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距离穿越还有15天 > 第44章突生意外

第44章突生意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距离穿越还有15天!

我去,这屈城不会哭晕过去吧?

刘枫看屈城哭的厉害,忍不住扶额。

“老人家先别哭,有什么你直说,朕定当给你们讨公道。”

皇,皇上?

屈城哭嚎的声音戛然而止,浑浊的眼神里满是震惊。

“您,您是皇上?”

刘枫颔首:“不错,所以你有何苦楚冤屈,皆可直言,朕会为你们做主。”

屈城抹掉眼泪:“草民,草民这就将事情说与皇上听。”

太好了。

他们竟然碰见了皇上,这一下一定能得到解决。

经过屈城的讲述,刘枫知晓了工部前些日子在京师外圈了一块地方。

那块地,工部是用银钱买的。

按理说,事情到这一步也不会出事。

偏偏那笔银子太少了。

少到整个村子的银钱加起来,都不够在其他地方买上两亩两田。

为此,他们只能来工部讲道理。

屈城低着头,情绪过去后,整个人都后怕不已。

还好他随着人进来了,要不然皇上出去,事情就麻烦了。

“按理说,大人们想要那块地,又给了银钱,草民们理应配合着让出来,但是……”

“草民们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只能,只能来工部门口闹。”

刘枫没有做声,紧绷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

然而王政在侧,却知晓皇上生气了。

皇上的情绪向来不做遮掩,一旦崩起脸,那就是有人要丢命。

半晌,刘枫沉声道:“你先起来。”

屈城小心翼翼的抬头,最后在纠结中爬了起来。

“你们明日再来,此事朕定当给你们一个交代。”

刘枫不知道工部圈那块地想做什么。

但既然百姓走了,那工部就得付出银子。

这件事,不只是他,工部也得给个交代。

屈城有些犹豫,可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行礼后退下了。

王政往前几步:“皇上,可要我才去寻杨尚书?”

刘枫闭眼:“去吧。”

两个时辰后,杨荣脚步匆匆的回到工部。

彼时,在工部外聚众闹事的人也已经散了。

“微臣参见皇上。”

刘枫任由杨荣跪着,过了许久才出声让他起来。

“杨尚书可知晓,朕今日让你匆匆回来的目的?”

杨荣小心地说:“微臣不知。”

“不知。”

刘枫重复着他的话,眼底闪过一抹讥讽。

“王政,说给他听。”

王政应声走出,将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

杨荣听了过程,满目惊讶。

“这不可能。”

刘枫往后靠在椅背上:“朕亲耳所闻,有什么不可能?”

杨荣神色凝重:“工部确实在京师外圈了一块地,但是那块地是荒田。”

“荒田无主,那块地本就属于工部,又何来的赔偿不够?”

“此事,分明是子虚乌有。”

刘枫:……

所以,他是被那屈城给骗了?

“你说此事子虚乌有,那屈城又为何来工部闹事数次?”

“杨尚书可别告诉朕,你对外面的动静一无所知。”

“这……”

杨荣沉顿住,他确实听见了工部外的动静,也知道有人闹事。

只是那会儿没在意。

如今闹到了皇上面前,也合该是他被责怪。

“皇上,此事微臣定会尽快……”

刘枫打断杨荣的话:“朕要的不是尽快解决,而是妥善处理。”

“有人在工部外闹事那么多次,你可知京师内会怎么传?”

现在的关键已经不是事情真假了。

刘枫望着杨荣,只觉得一口气堵在心口。

有什么事不能尽快解决,非得一直拖着?

就算是慢工出细话,也不能是这么个慢法。

杨荣低头,脸上出现一抹羞愧:“此事是微臣办事不利。”

“朕要听的不是解释。”

刘枫没想到,他和杨荣说了那么多,杨荣还是没抓住重点。

是了,年纪大的人已经习惯了老一套的行为处事。

当务之急还是培养新人,让新人习惯他的行为处事。

想到这一点,刘枫心里多了些急促。

“行了,这件事接你弟刑部和司礼监解决,你工部就别掺和了。”

杨荣噤声,少年天子的愤怒让他只能保持沉默。

刘枫没了待下去的打算,带着王政离开。

半路上,他让王政去刑部。

“朕知你有野心,王政,能不能往上爬就看你这次处理的怎么样。”

“你有能力,朕便是让你入朝为官都行,明白?”

王政愣住,入,入朝为官?

作为一个宦官,他早就没了要做官的想法。

“皇上,此举与礼法不合。”

刘枫冷笑:“朕便是礼法。”

大明是他的天下,他想让谁为官,谁就能为官。

次日临近晌午,工部闹事的结果就摆在了刘枫面前。

王政说:“这件事归根究底都是因为贪婪,但又因闹事的人是老人,只能要了些银钱。”

“如此,便算是结束了。”

寂静在御书房中蔓延。

时间一点点流逝,莫名的压迫感令人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哒,哒,哒……

刘枫的手指敲打着御案,又为这份压迫添加了沉重。

王政躬身,额头慢慢浸出了冷汗。

皇上为何一直不言语,莫不是对现在的结果不满意?

他也知晓这种处理方式不当,可此事涉及的人年岁颇大,只能如此。

半晌,刘枫抬起头:“此事便如此吧。”

那群年岁大的人,便是关了也只是平白浪费口粮罢了。

不过事情也不能就这么简单的放下。

“寻些人将此事散开,将处罚说的模糊点,免得旁人有样学样。”

“是。”

如此,事情便算是按下了。

就算是这样,拖延还是给工部带来了些影响。

说工部就是欺压百姓,故意欺负一群年岁大的人。

早朝后,杨荣被几个同僚围住。

闲聊间提及此事,杨荣一脸苦涩。

“此事是工部处理不当,说便说了,只能认了。”

话虽如此,可围过来的几个官员还是觉得不该。

“自新皇登基,京师里便有些不对劲,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许是觉得皇上镇不住吧?毕竟年幼。”

“估摸着也是,先皇在位,北边和西南可是安静的很呢。”

杨荣听着几人讨论,垂眼一言不发。

就在这时,一阵鼓声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