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 第五章 大自然的小角落(2)

第五章 大自然的小角落(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离开傣族寨子,马上就转进原始森林,里面有一条新挖出来的红土路。沿着充满神秘感的红土路前行,四周除了千奇百怪的大树和藤条外,还是大树和藤条。

“我们要走多远啊?”有人问道。

“不到四公里吧。你们还是些小娃娃呐,这里工作艰苦,生活环境也很差,今晚要有心理准备。”

“什么心理准备?”

“没有电,点小油灯,睡四面透风的草房。”

“有床睡吗?”

“那当然。这里地气潮湿,不能睡在地上。”

“罗叔叔。”龙小鹰问,“刚才路过的少数民族妇女吐出红色唾液,还有股特殊的怪味道,是槟郎吗?”

“她们是阿尼族,嘴里吃的是槟榔,这里的习惯是嚼槟榔保护牙齿。”

“这里有麻风病吗?”李刚忙着挤过来问话,身上的背包碰到别人,一脚踩在路边松软路基上,脚深陷进去,歪歪斜斜眼看整个人就要摔进深谷。

罗震江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他,提醒大家道,“知青同志们!都靠里面走,这是新挖出来的山路,路边全是浮土,不留神把路基踩垮,人就掉到山沟里去了。”他回答李刚,“西双版纳是有麻风病人,不过你放心,我们这儿没有。”

很快天就黑了,路旁山谷深不可测,大家谨慎地往山坡靠拢,生怕一脚踩空掉入深渊。

地面黑暗难以辩清,高山顶上露出的那片天空反到显得格外明亮,远处山峰,还闪起星星点点的火光。

“罗叔叔,高山头上为什么会有火?”

“现在是烧荒季节,山顶是哈尼族放火烧山留下的灰烬。”

“这么高也有人住吗?”

“傣族住在坝区,哈尼族住在山上,这里的习惯是刀耕火种,大家都烧山,有时还会引起森林火灾。”

提着沉重行李,队伍慢慢拉开距离,人们三五成群走在一起。

龙小鹰和罗震江在后面帮助走不动的人提行李。

“有鬼火!”前面女知青突然尖叫起来。

龙小鹰连忙跑上前去,果然,道路中间冷不丁飘着一团火。要说是从坟墓里飘出来的磷火吧,不像,半空中烧起火来,肯定不会是个傣族站在路中间吸烟。

这里怪事多多,到是要好好地看个究竟。他向空中飘着的火团走去,刚接近火团,砰地一声“鬼火”跳将起来,火星四溅,离奇爆炸了!

“哇——”身后女知青又发出一阵尖叫。

火团在眼前爆炸,龙小鹰也被吓出一身冷汗,还没想到原因,就听见李刚在身后笑道,“哈哈!是我丢了个土块。”

走到面前才看清楚,是根树枝伸到路中间,夜风一吹,枝头突然燃烧起来。

从后面跟上来的罗震江告诉大家,“我们白天修路时烧过火,估计烧到树上,山风一吹,暗火又燃起来了。”

黑灯瞎火出现料想不到的事,知青们慌忙从挎包里翻出手电筒,认真照向路旁伸过来的每一根树枝。

“会不会突然看见一条大蛇挂在树上?”

“不会。”

“林子里有老虎吗?”

“有啊!”一个老职工接过话来。

“遇到老虎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老虎是不吃人的,白天在森林里遇上,它还会悄悄走开。但是,当它虎视眈眈地盯住你,再弓起腰来,那可就没命喽。”

“妈呀!在哪里?”被吓坏的人拿着手电筒朝林子里乱照。

“他是吓唬你们的。”罗震江介绍道,“认识一下,这位是我们队的猎手,来自墨江的少数民族,名叫阿旺。”

听说是个猎手,人们围拢过去。

“阿旺大哥,可以教我们打猎吗?”

“那是我在家乡时的事喽,现在你们要熟悉环境,好好干劳动。我念首傣族的《叫人歌》给你们听好吗?”

“好呀!好呀!”

阿旺念起来。

走在山里的人,

坐在石头上的人,

爬在树上的人,

蹲在河边的人,

快快回到洞里,

太阳落山了,

天就要黑了,

老虎就要回来了,

正在啊唔啊唔地吼叫。

“真有老虎啊?”

