全意效忠父皇。”太子石敏睿的眼中隐不住得色,道:“而今已经没有人能够挡住父皇的身前了,这龙椅也算是坐稳了。”

“你是这么想的吗?”中平帝看着自己的长子,道:“知道为什么直到现在朕仍然封锁着帝都吗?”

“从魏太后病故的那一刻起,魏重就已经失去了他的依仗,魏氏一族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而已;陈生、刘遵之流,虽然朝堂上还有点用,但留在身边,确实不让人安心,保不准哪天就像先帝一样被卖掉,还是除掉稳妥。至于五侯,不过是一堆墙头草,可偏偏各方都需要他们,从太祖到如今,他们家族在帝都经营百余年,盘根错节,我们是外来的,势单力薄,还是需要仰仗他们的。”

“可这些都不算威胁。”中平帝道:“这天下依然姓石,这些外姓的人根本没有能力去撼动这个庞大的帝国,唯一有能力的,是在外边的三王!他们,是正正宗宗的太祖嫡系!”

“只要他们还在一天,那些先帝的忠臣们就会有着别的念想,都是得国不正的错啊!”中平帝感慨了一下,道:“传朕旨意,召益王、青王和幽王进京,就说朕有要事相商。”

“一日不把这些所谓的正统除掉,你我一日就别想安生!”

……

山南道,幽州北宁郡幽王府。

白鲲捏着一份文书,急匆匆地走进了银安殿道:“帝都出岔子了。”

幽王石朗旦正提笔批示着下方州郡送上来的公文,道:“怎么了小鱼儿,帝都不是一向都有信使联络的吗?何事这么慌张?”

“是有联络不假,可这联络已经断了好几天了,估计帝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了。”白鲲略有担忧地道:“自从先帝驾崩后,传给了当今皇帝,这些细节还真不能不重视,说不准又是什么大信号。”

幽王轻轻放下了笔,看着白鲲道:“就在你进来的前不久,守门官来报,帝都有使臣来了。”

白鲲道:“当此时节,有使臣前来,想必不是什么好事,大王要谨慎啊。”

“那你觉得会是什么旨意呢?”两人正谈论间,门外一道声音喊道:“圣旨到!请幽王千岁出来接旨。”

见石朗旦跪下了,使臣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平新年,念及诸位王弟镇守在外,朕与太后甚是想念,现特宣三位王弟进京小叙,共赏花灯,以慰太后之念。钦此!”

“殿下,接旨吧。”

“臣领旨,劳烦使者先回,本王安排一下事务,即刻出发。”

打发走使者,幽王拿着圣旨走进了后殿,却见白鲲正在休闲地喝茶,他笑道:“小鱼儿,莫非是已经胸有成竹了?”

白鲲瞥了一眼圣旨,道:“我猜殿下手中的圣旨一定是要殿下回京。”

幽王问道:“何以见得?”

“晋王得国不正,本来嘛,太后若在,想必晋王也不敢对几位殿下怎么样,可现在帝都都封锁消息好几天了,要说这里面没有变故,三岁小孩都不会信。”

“你是说,母后薨逝了?”幽王浑身一震,有种悲伤的情绪开始在心中蔓延开来。

“我觉得,不止太后去了,就连魏家也已被连根拔起。”白鲲站了起来,一改原来休闲的模样,声色俱厉道:“帝都已经被晋王控制了,魏家不在了,倘若几位殿下如过往一样在皇畿,恐怕已经身首异处了。”

“现在,几位殿下在外手握重兵,晋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处死殿下,但只要殿下孤身进京,一切就不好说了。”

“那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幽王问道。

“马上写信联络益王和青王两位殿下,共商起兵。”

“名义呢?他是奉遗诏继承大统的。”

“我的殿下,你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明白?”白鲲有点无奈道:“如果他是顺理成章继承大统的,至于这么干嘛?况且先帝的兄弟都还在,什么时候轮到一个旁支继承大统了?这说明遗诏是假的!”

“名义:清君侧!调查先帝死因。”

“好,就按你说的办。”幽王也不含糊,马上写好信函,吩咐亲信马上送去益州和青州。

与此同时,河东道,青州暮山郡青王府。

青王石朗显一剑把使者刺死,回头看着自己的两个伴读,道:“马上写信联络益王和幽王,就说京中有变,本王想清君侧,请两位王爷一同起兵入京。”

马明道:“王爷,只是我等的兵力是否足以和朝廷大军相抗衡?不若把消息散播出去,就说当今皇帝伪造先帝遗诏,谮越帝位,打算诛杀三位殿下,我等再修书给父王他们,想必就算不来,也会两不相帮。”

青王道:“你说得在理,单凭我们的兵力绝对不可能与整个大石朝为敌的,但倘若六王袖手旁观甚至是出兵相助,人心在我等,大局可定。你们马上修书给几位藩王爷,再在给两位殿下的信中加上此法,想必他们也不会拒绝的。现在就备战,我就不信他帝都会毫无动静!”

河西道,益州广安郡益王府。

益王石朗贤已经在银安殿上来回踱步近一炷香的时间了,玄轩和雪诺及一众文武在下方看着这位贤名著称的王爷。案上放着数封书信和一张圣旨,大家都在等待他做最后的决断。

石朗贤停了下来,眼睛扫过众人,道:“如今,陛下宣我进京,而青王和幽王的使者都前来告诉我起兵清君侧,尔等有什么看法?”

见一旁众人都不敢有反应,玄轩出声道:“末将建议殿下也起兵清君侧。”

顶着益王凌厉的眼神,玄轩不慌不忙地道:“这帝位一向都是父传子,先帝没有儿子自然是传到亲兄弟的手中,哪有传到旁支去的?况且陛下登基之时尚且没有允许三位殿下进京,如今忽然邀请进京,怕不是有诈?打算诛杀三位殿下,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殿下是孝熙皇帝嫡子,也是孝悼皇帝的亲兄弟,按次序也该是殿下继承大统。如今这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天予弗取  ,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殿下还在犹豫不决,我深深替殿下感到不值。”

“臣请求殿下出兵,以清君侧。”玄轩带头跪下喊道。

“臣等请求殿下出兵,以清君侧。”既然有人带头,攀龙附凤,谁不想,当下众人也纷纷跪下,劝益王出兵。

看着下方跪倒的诸位文武,益王道:“那就整军备战。雪诺,你联络好两位殿下,约期出兵;玄轩,你训练兵卒,修缮军器,准备北上!其余臣工,各自做好本分,安顿好州郡百姓,莫要引起恐慌,掌握好舆论,我等要从道义上占有主动权!”

“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