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 第四十一章 新的开端(2)

第四十一章 新的开端(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韩红伟问道,“还记得抢救电线杆时,在洪水里垂死挣扎时我跟你讲过的话吗?”

“风浪太大,看不见电线杆,你让我往岸边游。”龙小鹰回答他。

“不是这句。当时你被大浪打到水里去了,可能没有听见。我说的是,如果我死了,我妹妹就托付给你了。”

“噢——你的遗言。幸好没能听完,如果有足够时间听完,桥垮后我们就被冲到大瀑布去了。”

“我妹妹在你们班表现怎样?”韩红伟问。

“为人老实,干活认真从不偷懒。她的情况你应该知道,问这个干什么?”

“我在想今后是不是就由你来照顾她,她一定会喜欢你的。”

“李刚对她有意思,你没有看出来吗?”

“他不行。一个男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有能力去照顾别人吗?”

“你不是说许多事都会变的吗,说不定将来他会很有成就。”

“事情会被有能力的人改变,但人的本性很难改变。”韩红伟问龙小鹰,“安家落户是一辈子的事,你觉得我这个主意如何?”

龙小鹰觉得夏莲是个重感情的人,山长水远,突然跑出来个兵哥哥夏莲不一定看得上,韩红伟就是看到了这点想排除竞争对手。龙小鹰心想,抢救电线杆时,他也是舍命来救自己的人,兄弟情谊,就不跟他争了。

当然,这种事由不得自己决定。

“馊主意!”龙小鹰回答韩红伟道,“父母不在,当哥的就来包办婚姻,韩红铃要是知道这事还不把你恨死了。红铃现在还不到急着谈婚论嫁的年龄,你不要给她施加压力,我也不能承担这个责任。什么时代了,今后你也别去找谁谈这种傻事。”

代表大会期间龙小鹰的事迹出来了:一个从城市来的知识青年,能够做到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吃苦在前,勇挑重担,多次因工受伤从未歇过工伤假,当国家财产遭到损失时,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抢救。

消息传出,宣传干事马上就来采访他。

“龙小鹰同志,请你告诉我,知识青年下来后水土不服,头疼、发热、拉肚子时常发生,请病假休息是家常便饭,还有人因为劳累、想家等等原因就装病请假不出工。听说你多次受过伤、生过病,是什么思想或者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你?让你在艰苦的劳动中从不请病假休息。”

“工作紧张、任务重,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龙小鹰回答他。

“不完全是这样的。”宣传干事停下笔,摇着头开导他,“你再想想,这背后一定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你,让你做到小车不倒只管推。”

“其实这中间也没有想那么多啦。”龙小鹰告诉他道,“只是我认为想家也好、劳累也好、小伤小病也好,在革命工作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倒下,再大的困难咬一咬牙,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对!接着说。”宣传干事鼓励道。

“没有了。”

“啊——”

会还没有散,龙小鹰的先进事迹就被写成了报道。

知识青年刚到农场不适应艰苦劳动,腰酸背痛,手上打起血泡,加之水土不服,头痛发热谁没有个小病?有的人因为想家,因为吃不了苦,思想上就闹情绪装病偷懒不上班,知青中无故旷工现象时常发生。但是,从昆明来的龙小鹰同志,怀着对革命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满腔热血投身到伟大祖国的橡胶事业中……在这个崇敬英雄的年代,龙小鹰同志能自觉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受住考验,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每天清晨,有线广播就将这则报道传到各个生产队,传到胶林里正在忙碌割胶的工人耳朵里。

代表大会期间透露出一则令人兴奋的消息,经过几个月紧张筹备,农场将组建为兵团。今后将按部队管理,分场改建为营部,生产队改为连队,由现役军人领导,发枪、发军装。

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光荣的解放战士,这是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当上解放军后会是个什么样子?军人的威武形象一直在脑海里浮现。知青们上班议论,下班也在谈论,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二月下旬的一个黄昏,大家在屋外乘凉,到分场开会的罗震江大步流星赶了回来,一进生产队,兴冲冲的向大家宣布,“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大家翘首以盼的事终于定下来了。接到总场通知,后天在景洪召开建设兵团成立庆祝大会,我们知青队要派人参加庆祝大会。今晚开大会确定参会人员,明天天不亮就出发。”

“好呀——”大家拼命鼓起掌来。

喜讯传来,知青们奔走相告,从屋里冲出来的人团团围住罗震江。

“队长!派我去。”、“队长!我也要去。”、“队长!队长……”四周都是踊跃报名的声音,个个都想到景洪去参加庆祝大会。

“别急!别急!”罗震江对欢呼雀跃的人说道,“有条件的,不是谁都能去。”

