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国企工作的日子 > 二十七

二十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国企工作的日子!

董卫国这些天心情不错。他现在已经是采油三小队的小队长,姜新调走了,去了供电公司,普通科员,用姜新的话说“都是为了孩子”。他儿子马上中考,从小到大,都在总部油田学校念书,和爷爷奶奶住,成绩一直不错,肯定能考上局高,能不能上奥班说不准。“儿子上高中,我老婆说这回我们两口子可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得去陪读。咱白银带离总部这么远,咋陪读?我老婆肯定走不了,只能我动了。可能厂领导觉得我在采油队干了半辈子,没功劳也有苦劳吧,还真同意放我走了。”姜新说的是真心话,供电公司也不在龙兴区,但离市区不远,姜新照顾儿子方便多了。姜新一走,董卫国自然而然被扶正。老技术员见姜新走了,没事时候就嘟囔:“我一直想走也没走了,队长不声不响,反倒调回总部了,还是咱的关系不硬啊。”也没谁搭茬。

对于董卫国来说,无论是当技术员还是副队长,到现在的小队长,他说话、办事、工作没有一点儿变化,除了到大队、厂里开会多一点儿之外,其他时间,他几乎还是会泡在站上,和采油工一块干活、吃饭、开玩笑,一起坐班车上下班,只是不再倒班。遇到陈德福,董卫国比以前更热情:“陈师傅,你帮我好好看着这帮臭小子,谁敢和你支棱你就骂他,谁要不服你,我来收拾他!”陈德福连连点头:“董队长,不用别人服我,都服你就行了!反正我第一个服你!”谁能不服气董卫国呢?严格是真严格,关心也是也真关心,自己也真能干,用陈德福的话说:“董队长,你就是骂人,也是有底气的!哪个小子敢刺毛?”

董卫国在井场上走着,看看井口,摸摸管线,现在是上午10点多钟,空气中似乎有一股沥青燃烧的味道,往风吹来的方向看,远处似乎有些烟雾升起。“又是哪个懒蛋烧污油了。”董卫国在心里骂,作业队干完活,需要按规定把井场清理干净,有的作业工懒得收拾,就把污油偷偷用火烧了。

这时一个正在值班的采油工从值班房探出头向他喊:“队长,电话!好像是大队长打来的,挺急的!”

董卫国连忙往值班房跑,进了屋接过电话,电话那头是大队长急促得近乎咆哮的声音:“董卫国,立刻通知你们全队的人,无论是值班的还是在家休息的,立刻全部往2-2-101井场奔!男的,全部男的,留女的值班!”

肯定出事了!肯定是101井出事了!董卫国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一面吩咐站上所有人分头打电话,通知各个井站和已经下班休息的男采油工,一面命令站里除了留下几个女采油工值班外,其余人全部坐车往101井场奔!“驾驶室坐不下坐后边车斗里!快走!”

“五十铃”吼叫着冲出井场,董卫国透过车窗往101井的方向望去,刚才的沥青味就是从那里传过来的,现在那边的烟雾比刚才更大了,沥青味也更浓了。101井是三大队二小队管理的一口新投入生产的油气井,从风中传过来的沥青味和烟雾判断,似乎发生了原油燃烧。一般新开采的油气井容易发生井喷,象“铁人”王进喜广为流传的英雄事迹,就是发生井喷,需要用泥浆压井,现场有泥浆但没有搅拌机,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油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地下油层的压力普遍降低,很少能发生井喷,即使发生,现在的压井工艺已经提高很多,很容易将井喷控制住。

离101井场并没有多远,“五十铃”十几分钟就跑到了。车到了井场边上还没停稳,董卫国就带头跳下车,浓浓的烟雾和沥青味铺天盖地迎面而来,几乎让人喘不过气!一百多米外101井的井口,正发疯似的往外喷发着油气,油气喷到半空中足有十来米高,巨大的呼啸声压住了现场人的说话声。喷到空中的油水顺着风势往一侧洒落,井场外一二百米的苇田已经乌黑一片,整个井场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油水,更恐怖的,油面上似乎有一层淡淡的跳跃着的蓝黄火苗。

井场外边,二大队各个小队的人马几乎到了一半,大家都在背风侧站着,即便这样,每个人身上脸上也洒满了油点子。大队长正扯着脖子骂人,二小队队长从头到脚几乎被油糊了一层,只有眼睛和嘴露在外面,正低着头挨骂呢。

101井是自喷井,本来是好事,不用上抽油泵自己往外喷油,整个白银带也没有几口自喷井。但需要防止地下压力突然变大,“自喷”控制不好就变成了“井喷”,这个道理搞采油的都知道,遇到自喷井要提前做好压井的准备。压井的一个弊端是:为了控制井喷,将泥浆注入到油管中,泥浆极有可能进入油层,进而污染油层,影响以后开采效果。二小队也是有些掉以轻心,没有认真防止井喷,结果油层压力突然增大,油水从地下喷涌而出,里面还夹杂了大量的天然气,油水气混合到一起,一下子就掀翻了井口顶盖,毫无遮挡地往半空中喷发。二小队开始想自己把井喷控制住,用泥浆压井。但井口顶盖飞了,没法连管线接泥浆泵。几次想上人换新井口,但根本无法靠近井口,人还没走到井口边上,就被井口高压喷发的油水加上天然气的气流打个跟头,油水象利箭一样射到身上,隔着厚厚的工作服都觉得生疼。井口安不上,无法实施泥浆压井!

怎么办?

