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桃花源记之不老泉 > 第1章 门生寻古籍

第1章 门生寻古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桃花源记之不老泉!

2019年6月5日。

HUN省HH市溆浦县。

周围高楼林立,中间略显低矮的老式建筑群错落有致,道路两旁是一些古色古香挂着牌匾招牌的门店,路边还有一些铺了一张布或是搭了一个台子摆摊的,上面摆放了五花八门的物件,嫣然一幅进了古代闹市的情景。这是县里的一个小型古玩交易市场。

此时一名脚穿工装鞋,下身是牛仔裤,上身着T恤略有肌肉感,身高1米7多接近30岁的青年男子,背着一个背包,进入街口,周围传来叫卖和交流的声音。

“唐朝古画,看一看,瞧一瞧勒。”

“宋朝古玉哟,玉体通透,稀世峥宝,养身健体。”

“精致摆件,100元一个了,随便挑随便选。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老板,你这就是工艺品,还标价这么高,骗鬼呢。”

“老板,我这里都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大哥,我这已经是最低价,少于3000不卖。”

“哥,哪有您这么砍价的,1万砍成100元,这不是埋汰我吗,咱们诚心一点,我给个你实诚价6000。”

“我家老头马上生日了,合适的话可以考虑。”

“老爷子,一看你就是行家,给你个实诚价,888元。希望下次再来光顾,我给你包起来。”

“美女,这个摆件和你太配了,非常符合你的气质。本来你十分美,配上玉佩就是十一分美啦。”

······

背包男子看着两旁的地摊兴趣缺缺,不理周围人的叫卖拉客,进入了一家门店。

“小哥,想看点什么?我这里有古玉、古画。都是货真价实的。”门店老板是一个50多岁的男子,看见有客人进来,笑着相迎询问道。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一看就是一个精明算计的奸商模样。

背包男子心想,我信你个鬼,都是货真价实?这行的水深,一不小心不是打湿鞋,就是被淹死。心里腹谤,表面却没什么表情变化,淡淡道:

“老板,你这里有没有什么古籍?”

“没有,不过我这里还有些古件,都是上好货色,要不看看?”老板虽然没有古籍,但还是推销一下其他‘宝贝’,万一宰到一个愣头青大冤种可就发了。他这里百分之95都是些工艺品,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是真货。这基本上都是古玩界的常见现象,只有一部分愣头青要么不懂,要么就是懂行的看走眼,都抱着捡漏的心理来的。

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机会就是这么从百分里面碰出来的一,百里挑一。

背包男子得到老板的否定答复也没有露出失望的表情,在这之前已经遇到无数次了,早就有心理准备,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至于其他‘好货色’,背包男子可没什么兴趣,笑了笑摇头道“算了,我只对古籍感兴趣,打扰了,老板。我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背包男子回绝老板后转身离开。

“诶,好勒,小哥您慢走,如果后面有需要欢迎关顾。”老板还是热情的送这个男子离开。生意人嘛,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次不行,下次呢,也许机会就来了,和气生财嘛。

等男子跨出了门,老板才小声的嘀咕着“哎,看着像愣头青,实际却是老油条了,今天还没开张呢。”

背包男子脸上一脸无语,老子看着像愣头青吗?这叫青春有活力好不好?老油条?我可是诚实可靠小郎君,

一尘不染美少年。

你大爷的!

背包男子摇了摇头,不再理会,又走向其他古董店询问,依然没有所获,不过他也没有气馁,这样的情况遇到很多了。背包男子走出街口,来到一辆悍马车前,开门,进入,打火,启动油门一踩,汽车向着县外绝尘而去。

----------------------------------华丽的分割线------------------------------------

BJ大学的一间阶梯教室里。

前面屏幕放着一张和氏璧的图片,讲台上站在一名精神抖擞的50多岁男子,下方坐着几十个学生。

讲台上的男子严谨的讲述着。

“当你拿着一件看上去是古件的东西,可以用医学的望闻问切去判断,所谓‘望’就是通过表面上的观察,看是否古旧,他的纹路痕迹,他的造型。‘闻’就是通过嗅觉去闻,有些古件会散发一些历史的时间气息,与工艺品有区别。而‘问’就是自己不清楚,可以去咨询相关可能知道的人士,如持有者的阐述,或者根据其材质、造型推测其朝代,然后询问对这个朝代比较了解的人。‘切’就是通过触摸或者是采用科学手段,例如碳十四断代技术、热释光断代技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脱玻化检测技术、锈蚀层检测技术、聚宝馆的磁场年代检测法等。”

然后该男子指了指屏幕上的照片。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

下方一名女子举手,讲台上男子点头同意后,该女子发问道“袁教授,真正的和氏璧到底在哪里呢?”

这位男子正是BJ大学考古院系的袁承安教授。在国内考古界特别出名,他的正职工作是在国家考古研究院。一方面是保护历史文化,一方面是研究古董。曾先后参与过多次古墓挖掘的考古工作,鉴定古件上千件。积累了丰富的考古经验。正是由于其丰富的考古经历,BJ大学特聘其担任BJ大学考古院系的副院长,一周只上2次课。

袁教授刚才已经说过真的和氏璧已经失传,无从得知。但北大学子好学好问的求学求知态度还是很欣赏,所以还是给出一个建设性的观点“我们考古可以去臆测,但要有臆测根据,然后翻阅古籍记载,根据一些线索,或许就能够知道其下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