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灵武:惟我独仙 > 四十章 造访

四十章 造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灵武:惟我独仙!

“闹中取静,这古河派在白川确实挺有排面。”周易心中发出点评。

他此时正跟李忠良站在古河派的院(山)门外静候。

昨天下午进的白川城,略作休整,今天一早便来拜访。

武者圈子,还是有一些讲究的,像这种没有预约,就冒昧登门的,起码得走‘通报’的流程,而不是登堂直闯,那叫打上门。

等了片刻,有穿着武道服的年轻弟子前来迎接,自称是英字辈的大师兄,请李忠良至演武场一晤。

这谁来接人,以及去什么地方见面,也都是有说法的。

英字辈跟周易是一个辈分,是李忠良要找之人到子侄辈。

而演武场,虽然这大师兄说是他的师叔王宪正在授课,但仍旧难掩动嘴不如动拳的交流意图。

李忠良也没多说废话,笑了笑,便随着这大师兄往里走。

周易跟在后边,也意识到,他这位未曾见面的前师伯,怕是要上演‘人前教子’的戏码。

“也好,我这师父,落魄久了,有点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不逼一逼,都不知道自己多能打。有了这次不是踢馆的踢馆,正好将‘市井’高人的人设立起来。”

王宪今天确实在演武场授课。

不过已经可以下课了。

由于学子们自由讨论兴致正高,才耽搁了些时间。

而讨论的主要内容,恰恰是昨日登雪鹰峰之所见。

具体一个是鹰回旋,一个是草上飞。

其实说的都是提纵术,王宪以为师者的角度,半分析、半猜想的讲了几句,毕竟被问到了,说完全不懂,太没面子。

听人禀报李忠良来造访,他便对一众学子朗声道:“我平时常对你们说,习武,思路很重要,不仅要懂得取舍,还要懂得平衡。

现在,你们有机会见识反面教材了。

我的一位故人,沉迷于基础技法,耽误大好时光。

等会儿都礼貌一些,不准喝倒彩,以免又被那些个歪嘴胡咧咧,说我们古河派的年轻人恃才傲物。”

有学子就嗤嗤的笑。

人红是非多。

古河派也不能免俗。

尤其是现在的媒体人越来越不讲究,为了博人眼球,各种一惊一乍、甚至断章取义,乃至歪曲事实的噱头新闻。

偏偏国家尚未出台有力的相关政策,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大多数时候,都是先有现象,后有管控,就算有那能未雨绸缪的,具体条款也肯定不接地气,得根据实际情况修补。

这就给那些善于钻营者,留下了可乘之机,多少人就是指靠这种方式,发不义之财起家的。

当然,类似的问题,不光是媒体有,其他行业也有。

只不过媒体引导舆论风向,出问题更直观,更显触目惊心。

其实武道方面这类事,近些年也挺严重,各种‘神功’雨后春笋般出现,前段时间就有个‘耗子尾汁’马某某,吹的太过吹漏了,贻笑大方出了圈,还出了国,大夏武林都蒙了羞。

武协还为此向各门派、武馆下发了倡议书,说白了就是武道圈的红头文件。

这个时代,不存在不受国家管控的江湖门派。至少在夏国,是这样的。要么民办官允,要么干脆是官办国有。

王宪也是借着这次机会,传达谦真精神,敲打下这些年轻人,平时就数他们爱炫吹,说着说着就放飞嘴了。

周易随着李忠良一登场,围坐的学子中顿时有人惊呼。

王宪狠狠的剜了对方一眼,那意思:“怎么了就一惊一乍的?丢人玩意!”

那学生感到委屈:“我们前脚还说草上飞,后脚草上飞就到了。

这简直就是孽缘啊!

