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家族婚恋 > 第一章爷爷奶奶这辈人

第一章爷爷奶奶这辈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家族婚恋!

听到堂屋有争吵的声音,我赶了过去。二伯父也在,坐在堂屋门口,听奶奶喋喋不休地数落着爷爷的不是。爷爷偶尔争辩几句,更多的时候是任凭奶奶怎么说。

那时的我大概六七岁的样子,已经略懂一些人情世故。

我听出来了,是爷爷上山锄地,回来时奶奶还没把饭做好,为这个争吵的。

二伯父那时已在乡政府就职,好像在司法部门工作,奶奶仗着儿子是亲生的,耍起了大小姐脾气。

奶奶娘家是中农,她父亲又是个勤快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也算丰衣足食。

曾祖父是个会操持家务的人,一心想子孙后代能出个读书人来光耀门楣,于是请来先生教我其中一个略显出色的舅爷爷读书。

可惜我的舅爷爷不是读书的料,我奶奶做为一个旁听声都能背了,我舅爷爷还是一副丈二和尚抹不着头脑的模样,背书背得吞吞吐吐,差点把曾祖父活活气死。

奶奶有哥弟,还有一个妹妹,曾祖父比较疼她,在那个年代,做为姑娘家,大多数都女红不错,我奶奶却有点捏不起针拿不起线。她打的补丁,比我外婆缝的要难看得多。

奶奶出身较好,谁家不想养女攀高门?我曾祖父也一样。

那时战火纷飞,还不知到底会是那一派最终掌权。交不完的税和各种兵役压得普通百姓都闯不过气来。

曾祖父也许是看透了世态炎凉,才没有坚持一定要找个有钱或有权的女婿,考虑再三才把他大闺女嫁给了我一穷二白的爷爷。

说起我爷爷,他是个苦命的人,八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是比他大十岁的哥哥一手带大的。

民国时期相亲,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另外还要八字相合。

当媒人把我爷爷的生辰八字送到曾祖父手里时,曾祖父请来八字先生算了一下,他将两个女儿的生辰八字都给了先生,先生算出奶奶的八字更匹配,婚事就这样定下来。

听奶奶说:“她结婚是坐轿进婆家门的。”我问:“是曾祖父特意做的花轿?”奶奶摇摇头说:“是雇用的轿子,新娘挽着发髻,头围一块绣花蓝布,身围一块红色绣花裙,再盖一块红头巾。”

奶奶当年出嫁的时候,那块蓝头巾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血色湘西》里穗穗头上的那个样子,要是那样,那也挺好看的,很多年后在电视机前我是这样想的。

洞房花烛后,大爷爷把弟弟,弟媳叫到跟前,把祖传的两间瓦房分成两份,由爷爷奶奶先挑。在那贫穷的年代,自己才刚成人,还要养活未成年的弟弟实属不易。养大后不但操心取亲,还把本来就不多的家产分一半出去。爷爷奶奶后来能子孙满堂,大爷爷功不可没。

奶奶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一直记得她大伯哥的好,常跟我们提起当年的事情。

有个好哥哥,没个好嫂嫂,有很多事情明明很简单也会变得复杂。事情也就这样凑巧,我的第一个大奶奶是属于那种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人,吃饭都不敢上桌,有生之年没少被大爷爷骂的。

我记得奶奶跟我说过这样的一桩往事:我四姑妈出嫁的时候,我奶奶跟大奶奶说:“嫂嫂,等会儿菜上桌了,你就坐下吃。”我大奶奶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缩着脖子忸怩地说:“不去,羞死人了!”

后来大奶奶病故,大爷爷又娶了一个老婆。这个大奶奶我在很小的时候见过,有一点印像,一看就是个聪明能干的人。听奶奶说过,后大奶奶是个行走江湖专帮人看相算命的卦姑。

很奇怪吧?我大爷爷在无父无母,家境不好的情况下居然先后娶了两个老婆!只因我大爷爷是个棉花匠,相对而言家庭经济要活跃一些。

当我大爷爷老了,挣钱不到了,我后大奶奶就开始挑我大爷爷的不是,最后离开我大爷爷,回到她前夫的儿子身边去了。后大奶奶跟我大爷爷十几年并没有生养,我的堂伯父和堂姑都是前大奶奶所生。

言归正卷,爷爷和奶奶闹矛盾,二伯父并没有说什么,不久后,爷爷奶奶又重修旧好。做老公的知道老婆短处,不过是心情不好,骂了两句。做儿子的也知道母亲习性,知道多说无益。

相对村里同辈的老人而言,爷爷奶奶的命算好的了。当他们的小儿子(我爸)成了家,爷爷就把他们夫妻俩的责任田平均分配给了三个儿子,就只种几分地的小菜了。

那时的爷爷才六十初头,再种几年田应该不是难事,只因爷爷承包了村里的桔子园,于是爷爷放弃责任田一心管理着桔子园。

湖南是柑桔之乡,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政府提倡大面积种植桔子树。本来爷爷自己的那份并不多,只因二伯父在乡政府工作,他把他那份让给了爷爷,我爸放弃村里电工这份工作,常年在外打工,也将自己的一份给了爷爷。

每当桔子成熟的时候,我的五个姑妈应邀来到娘家帮忙摘桔子,家里顿时热闹起来。

爷爷很认真地守护着桔园,还把桔园的空地种了小麦大豆,当身边的亲戚有生活困难时,爷爷就拿出这些农副产品帮助他们。

爷爷勤快,奶奶较懒,但奶奶是个佛教信徒,相信因果报应,从不乱说话,跟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相处得很好。

我小时候的家虽然很偏僻,但常有村子里的村民来玩耍。蓝天白云,屋右脚下的池塘鱼儿慢慢游,水儿随风微微泛着涟漪,跟屋内的欢声笑语陪衬着,世界祥和而美好。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忽然有一天,我的表姨(外婆的外甥女)来到我家,劝说我父亲把岳母接过来同住。

遇到这样的事情,大概要开个家庭会了。外婆没有儿子,维一的内侄还定居在城里,村里其他的亲戚都是五代以外的。我家并不富有,我爸会不会同意表姨的建议?我爷爷奶奶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请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