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现代版聊斋志异 > 红铁皮鞋

红铁皮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现代版聊斋志异!

80年代农村一旦天黑以后,大都是寂静和祥和的。那个年代基础建设还没有伸展至农村,所以晚上是真的漆黑一片。

大部分农民都还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如果晚上需要出门,那是需要拿上手电筒或者煤油灯的,电筒或者煤油灯能把人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就像一个怪物。

1989年7月的一个深夜里,突然响起一声女子尖锐而短促的惨叫

叫声高亢而急促,之后重归农村的寂静,但是虽然短促,这么毛骨悚然的惨叫还是吵醒了几个人,不对,不能说吵醒,而应该说是惊醒。

其中一个就是离叫声比较近的年轻人小林,小林算半个个体户,拖拉机驾驶员,那个年代能在农村开上拖拉机的人,证明这个人是混的不错的那一类,换个词来说就是比较优秀的那一类人…

刚才那声惨叫到现在还是让他汗毛直立,直击灵魂,他知道一定出事了,小林不是一个胆小的人

那个年代水利建设没有现在那么发达,从小生活在农村里的人知道,晚上为了灌溉庄稼,都是要在半夜偷偷摸摸的去弄点水灌溉自己的田地的,半夜去,半夜回,在山沟里,田埂上,一个人走…

小林从没有害怕过,但是刚才那声女子的叫声居然让他不敢一下子起床去看个究竟。

经过短暂的犹豫后,他还是起来决定去查看一下。夏天天气闷热,让人不很舒服,那个年代的房屋大部分是石块垒起来,外面糊上泥巴,窗户非常小,直径一般在60乘以60那么大小。

小林只能探头往外查看,寂静地黑夜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各种虫子的声音,周边什么都没有,只有室外农民堆放的各种杂物,因为是晚上,也看不清楚,模模糊糊的感觉像另外一个世界。

刚想回身去找电筒,这个时候看到住隔壁的哥哥房间里的灯也亮着(农村的房子很多都是中间一个天井,但是住着很多户人家)

老大是个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侦察兵,个子高而且瘦,但是普通两三个壮汉近不了身。看到老大灯亮着,

小林就喊

“大哥,刚才你也听到了?”

半夜三更的农村,说话的声音都显得那么突兀和响亮。

老大道

“下去看看”

一分钟后两兄弟在房子的公共的天井里见面了,彼此的脸色都不好

他们刚才都听出了那声的女子惨叫是那么

清晰和绝望。

两人沉默着打开大门,走了出去,打开大门是一个斜坡,斜坡到底就是县道,那个年代的县道是国产沥青浇筑的,白天的时候高温一晒,你走在上面能把你的拖鞋粘住,晚上走在上面如果脚步重还是能留下浅浅的脚印的。

侦察兵懂这些,所以他一出门,一部分眼光是在打量周围,部分的心眼是在留意沥青上有没有脚印,这是战场遗留下来的警惕习惯,这是跟刑警一样的职业素养。

走上县道左拐走了二十米就看到了一户人家二楼房间的灯亮着,声音肯定来自于这里,因为此时周边没有任何人影和光亮。

这户人家姓方,那老头平时沉默寡言,不太爱跟人接触,有时候能看到一个人嘀嘀咕咕的在说些什么,也没人在意过,家中有一个女儿,女子已出嫁,平时就生活着方老头和老太。

一看是这户人家,不详的感觉又莫名加深了。小林上前敲门喊道

“阿叔,开门,开门,

有没有啥事需要帮忙啊…”

声音还是显得空旷,但是没有得到答复,两人眼神彼此交换了一下,感觉事情不对.灯亮着但是这么安静的夜晚这么大喊还是没有动静。

老大一脚踹开门,-两人鱼贯而入,看到客厅的景象后都是一阵凉意从脚底直冲而来,两人一下子失去了行动能力。

老大虽然是侦察兵出身,见惯了生死,但是战场上的生死是迅猛而激烈的,但是眼前所见的,在寂静的农村里,这样的经历还是头一次。

那时房屋的楼板都是用木材做的,真正的木地板,楼梯也是,走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他们照着电筒看到从二楼的木地板的缝隙里有浓稠的血液

“嘀嗒嘀嗒”

往下滴,整个客厅空无一人,只能看到红绸的血液往下滴,周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只有两人的加快的心跳声和血液的滴答声。

还是侦察兵先反映过来,他抢先一步冲上楼梯,小林紧随其后,木头楼梯发出踏踏踏的声音,有点不堪重负

上到二楼右手边的房间,看到方老头坐在床边发呆,他女儿穿着红色的短袖,红色的裤子,上半身斜靠在床的边缘,下半身瘫坐在地板上,肚子右侧插着一根农村里用来挑柴的两头尖锐,手臂粗细的竹杠(生活在农村里的应该都见过)。

血液正从她肚子里往外流,脚上穿了一双特大的明显不是她的,是她父亲的拖鞋(由报废的皮鞋剪掉脚后跟做出来的鞋子,可以直接当拖鞋用),估计平时回来少,没准备拖鞋,暂时借用父亲的

门后边站着方老太,张着嘴巴,双眼无神,好像吓得已经灵魂出窍了

这时候侦察兵一看就能看出这个全身红衣的女子已经断气了,他马上让小林开着拖拉机去报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