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下山之异闻记事 > 永明禅院

永明禅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下山之异闻记事!

杭州有好茶名天目青顶,这茶长在天目山以山涧溪水灌之,香韵尤绝。

永明禅院就建在这天目山之下,故而年年禅茶大会得天独厚的就以这天目青顶来迎客,是以有名的很,怕是仙门的人也想讨一杯来喝。

阿簪赶到地方的时候禅茶大会已经开始了大半天,人不似之前那般多。平心而论,去的人多多少少都是为了吃那一口茶,吃了便走,真心能坐着听和尚们讲经的能有几个?是以她

去的时候院中人以寥寥。

她是奔着明慧师父来的。到了才发现自己不知哪个是,又没有识人观像的本领,只好先挑了个长得顺眼些的小和尚坐在了对面,尝尝这传说的天目青顶是何滋味。

那小和尚也是个淡漠的性子,见她坐在了对面便自顾自地开始煎茶。

细长的手执银针挑了顶好的青顶置入瓷钵中捣碎、一旁的红泥小火炉上吊了煮好的沸水,将捣好的茶末置入其中,去了凡尘、煮出沫钵备用,待壶中茶水翻滚如浪便可取出茶汤。

这小和尚年纪不大倒是手法纯熟、动作流畅、一气呵成。阿簪看得啧啧称奇,她生长在山上,喝的是当地采的最普通不过的山茶,煮茶的方式也都最简单粗暴不过,沸水一滚便作了事,还从未见过这般精细的。

小心拿起茶杯放在鼻下轻闻了闻,果然清香扑鼻。抿了一口,先苦回甘,唇齿留香,的确好茶没错,阿簪心中称赞不已。

“小师父,这茶捣和不捣有何区别?为甚喝个茶也要搞得这么繁琐?”

那小和尚头都不抬一下,直接来了句:“无甚区别。”

“那又是为何?”

“为了好看”

阿簪嗤笑一声,“世间规矩,甚是无趣。”

“说得好。”一个上了年纪的声音从她背后传来

她回过头去看,那是一位岁数不小的和尚,穿着的袈裟与别人似乎不太一样,一脸的慈眉善目只是眉宇之中似有几分寡淡。案几前的小和尚已经站起微微欠身:“师父”

那老和尚看到阿簪回身后似是一愣,这双眼睛……这样的眼睛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过了

好似故人来

“这位女施主想必不是为着俗世而来?”

阿簪惊奇了一下,要知道她还是做的男子,可却被一眼识破了。伪装已无意义,于是只得老实交代:”我从清湾来,下山历练的,过来讨杯茶喝。“

“清湾……”,那老和尚捋了捋白须“有意思”

“我知道你为何而来,且住在这儿吧,几日后便有答复。”

阿簪想了想,这也无甚不可,她师父说了眼界要开阔莫要整那些个虚无的事情,她不能自缚。

于是便心怀坦荡的留在寺庙外面附近的一处香客院子里。

无聊时便翻进去,和那个模样俊秀的小和尚聊聊天

那小和尚总是寡言,看着怪没劲的。她相知他是否有些别的情绪在,于是总是翻到墙头上冲他打招呼,想气一气他。可后来,小和尚也淡然了,每每见她从墙头翻过来便冲她招手,而他面前案几上总会放着新煎好的天目。寻常人家一年才得喝一次的好茶她这几天倒是喝了不少,这么算起来是赚了他们的便宜——尽管人家也不在乎。

相处得熟了便会了解得多一些。

比如小和尚的法号叫做净法。

比如净法是这永明禅院里百年来最有慧根的弟子,是被寄予了厚望的人,将来或许可成佛陀。

比如那天和她说话的正是明慧师父。

“你就不觉得那些规矩好生无聊么?”

一日阿簪冲坐在对面看书打坐的净法问道,这和尚着实呆板,她无论那日来这人都做着一样的事,实在忍不住探探他的看法。

“无聊”,他仍是淡淡的看着眼前的经书头也不抬地回问:“但是有规矩又有何坏处?”

“是没什么坏处……可是无聊嘛”

对方冷冷的把茶杯摆在她面前:“喝茶,静心去火,适合你。”

“嘿!我挺好的!”阿簪愤愤然:“不和你说了。”转身又翻出了墙头。

她就这么在杭州带了半个月有余,平日里去街上随便转悠转悠,无聊了才去骚扰净法。这日子过得甚是逍遥自在,直到西湖边上一家凭空而来的铺子开门。

这便把杭州平静的生活给打破了。

那开铺子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传说中有名的狐狸仙。

只是转身离去前,她顿顿脚步忽而回头一问:“您如何识得我?”

“因为你有一幅无忧神情”

------题外话------

最近过年,码字慢了一些,怎么说呢,希望大家都平安如意,健健康康!

武汉加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