“表现好的才能去吗?”有人担心地问。

“那倒不是,我看是体弱的不能去,女知青也不能去。”

“不行!”夏莲不服气的质问,“为什么不让我们去?妇女能顶半边天。”

“没有车啊。”罗震江回答道,“要背上背包,带上干粮,头顶烈日爬大山、过大河,走整整一天才能到达。到了景洪还不安排住处,天当被、地做床,晚上就睡在露天。而且只开一天会,散会后又得走回来。单程就有三十公里山路,连续作战实在是太艰苦了,我怕你们女同志受不了啊。”

“那么,参加庆祝大会的人要什么条件呢?”人们急切的问。

“要有过硬的体质和坚强的意志,别以为是去玩耍,这可是个苦差事。”罗震江对围着他的人说道,“既然大家这么热情,我看你们也吃过饭了,我现在就通知值班员吹哨子,马上到会议室挑选人选。”

“好呀!你快点来,我们这就到会议室去等着。”

大家都想听到更多的好消息,都急着跑到会议室去了。

下乡快一年了,由于路途遥远,工作繁重,许多知青都没有到过景洪,都想借此机会去看看景洪城是个什么样子。会场上人人踊跃报名,不就是走个路、睡个觉,哪会比得上干劳动辛苦。

名单很快就出来了,点到名的人留下来宣布外出纪律,没被选中的只好失望地离去。

这支十多人的队伍全由知青组成,由于没有人认识上景洪的路,罗震江特意安排副队长熊国杰带队参会。再三交代在路上要注意安全,散会后要按时归队,返回时不许留下一个人。

第二天凌晨四点,人们还在熟睡,参加兵团成立庆祝大会的人就被相互叫醒。来到伙房,罗震江已经在门口等着给知青们送行,叮嘱大家道,“为了保证你们路上有足够的精力,特意安排炊事员为大家闷了糯米饭,吃完早饭后你们再来打糯米饭做午饭。路途遥远,平常吃五两的,今天要带上一斤。”

胡乱吞了几口米汤泡饭,再去打点糯米饭留作午饭,背上背包,队伍离开了驻地。山林寂静、四周一片黑暗,熊国杰带领大家高声喊着“一、二、一”,迈着整齐步伐向景洪赶去。

穿密林、爬坡箐,趁着早晨天气凉爽,一路急行军直到东方出现鱼肚白。

天慢慢亮了,大山深处,一座座美丽的寨子从云雾中显露出来。看着山脚一块块整齐的田野,看着肩挑篾篓从身边走过的少数民族妇女,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

大家心情愉快,有说有笑,兴致勃勃观看沿途新奇景物。

不知不觉太阳升高了,横蛮的太阳一爬出树梢,马上就揭去盖在雨林上空的面纱,赶跑凉爽雾气,露出碧蓝天空。舒适的清晨很快就转为烈日暴晒,天上没有一丝云,阳光直接照射地面。

露水再也盖不住公路上的尘土,每走一步都踩在厚厚的灰堆里,脚下尘土飞扬,搅起一路黄灰,走在后面的人得用手捂住口鼻。

拖拉机也来凑热闹,不时驶过一辆,黄龙似的尘土裹着队伍经久不散,呛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人们只好拉开距离,三三两两走在一起。

接近中午,骄阳似火,嗓子开始冒烟,大家只好把外衣脱下来顶在头上。顶着外衣嫌闷热,只好掰根树枝插在背包上,把衣服放上去当遮阳伞。

再往前走,肩膀越来越酸、背包越来越重、脚底板越走越痛。背包也背不动了,只好取下来抱在胸前、挎在肩上、顶在头上。一些人的背包带松了,需要重新打紧,先前雄赳赳的队伍慢慢溃不成军,稀稀拉拉,拉开了很长的距离。

龙小鹰穿着下乡前买的旧胶鞋,那是部队战士穿破淘汰下来卖给知青的,由于鞋太大,两只脚在里面划龙船,脚底都被磨起水泡,但他仍然坚持走在队伍前面。

看到弯道后面丢了许多人,龙小鹰对熊国杰说道,“熊队长!三十多度的高温,走了大半天都没喝上一口水,休息一下,找点水喝吧。”

“好吧。”熊国杰回答道,“我们已经走出一大半路,山下就是嘎洒镇,在林子里休息一下,吃过午饭继续走。”

一停下来,知青们四仰八叉都倒在树下,每日起早摸黑,永远睡不够,都在抓紧时间睡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