我听你之前那话音,似乎想要数落对方一通,甚至当场切磋给我们上一课,我怕你被当场教做人啊!”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王宪满脑子都是自以为是,哪里会深想学子惊叫的原因。

他其实暗中有关注这位前师弟。

毕竟他当年本是那个负责传承流派的大师兄。

最终却选择了背叛。

也谈不上背叛,就跟周易的情况差不多,基础练的特别扎实,是各门各派都喜欢的香饽饽。

王宪就想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不能一直夯基础啊,我得上进,我得学习更牛哔、更高深、更具威力的技法呀。

古河派离家近,又上演了青梅竹马美人计,他就从了。

当时是有更高档的选择的。

但他也有那么点‘宁为鸡首,不做牛后’的傲气,想要干出一番名堂。

结果……只能说也还行吧。

当了古河派的功法修补匠,试出很多错来,有功于门派。

而李忠良,则是没什么天份,且有些一根筋的小师弟。

是托关系拜的师,李忠良的父亲救过其师父刘浪的命,后来因一次小车祸,引发习武暗伤,英年早逝,临死前让李忠良去拜师。

李忠良拜师时老实的陈述了其父的话:“没什么特长,求收留混口饭吃。”

当时王宪差点没崩住笑出声。

他清晰的记得,刘浪当时脸色也是不太好看,那意思:合着跟我学艺,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干嘛不去找个泥瓦匠师父从搬砖和泥做小工开始?

总之,李忠良不太会说话,资质又平平,刘浪完全是‘故人虽已死,人情能还还是要还’的心思才收了这个徒弟。

平时也不怎么待见。

倒也没有虐待,就是没个笑模样,很严厉。

而且李忠良还经常替师兄弟背锅……

谁成想,造化弄人,悉心调教的大师兄求发展改投别派了。

才华仅次的三师姐更是被勾搭跑去了国外。

其他的放弃的放弃、搞事的搞事,不提也罢。

最后,就是这个平时不待见的故人之子坚守到最后,养老送终。

所以说,关系户不关系户的,其实次要,还得看人。

这些故旧,李忠良跟周易提过。

因为周易已经牛哔到反过来教他这个师父了。

李忠良一看这情况,没怎么多想,就将流派传承,拿出来跟周易一起研究。

周易还真不怯场,毕竟他有穿越者的脑洞和见识,以及前世修道的一部分专业认知打底,他自己能整出提灵斩、附灵投掷,与他拥有这份特殊的认知底蕴不无关系。

于是,就有了提纵术的开发。

虽然李忠良的经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若是没有周易的创意,那么便连开始都不会有。

李忠良拿出流派传承,自然要介绍一番。

也没多说,三言五语。

但周易是年轻的躯壳中装着成年人到灵魂,自然能体会其中的心酸。

李忠良的师父刘浪,没愧对自己的名字,属于那种跟家里别苗头,发誓要自己创出一番名堂,然后就真不成不回乡。

然而白手起家何其难。

修行讲究财侣法地。

光是一个财,奔波经营,耗时就比习武的时间长许多。

而一个人的智慧终究有限,需要跟同道讨论切磋,才能更好的增益改错。

交友也很费时间、精力和钱财的。

一来二去,这岁月哗啦啦的流过去。

刘浪年老气衰,就想着让下一辈集成他的修行理念。

结果……

只能说人无完人,一个修行天才,或许他招子不够亮,无识人之能;或许他不是个好老师,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又或许太过理想化,在世人眼里宛如堂吉诃德般不肯向现实弯腰。

反正在周易看来,闹出这种种事,必然不是一个人的错。

为师者,该关怀的时候没关怀,该敲打的时候没敲打,该玩心理建设的时候也没做好思想工作,就指望当徒弟的自省自悟,这明显不切实际。

年轻意味着缺乏经验,犯错几乎是必然。

可很多事,做了就没办法回头了。哪怕仅仅是因为面子。在多年后,这等好面子或许会很容易就释怀,甚至觉得幼稚可笑,可在当时,却是比命都重要,不给他台阶,就只能一意孤行。

刘浪自己不就是这种例子?反过来下面的徒弟,也差不多是一个模式。真就是什么样的师父,什么样的徒弟,犯错都是同一类。

至于李忠良的‘孝子贤孙’,周易觉得公允些说,没有经历足够的诱惑,有些情况不好说。

所以,他并不觉得眼前这位花白短须打理的十分精致的帅老头,就是白眼狼、反派。

不过,王宪表现出的傲慢,还真就是个反面教材。

一上来,李忠良先是施礼,口称“王师兄!”

这具体同样有说道。

施礼施的是抱拳礼,而非同门礼。

王师兄也不同于师兄,就跟易哥、财哥不是亲哥一样。

周易也躬身见礼:“晚辈周易,拜见王师伯。”

结果王宪似笑非笑,开口就有些诛心:“怎么?培养了个好徒弟,来证明当初我的选择是错?”

