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娃种田:没错我躺平了 > 第33章 准备

第33章 准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娃种田:没错我躺平了!

“今儿咋这么早回来?”

张母正带着小孙女准备做晌午饭,就看张扬提着工具箱子进了院子。

张母看着儿子,一脸惊喜笑意:“这是干完了还是咋地?”

“嗯,干完了!都完工了!明儿就不用去了!”

张扬也是一脸轻松。

最近这个把月天天早出晚归的,家里的事儿都顾不上,现在终于告一段落了!

没几天就要过年了,也得赶紧地赶集置办点年货啥的。

老妈带着孙女儿,最近开荒上瘾,估计都没想起这茬儿吧?

“那就好!那就好!正好我这两天也歇歇!天天上坡地去挖地,虽然消消停停地挖不急着赶活儿,也是累人呢!”

张扬有点愧疚:“妈你最近辛苦了哈!接下来就交给我了!没几天就过年了,正好我领了工钱,咱们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

张母也很高兴,她笑瞪儿子一眼:“老鼠搁不住隔夜食,将将领了钱就想着大手大脚,你有钱地很!”

张扬不以为意:“哪儿有妈你说的那么夸张,就买点吃的,能花的还是有限!”

张母摇头,“你是不知道,现在啥都在涨价,钱难挣不经花!这年跟前了,啥都在涨价,小菜都涨得离谱!”

张扬有些时日没赶集了,自然不知道菜市场上菜都是啥价。

在城里干活的时候为赶活儿吃的都是出去买,主食再弄点小咸菜将就,有时候张叔他们也从家里带一些。

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至于质量?后世工地上的农民工伙食也就那样!

“涨得厉害吗?妈你又没上集咋知道?”

“这有啥?你妈我没长耳朵咋的?”张母白了儿子一眼,“小菜都涨了!少了块儿八毛的,多的好几块!集上那些菜贩心瓷着呢!黑的很!”

张扬摇摇头,过年前各样物资涨价那是肯定的,前世他也有印象,“喜欢吃的就买,反正都进肚子了,也不算浪费!”

张扬大手一挥,并不放在心上。

实在是后世的物价给他印象太深刻了,他还记得有一年过年回家上菜市场买菜,本地菜价远超京城你敢信?!

一斤蒜薹京城也不过卖个七八块,大家都嚷嚷贵的离谱,老家本地居然一斤十七八块!找谁说理去?

最离谱的是,贵成这样,居然也有人买!

现在这物价相比前几年肯定涨不少,但和后世比起来,那还真是小意思!

尤其他刚进账一笔,俗话说兜里有钱胆气壮,这说起话来颇有点财大气粗的样儿。

张母笑骂儿子:“好么!这是显起来你挣钱了!拖了一屁股债你还清了没?”

张扬笑眯眯地:“妈你这话说的,太扫兴了!大过年的咱不说这个!”

张母一滞,“反正你心里有数就成!别到时候人家上门要账你又抓瞎!”

“哪儿能呢!我肯定都安排好了,妈你就别操心了!”

“行好行!我不说了!不然说多了还讨人嫌,你自己都这么大人了,妈不管你了!”

张扬洗完手擦干,“妈,咱们买点啥?”

张母想了想,“肉前些天那谁家杀猪我刚买了些,熏了点腊肉,其他的你看着办!对了,家里油快没了,你称十斤清油回来。”

张扬家田地少,夏收只有小麦没有油菜,偶尔在自家自留地种个一分两分地,打下来的菜籽拿到镇上油坊榨油也榨不了多少,吃油除了荤油就是自己去集上买菜籽油吃。

张扬点头一一应了。

今年两个弟妹不回来过年,说是买不到票,这是第一年不回来。

往年过年都要回来的,挤死巴活的,今年张展写信回来说是可能不回来过年了!

恰好手头有一单活儿等着,他们索性就打算在那边过年了!

等过完年没那么挤了,再回来看看。

张扬觉得无所谓,家人感情好不好的也不体现在这方面。主要是现在都忙着挣钱,他自己也不例外,也不要求弟妹一定要千里迢迢地赶回来过年。

尤其现在这个年月,交通比起后世还是差得远。

哪儿像后世选择众多,高铁、飞机,火车、自驾任选,甚至有时候坐飞机也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选项。

九十年代的交通,铁路上跑的有不少是绿皮车。至于飞机?一般人想坐估计都没门路!