“也不一定能碰上,我是要告诉你们,来到原始森林不要乱跑,会遇上危险。”阿旺警告道。

“你可别吓唬我们,我们是知青,胆子小。”

“阿旺提醒得好。”罗震江对大家说道,“你们刚来,没人带路不要到森林里去玩。边疆地区情况复杂,防敌防特要提高警惕,乱跑很容易迷路,搞不好就跑到国外去啦。”

“这里离国境线有多远?”

“翻过两架山就到缅甸啦。”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里越发紧张,既怕招惹到林子里的野兽,又怕招惹到躲在大树后面特务坏人,都不做声了,拿着手电筒直朝可疑的地方照。

雪亮光柱下,地面立刻跳出一条条很长的黑影。

人们三五成群走在一起,在身后电筒光线照射下,脚下的黑影忽儿掉进深谷,忽儿被拉得很长跑到对面山坡,忽儿飞快缩短倏地一下又回到自己脚下,就像踩到一些深夜从树林中跑出来的山林鬼魅。

一行人越走越快,后面的连走带跑,个个气喘吁吁,谁都怕落在队伍后面。恐惧源于对陌生世界的无知,那些个在脑海里虚构的幻象随时都会跑出来吓人。

队伍停下来时,龙小鹰发现已经来到道路尽头。

山脚密林里透出几丝微弱光线,照见巴掌大的一块平地,大树下隐蔽着几栋草房,亮光就是从破屋子里射出来的。

高大树木奇形怪状,冰冷月光穿过树冠落到屋顶,黑暗草屋破烂而又神秘。

不知道应该是失落、恐惧仰或还是兴奋?龙小鹰心里嘀咕着,荒无人烟的密林里突然出现小屋,这情景应该是童话故事中才会有的事。

老巫婆是不会出现的,但还是要做好准备,明天进山时恐怕得沿途丢上几颗小石子,要不然可能就再也走不回来了。

低头看地上有没有小石子时,就听见罗震江在黑暗中拍拍手大声叫道,“知青同志们!我们到家了,现在就安排你们住下。”

草屋房门突然打开,烛光下走出几条黑影,带头的,竟然是刚才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矮小老太婆。

“欢迎!欢迎!你们辛苦了。”老太婆用免强能听懂的异乡口音说着,转身向身后的人说道,“老头子,快去把所有的灯都点亮。”

一间间房屋亮起烛光,罗震江大声宣布道,“住房安排是这样的,大家自由组合,四人一间,见门就进,但男女要分开住哦。”

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低矮简陋、四壁透光,有没有更安全一点的?

龙小鹰正在观察住在哪栋草房好?一个打着赤脚光着上身的年轻人跑过来,提起龙小鹰放在地上的箱子和背包,热情地说,“同学!请跟我来,我带你住下。”

嘎吱一声,带他的人推开顶头那间屋的竹门走进去。龙小鹰用手捏住竹门,摇摇晃晃,用点劲就会散架,哪里挡得住野兽。

门口小竹桌上有盏煤油灯,是用药瓶做的,昏暗光线下,四壁空空,顺墙放着四张竹床。

年轻人将行李放到其中一张竹床上对他说道,“同学,你就睡这张床吧。”

“谢谢啦!叔叔。”

“不用客气,叫同志就行了。我姓木,有事就叫一声。”

“好的!木同志。”

突然改用这样的称谓,有种怪怪的感觉,把木同志送到门口,王辰盛和李刚跟着就进来了。

“在这里不需要鞋子,你们注意到了吗?”王辰盛问。

李刚说,“来到这里真是自由自在,明天进山探险时我找片芭蕉叶当衣服,一定很时髦。”

“龙小鹰——在吗?”

门口一个女孩清脆的嗓音打断了他们的说话,王辰盛和李刚立刻用惊奇的眼光瞪着龙小鹰。

“不是她。”龙小鹰连忙回答,“在。”

一个身穿花衣服,扎着两个鬏髻的小女孩跑进来,身材瘦小,个头不高,肩上还挎着个书包。

是罗队长的女儿吗?龙小鹰问,“你是谁家的孩子?”

“你们家的卫生员!”小女孩不客气地说道,“你就是龙小鹰吧?低下头,让我来给你看病。”

原来她身上背的不是书包,而是个装药的包包。看来她就是小兰了。

小兰取下围在头上的毛巾,搬起后脑勺,吹开头发,看了看伤口。打开空空如也的药包,拿出一瓶红药水和一团棉花为伤口消毒。

在伤口上摆了团棉花,麻利地缠上一条沙布,叮嘱道,“记住!明天到医务室换药,我还要去看其它伤员。”

还来不及问医务室在哪里,她就一溜烟跑出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