李忠良的眉毛挑了挑,本来准备说的软气话,就成了硬词:“并不是。我只是想向王师兄证明,气血提上来了,基础技也是神技!”

一旁周易想捂脸,心说:“师父,不会说话就少说,‘神技’那么泛滥的吗?张嘴就敢用‘神’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又一个马XX。”

果然,这‘神技’二字触动了王宪的神经。

王宪心说:“基础技是神技,那我这些年查缺补漏的古河派技法是啥?屎么?合着我二十多年修了个寂寞?”

于是他阴森一笑。

周易暗中吐槽:“王师伯,要注意人设啊,这太监笑跟谁学的?-20分,直接就有反派内味了,冤不冤?”

“原来是你觉得自己行了!”王宪哼哼着说。

深吸了一口气,道:“俗话说,打无好手。你能叫我一声师兄,我就教你一个乖,闭门造车要不得。

我隐约听说你这些年过的不怎么好,郁郁不得志。

其实,有些重,不是你能承担的,你也不该硬揽。不应该为了一时意气,就辜负大好人生。”

周易暗中点评:“你也是个棒槌,要么就是故意的,这时候说这种话,等于是拱火。”

周易是没能听到王宪之前跟古河派的学子说的那番话,否则就不会有棒槌的认知可能性,

他还想:“唉,好好的一场切磋,硬是通过前置对话将格调拉低成了怨妇寻仇。就不能来个正常踢馆么,让一切尽在不言中,非得絮叨下这些恩怨。”

果然,王宪的金玉良言、李忠良根本不领情,直接拱手:“请指教!”

周易退开。

王宪边摇头边拉开架势。

‘唰!’李忠良只是一个垫步,数米的距离就跨越了,很有那么点缩地成寸的意思。

王宪在武道方面毕竟是专业的,也是虔诚的。

因此他并没有粗心大意,或者不当回事,当他摆开架势,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状态。

而且王宪也知道,李忠良既然赶来,必然是有一定的凭持的。

现在李忠良一动,王宪便意识到,李忠良速度方面强于他。

奔流拳直接轰出。

这一拳很正,并且气力方面是三叠浪的用法,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拳刚打出,李忠良‘唰!’横移了!

这就好比时速两百迈的汽车突然横向移出几十米。

周易心中佩服:“姜还是老的辣。另外,武道实力提升到武英级,才算是有些看头,已经有东方不败鬼魅身法的些许味道了……”

像这般的身法、步法技巧,他现在是做不到的,身体不支持。

而就算是李忠良用,也非常的废肢体,肌肉还好说,主要是骨骼和韧带。

当然,效果也确实好。

王宪当时就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咄!”接着吼喝的气息调整,王宪也用了一招得意技,肢体没怎么动,整个人就仿佛被炸弹气浪推送般向后飞。

与此同时,他的那一记正拳还在轰击。

可见这一下应激反应是多么快,多么高效。

不仅如此,王宪的那一拳还完成了变招。

气劲外放,古河派的浪潮之力,颇为浩荡,十几米外的周易,都感受到了七级风左右猛吹的强度。

然而,李忠良只是随手一挥。

他的基础技,也是以臂当刀。

这也算是师承。

选兵器,往往随性情,刘浪就多少有点偏激,对人对己都有些狠,符合刀性,也爱用刀。

李忠良则是中庸,加点平均,啥都行也啥都不出彩,师父传下啥,他就用啥。

所以,真要到极致,李忠良在刀技上,是顶不上去的,但现在这种程度,还探不到。

可熟练度提上来的效果是惊人的,大巧不工,重剑无锋,一刀斩开千重浪!

人则劈浪而上,速度丝毫不减。

王宪根本没能拉开距离,发招又被破,脚刚落地,就觉得眼前一花,臂影如刀刺挑,从他脸侧掠过。

‘喀!’的一声轻响,三十多米外,殿堂顶脊末端挑起的梁头石兽,被切掉半个身子。

‘唰!’李忠良退开到五米外,拱手,“承让!”

说罢,干脆利落的扭头离开。

周易暗暗点头:“这番表现就完全踩在点上了,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装完哔就跑……”

他冲尬站下不来台的王宪施礼:“王师伯,我错买了今天的火车票,您多担待。”

假台阶也是台阶,对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