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吴砦传说之拯救秦腔 > 第24章 修路风波(2)

第24章 修路风波(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吴砦传说之拯救秦腔!

李公明万万没想到,秦守仁新官上任没多久,就把全村人号召起来修路了。几辈子人没干成的造福乡里的大好事,眼看着就让他给干成了。

电视台记者到秦家村里来采访报道修路进展情况,秦守仁慷慨陈词出尽了风头,再看看秦五爷那挺胸抬头、趾高气昂的样子,就知道秦家祖坟上这回可是真的冒青烟了。

电视台也采访了李公明,因为他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电视台就没给播放。李公明不服气,他寻思着不能就这么轻易让秦守仁把路给修通了。

当然了,李公明不反对修路,他反对的是秦守仁。他和家人在一起合计,估摸着秦家村这条盘山公路一旦修通,秦守仁应该会升官发财,至少会被提拔到乡政府里去。

对此,李家人无不羡慕嫉妒恨,但却也无可奈何,因为秦守仁这次得了老同学赵剑锋赵乡长的全力支持,把派出所的民警和驻村干部都叫来每天督促着群众上工地干活,他自个儿倒落了个清闲,名利双收。

实际上,秦守仁一点儿也不清闲,每天到工地上视察工作,完了自己也要修路,当天的任务完不成晚上还得加班,每天要开工作总结会。

因为有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群众也是信心满满,白天因为有事耽误修路的不想拖大家后腿的群众,晚上自发提着马灯赶工。

当然了,也有个别思想不太积极,上了两天工地受不了太阳暴晒就躺在家里装病的,秦守仁不得不亲自上门去探望,给他们逐一做思想工作。先讲道理说好话,听不进去,便拉下脸来破口大骂,把村里最懒的懒汉骂到天不亮就跑去修路。

从修路一开始,秦守仁竟然一个多月没进家门,忙得就像陀螺一样风风火火的在秦家村里打转,要么就拿着土特产去县里找领导帮大家多要些炸药,推土机来。顺便带回几盘磁带,在大喇叭里放秦腔和流行歌曲。

似乎一夜之间,秦守仁便在十里八乡出了名。有些好事之徒挖出了秦家几百年前的历史,得知秦家村这位新上任的书记原来是当年吴砦抗金时秦矩烈士的后裔,难怪会有这么大的魄力。

秦守仁并不骄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心只想着修路,处理群众之间的各种纠纷。张三家的铁锹丢了,李四家的撅头不见了,王五和赵六一言不合打起来了,这事都得他来处理。遇到农忙时节,他还得协调人力。家里农活要干,村里修路不能停。

公路进村要经过一片果园,本来按照县里规定的标准,已经提前登记造册,给各家做好了补偿方案,群众大会上也是一致通过了的,可不知为啥,那几户群众说不愿意就不愿意了,他们挡在路口不让推土机过去,谁敢砍果树就跟谁拼命,提出的理由是政府补偿太少了,他们要加倍。

大家干着急没办法,这路总不能修到一半就给停了。赵乡长出面陈述厉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那几户群众死活就是不愿意。

那几户群众当中就有李公明,因为按照规划,秦家村这条盘山公路首先要经过他家的苹果园,而他却是第一个站出来不愿意,说要集体上访,把事情闹大,闹到县政府,闹到电视台,闹到党中央去。

没办法,修路只能暂停,守仁通知大家回家待命。

李公明可得意了,他没把守仁放在眼里。

李春登劝说李公明,修路是造福全村的大好事,自己好歹也是为人师表,不能让大家伙儿戳脊梁骨,

骂的祖宗十八代都不得安宁。李公明不以为然,说谁爱骂尽管骂,除非秦守仁亲自上门来求他。

守仁当然知道李公明这是故意给他难堪,他一直觉得李公明这人伸张正义挺正直的,现在看来是高看了他。

守仁白天在地里干活,做出一副李公明不同意这路便没办法修的样子,到了晚上却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到几户果农家去做思想工作。这几户人家都表示,只要李公明同意了,他们其实对政府补偿没有任何意见。

看起来,他们是受了李公明的裹挟了。

守仁请乡长出面,去向李公明陈说利害,而李公明说话一直滴水不漏,说只要大伙儿同意了他个人坚决服从村委会领导,坚决支持守仁村长的工作,尽快把路修通。

乡长再去找另外几户村民,他们却口径一致,要求政府双倍补偿,才同意让出自家果园。说白了,就是明面上都不愿得罪李公明。

赵剑锋无奈,只好把事情又推给了守仁。守仁心里其实早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只是没有把握,不敢轻易实施。

晚上,一家人就在老屋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喝罐罐茶聊天,一边研究对策。

秦五爷自然破口大骂,说李公明可恶至极,却也无可奈何。眼看这路修到一半就要前功尽弃了。

那天恰逢周末,上初中的建孝也在,守仁有意考验他,便问他现在这情况怎么办?