而绿皮车代表的就是缓慢,本地交通还算可以,县城那边有一条线,有路过的车可以直达粤省省城,然而这时间却短不了!

慢慢悠悠地,两地走一趟的话,足足实实三十多个小时!据说这还是提速过了。

到了粤省羊城,要去下边的县乡镇,接着倒车吧!

张扬上辈子那么发达的交通,出去打工前期都觉得过年回家是个苦差事,更别说九十年代初了!

对于弟妹的决定,一点儿反对的意思都没有。倒是张母,絮絮叨叨好几天,说是大过年的也不回来,留在外头受罪巴拉巴拉。

小张燕自爸爸回来,就一直跟前跟后像小尾巴似的。

张扬洗完手,又换了外面的衣服,才抱起女儿,“燕燕最近都干什么了?帮着婆挖地呢?我闺女真懂事!”

张燕笑眯了大眼睛,抱着爸爸的脖子不放手:“嗯嗯!燕燕帮着婆挖地!”

她伸出小手比划一下:“挖这么多!这么多!”

“嗯嗯!我燕燕太能干了!今天要多吃点好吃的!”张扬夸赞女儿,

“你领了多少工钱?”张母脸上带着点期待,看着儿子又问:“他们那几家的工钱给了吗?”

张扬点头,“还行,一千多,那几家肯定也给了。”

张老板给工钱很痛快,半点没有拖泥带水,这种主顾张扬更是巴不得。

张母“嘶”一下,双眼瞪大,“这么多?!这趟活儿不错么!值!太值了!”

村里干活儿一天也就七八块,这一个多月天天算工钱撑死了也就几百块钱,儿子这一趟居然挣了好几年的公购粮钱!

看看院子里,就自己母子加不懂事的小孙女仨,不用担心泄露出去。

张母嘴里啧啧有声,半天才放下那份惊喜,想起一件事,又很好奇:“不都是最后一起结,咋这么快就给了?”

她也不是因为儿子是小包工头就起心想拿捏,都是乡里乡亲的,跟着干活儿的这几人又是关系比较好的,没这必要。

主要乡下干活都这规矩,基本上都是最后给工钱。有些手头不宽裕的,拖个一年半载的都不少见。

张扬道:“这老板人不错,干了一阵先给结了三分之一,中间又给了一次,今儿是最后一次。”

他上辈子跟着他那个老乡一起干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个路数。

这都是经过无数次被坑的经验,雇主不傻,被坑多次的农民工也不傻,最后基本上这算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欸,这还真不错!”张母也是意外,随即赞不绝口,“这人是实在人!这种人少见!”

张扬也笑:“人家那家业大的很,也不差这点。”

他和那张老板打过几次交道就看出来了,这人是个眼光长远的,而且确实算是个厚道人,至少在他面前表现的都很大气爽利,也没有架子,半点不像是个有钱人。

他上辈子见过不少好人,也见过不少以貌取人、狗眼看人低的势利眼,这张老板算是前者。

难得的是,这人做生意时间应该不短了,还能维持这种心性实属不易。

不过不管怎样,张扬的心态放得很平,人家和他就不是一个阶层的,有打交道的时候正常交往就行,用不着攀附。

母子俩说笑了会儿,张扬道:“妈,要不我趁这时间还不晚,去镇上看看,多少买点?”

张母想了想,摇头道:“你这会儿去了都快罢集了,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枣,算了!就当是带燕燕去耍耍,这小不丁点儿的最近一直跟着我在地里,你把她带集上去耍哈!”

张扬点头:“行,明儿买也成!反正咱们家就三口人,也吃不了多少,置办点够吃就行!”

他还有点后世思维,想着随买随吃。

张母听了儿子的话,也赞同:“最近这些年买啥都方便了,镇上店铺有的一过大年初五就开了!哪像原来,过了初十才断断续续开,有的都过了十五了才开门!现在方便哪儿去了。”

张扬笑了笑,这才到哪儿啊!后世可是大年初一都不关门的!

不过话说回来,貌似那会儿很热闹但年味儿总觉得不如小时候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