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接过天的烂摊子,天下大同 > 071 新老板分红啦

071 新老板分红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接过天的烂摊子,天下大同!

说到善待朱由校的人,第一个自然就是客氏。朱由校是个念旧的人,对他好的人一定要给回报。

九月二十,也就是朱由校登基后的第十四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乳母,被新皇帝大肆封赏。此时,先皇元妃郭氏、生母王才人等还没有追谥,先皇的几位活着的妃嫔也还未进封呢。唯一排在客氏前面的,只有西李,当然结论是停封。

虽然,大臣们也反对。但是,怎么也抵不上朱由校对客氏的感情。移宫这几天,为了保证朱由校的安全,把他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换掉,连客氏也暂时不能在他身边。当时形势的确紧张,朱由校也忍了。现在事情过去了,自己又当了皇帝,对于客氏必须好好的补偿一下。

话又说回来,老朱家一直有封赏奶妈的旧例。于是明实录记载,“佞幸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并官其男侯国兴锦衣卫正千户。客氏上乳妇也。”

接着封赏其他朱由校的老班底。于是李进忠“以御马监太监魏进忠提督宝和三”,也就是管皇帝的三产小金库,而他哥哥做了锦衣卫千户。至于魏朝,虽然后期不太亲近,但朱由校还是念旧的人,恩赐恢复本姓并赐名为王国臣,还提升做了乾清宫管事掌兵仗局。

好了,新老板的私事办完了,接下来该办公事了。当然首先就要分红了。东林党人作为新皇帝的最大投资者,势必获得最大的回报。

退休了二十多年的赵南星,再度复出任吏部尚书。

孙慎行,升任礼部尚书。

邹元标,任大理寺卿,后任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咦,这官好像前面升过了,这么再升一回?这朱常洛才做一个月皇帝,接到召集令的,若路远点,多半还没到京城。管他呢,反正升来升去都是这个位子。)

高攀龙,任光禄丞。后升任光禄少卿。

左光斗,升任大理寺少卿,一年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杨涟,升任兵科都给事中。从七品到正七品,副处升正处,功劳最大,回报最小。谁让他级别低呢!

还有一大帮东林人士,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都说东林党人是正人君子,道德楷模,忧国忧民。那么把握住了朝政的东林党人应该快速解决民生问题,再不济处理一下辽东战事也是对的。可是,他们第一个议题却是“红丸案”。

干嘛是“红丸案”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内阁首辅的位置还不是东林党人。方从哲这个历经三朝的元老是浙党。那么这个位置该谁来坐呢?毫无疑问,就是留给东林党超级大佬——叶向高。

天启元年(1621),礼部尚书孙慎行上疏称,方从哲和郑贵妃往来甚密,李可灼献红丸,是方从哲推荐的。事后还赏赐了李可灼五十两银子。先帝出事后,只把李可灼赶回了家了事,处罚过轻。

言下之意,郑贵妃和泰昌皇帝不对付,而方从哲在万历后期就和郑贵妃关系很好,泰昌皇帝即位后,大力提拔东林党人,引起浙党的方从哲的不满,于是郑贵妃和方从哲合伙,加害泰昌皇帝。这个罪名太大了。

一案力量不够,东林党人又爆料,在移宫案时,郑贵妃派人和方从哲密谈。之后,方从哲就不支持移宫了。

综合起来,方从哲有谋逆的嫌疑。要么不出手,出手便欲置对方于死地。东林党人的攻势凌厉。

方从哲极力辩解,他拉着刘一燝等人说,泰昌皇帝是自己提出来要服用红丸的,我都说了那玩意儿不可信,当时你们都在场的。刘一燝等东林党人却含糊其辞,不说有,也不说没有。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只能由朱由校来裁决。

朱由校想:“我本来也认为红丸没问题,现在你们这样一搞,我也糊涂了。不过说方从哲谋逆,我也是不信的。”最后发话了,让大臣们自己去掰扯,他管不了。

下了朝,方从哲找到刘一燝、韩爌等人,私下表态:我都这把年纪了,也没精力和你们斗下去了。我认怂,你们让我太太平平退休得了。刘一燝、韩爌等东林温和派觉得方从哲下台,他们目的就达到了,再说方从哲为官口碑的确不错,也没陷害过东林党人。于是,决定放方从哲一马。

最后这场风波以“众臣皆有罪”这种和稀泥的结论收场。而后,方从哲以年事已高,乞骸骨。朱由校准了,任命刘一燝接替方从哲为内阁首辅。

东林人凭借“三案”党争,一举击垮其他势力,得以独揽乾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