哥哥建忠抢先回答,他建议把路改道,李公明不是得寸进尺,想要双倍补偿吗,这样一来他啥也得不到,还落下一世的骂名。

其实,这路要能改道早改了,那用得着修一半就停下来,说明必须得从那一片果园地里过,就算双倍补偿也是最佳方案。问题是,目前的补偿方案是县政府统一规定的,不然给秦家村双倍了,别的村修路又该怎么办?政府虽然是为人民服务的,但人民也不能毫无底线,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建孝说李公明凭啥不让修路,不就是那几棵苹果树吗,假如苹果树没了,村里又另外给他补偿了地,他还有啥话可说的。

建忠恍然大悟,砍树,把树砍了不就一了百了。

守仁摇了摇头,这树能砍早都砍了,那天几十个群众聚集在果树湾,手里提着明晃晃的斧子,就等他一声令下开始砍树,可果树湾那几户人家在李公明的纵恿下横档在果园边上,谁砍树就跟谁拼命,大伙儿一个个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干着急没办法。主要还是惧怕李公明这个上访专业户。

听守仁这么一说,一家人无不垂头丧气,难道说路修到一半就这么夭折了。有人建议村里额外给果树湾那几户人家一点补偿,可村委会穷的叮当响,根本拿不出一分钱来。

建孝试探着问爸爸:“明着砍不了不能偷着砍吗?”

偷着砍!这倒是一语提醒了梦中人,守仁心里突然有了一个绝密而又大胆的计划。

建孝倒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他想帮爸爸一把,第二天背了一周的干粮和柴禾去乡里念书,在路上正好碰见桂英,便叫住了她,问能不能给她爷爷说说好话,秦家村的路若是修不通,你爷爷就是千古罪人。

“你爷爷才是千古罪人呢!”桂英回怼了建孝一句,脸一红便匆匆忙忙的离开了。其实,她早就同爸爸李春登说过这事,李春登却让她好好念书,不要去管大人的事,他当然也知道这次的事件是她爷爷李公明从中煽动的,目的就是要给建孝的爸爸难堪,让他服软。但这些事她又不能告诉建孝,更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男女有别,再想想小时候的那些事情,她每同建孝说一句话就会害羞,更别提那些是是非非了。

建孝不明所以,只是觉得桂英变得越来越没有以前那么可爱了,眼神里多了些迷茫,对他躲躲闪闪,爱搭不理,说话也硬生生的。当然了,他发现自己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对桂英,想亲近又害怕亲近,同她说句话也是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好在,他们一直没有掺和进两家大人的矛盾。

几天后,秦家村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果树湾的果树于前一天晚上被人给砍了,是从每棵树根上各砍了几斧子,活不了三天了,却不知道是谁干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至少得三五个人才能在三更半夜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成这么一件出乎意料的事。

李公明第一时间向派出所报了案,他首先怀疑的对象就是秦守仁,说这帮当干部的无恶不作,为了功名利禄啥事都做得出来。

派出所公事公办,传唤守仁去问案,守仁没有躲避,说这事就是他一个人干的,他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赵剑锋第一时间赶到派出所,说那些树本来就是要砍的,秦家村修路迫在眉睫,非守仁出面不行。

派出所避免节外生枝,给李公明的答复是经过调查,果树湾的树不是秦守仁砍的,事情他们会进一步调查。

李公明无何奈何,只能破口大骂,说什么世风日下,官官相护,等过一阵子他要上访什么的,满村子里嚷嚷了几天,见没人搭理也便不了了之了。

半年后,秦家村盘山公路修通,县政府四大组织及其余乡镇前来参加、参观通车典礼的领导,还有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二十几俩汽车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开进了秦家村。

秦家村鼓乐齐鸣,载歌载舞,在村委会大院搭台,从陕西请来秦腔班子唱了三天三夜的大戏,轰动一时。

秦五爷脸上心上都乐开了花,他以为守仁从此就可以平步青云,光宗耀祖,谁知中间又出了岔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