“大队长,现在井场已经见火苗了,肯定是油里面有燃点低的成分开始自燃。井里还往外喷天然气,如果浓度过大,容易发生爆炸!我看,光凭咱们二大队,恐怕控制不了这个局面...”有人向大队长建议。

大队长咬了咬后槽牙:“立刻向厂里报告!打119,找消防灭火!”

消防车最先赶到现场。这时,井场外十几米远的地方,已经无法站人,已经喷发了近两个小时的油水,将井场附近淹成一片沼泽,消防车只能远远停着,消防员扯着消防水带,站在远处往井场里喷水。几辆消防车喷完水,井场上浮动的一层火苗不见了,井场内外更是一片汪洋。井口往外喷发的油水,势头依然不减。

这时厂长赶到了,到了现场第一句话就是:“马上把水关了!”刚才井场被油水泡成沼泽地,现在又加上消防车的水,想要进去人难上加难。不上人,怎么压井?!

101井还象个永不歇口的魔兽,张着大嘴呼啸着向天空喷洒着油气。空气中浓浓的沥青味和不知道浓度达到多少令人恐怖的天然气,让在场的人不寒而栗。

厂长看着一身油水的大队长,喝问道:“怎么不换上新井口?眼瞅着往外喷?”

大队长苦着脸:“上去两回人了,根本靠不到井口边上,压力太大!人离井口几米远都站不住,喷出的油象子弹似的,能把人打成筛子!”

厂长着吼道:“那怎么办?干瞅着?都快点想办法呀?”

一旁的地质老总小声建议:“一般情况,喷一会儿地下压力能降下来,这样就能上去人把井口安上。”

厂长盯着井口:“那咱们就等着压力下来?”

“如果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了。现在关键是防止天然气爆炸!现场不能有明火。”

厂长命令道:“立刻把话传下去,所有人严禁用明火!现在所有人先往后撤一百米,消防还继续喷泡沫、喷水!别让井底出来的易燃物自燃!”

所有人都后撤到离井场一百米远的地方,现在这里的油水也淹没了脚面。好几百人都站在油水中,心急火燎地看着井口,盼着喷出的油水势头减下来一点儿。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井口还是呼啸着往外喷油,势头不但没减,反倒有加大之势。十几辆消防车围在井场周围,几十个消防官兵扛着消防带,一刻不停地往井口和井场喷水。油水已经淹过膝盖,厂长眼睛冒火,问地质老总:“你说说,还有多长时间压力能降下来?!”

地质老总哆哆嗦嗦地答道:“厂长,这我也说不准。”

这时,宁江石油勘探局局长已经赶到了,他带着一群人连滚带爬地来到井场边,看到厂长劈头就问:“怎么还不压井?!”

厂长抖着两手:“上去两回人,都被气流打回来了!井口压力太大,人没等靠近井口就被拍倒了!”

局长站在几乎齐腰深的油水中,眼睛盯着井口,问:“你们认为最稳妥的压井方案是什么?”厂长答道:“最有效的,还是把井口安上。上几个人,把井盖扣上,同时用螺栓把上下盖拧紧,这样井口就压住了。只要井口能坚持几分钟不再被喷开,就能从井口接出管线来,连上高压泵往井筒里灌泥浆。高压泵的压力肯定超过井底压力,这样就能把油气流压下去!”局长说道:“有了方案,立即执行!现在这种态势,如果不马上把井喷控制住,不要说井下油层还要不要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生爆炸!那是毁灭性的灾难!我也担不起!”

这时局办主任对局长说:“局长,地方的一个常务副县长也带人在后面,问咱们需要啥帮助?”

局长黑着脸:“他们来顶个屁用!”马上又说道:“你去跟他们说,让他们立即协调疏散方圆十里范围内的老百姓!动作要快!”局办主任答应一声,立即转身淌着水走了。

厂长还在犹豫:“局长,井口压力太大,恐怕上去人顶不住---”

局长厉声喝道:“都什么时候了!别说井口往外喷的是油,就是子弹,也得上人去压!两拨人不行,那就上第三拨!立刻组成敢死队!执行安装井口压井方案!”

话音未落,董卫国第一个站出来:“我要求上!”

二大队大队长也立刻往前挤:“我上!”

接着,二小队小队长,还有几个小队长、采油工也纷纷报名参战。

局长看看厂长,这些都是白银带油田的队伍,只有厂长熟悉谁能打硬仗。

厂长选了董卫国、二大队大队长,二小队小队长,还有三个力气大、经验足的采油工。现场早就准备好了几套新的井口上盖,压井方案是:四个人将井口上盖压在正在喷发的井口上,其余两人迅速将螺栓穿过井口上下盖的法兰、拧牢螺栓,将井口上下盖紧紧连接在一起,这样就控制住了大部分的油气喷发,之后立刻连接泥浆泵管线,用高压泥浆泵向油管中灌入泥浆压井。

六个人简单地商量了一下分工,每人都穿上两层厚工作服,带好手套、安全帽,抬着一套新井口,准备出发。有人拿过几只护目镜,二大队长往边上一扒拉:“不用!戴上啥也看不清!”

局长和面前走过的六个人一一紧紧握手:“兄弟们,全看你们了!”六个人也没多说,毫不含糊地踏入齐腰深的油水泥泞中。

六个人艰难地往井口移动,到了离井口五六米远的地方,油水已经淹到胸口,井口喷发的强大油气流,让他们再往前走一步都万分艰难。几个人胳膊挽着胳膊,搂成一团,低着头,低吼着冲进油气流中!

在六人往进口靠近的同时,另一伙人已经启动了泥浆泵和泥浆车,只等着井口压住、连上管线,立刻向井口泵进泥浆!

看着六个在井口冲天的油水流中若隐若现的身影,局长低声吩咐厂长:“立刻组织第二、第三梯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