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专治各种摸金校尉 > 第28章:找到线索

第28章:找到线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专治各种摸金校尉!

吃饭的时候,他桌子边上放着那个五彩云龙蛐蛐罐儿。

忽然,一阵风似的消失了。

系统启动,先是界面启动,他看到各个朝代的大屏幕展开。

绝大部分朝代都是一个小框,然后是一把锁,灰度显示。

只有汉代显示的是那个陶罐,右上角是1的数字。如果点击这个按钮,就会出现东汉和西汉,然后在东汉那个地方显示陶罐的位置。

又亮起来的是明朝,上面正好是他淘宝来的蛐蛐罐儿。

右上角也是一个1,如果在点击明朝,里面朝代可多了,从洪武到崇祯都有,只有万历年间是显示亮度和蛐蛐罐儿的图片,其他都是灰度加一把锁。

王明江觉得任重道远,这每个朝代都攒起来,可是够费劲儿的了。

而且,还要分为陶瓷、玉器、木器、漆器、钱币、杂项等类别。

建设一个博物馆的工程量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如果完成那一天,他将会得到一个无上的宝库。

只需要设置一个口令,阿里巴巴开门,就可以徜徉在中华五千年的瑰宝之中了。

“系统检测到您获得明万历年间的五彩云龙蛐蛐罐,请点击获取奖励。”

奖励1:体力值提升10%。

奖励2:100元现金。

王明江想也没想就点第一个了。

主要是他兜里有钱,这几天花了不到五元,100元已经是巨款了,他不需要再多钱。

这个时代钱真的是用处不大,人们每天也不是为了钱出去灰头土脸,大家都有一种斗志。

一种迈入新时代的斗志,生怕自己落下的那种斗志。

这也就导致人们比较热血,动不动就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

所以,提升一点武力值,还是靠谱的,算是给自己买一份保险。

毕竟,他从事的可是高危行业。

“系统提示,您获得的体力值已经发送。”

王明江脑海里闪过一系列的动作镜头,如何拉伸、如何饮食、如何提高肌肉、如何提高跑步的速度。

等等,好像上当了,不是武力值吗,怎么回事体育锻炼?

他百思不得其解,在细看,系统这次提供的是体力值,而不是武力值。

好像,被系统玩了一把似的。

好在,不管是什么,总归对自己好就行。

吃过饭,他打算去技校了。

“哥,明天还来不来?”樊梨花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他。

别说,这妞儿眼睛有点像那个什么大眼睛。他不记得名字了,反正那张照片足够吸引人的。

“来啊,怎么不来。”

“明天中午你能不能去俺家,让我爸炒两个菜,你们两个喝几盅?”樊梨花大大方方地说。

“当然了,叔叔炒菜怎么样?”他问。

“这个你放心,我爸是厨师,他炒的菜可好吃了,你喜欢吃啥?”

“啥都行,有肉就行。”他说。

“那行,你就放心吧。”樊梨花笑了,小酒窝挺好看的。

王明江冲她摆摆手,就走了,他惦记着去技校的事情。

然后,他早市看了那个青铜器,要价三十,简直是抢钱,大家都是四五块的时代,他就敢要三十。

不过,他现在又后悔了,买下来好了,他本来以为记下来形状和花纹,自己好好想想,打开前世的记忆,就能找到那个器物的原型。结果是他对自己太看好了。

记忆力什么也没有,如果没有器物,仔细端详,他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

李默农已经对那个青铜器感兴趣了,肯定是他看出来什么了。

奇怪,他为什么只对青铜器感兴趣?

王明江猛然想起,这个时代,由于古物交易市场基本没有,想把宝贝倒腾走的人,都是国外的人士、香江那边的,弯弯那边的。

他们都喜欢的是青铜器,对其他不感冒。

所以,青铜器价格一路看好。

看来,李默农九成是和盗墓有关了,之前给他预判的是八成。

他的目标是青铜器,想倒腾到国外赚大钱。

仅此一笔,他就发达了。这小子想的真美,可惜遇到我王明江了。

国宝岂能让你们这么轻易的盗取。

现在去买那个青铜器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预测到这小子要对青铜器动手。

他去鬼市,八成是看市场的。

看看汴城都有什么青铜器,根据这些线索,他有可能作案。

王明江这么想着,已经给李默农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画像。

他骑着自行车,一路想着。

没多大功夫就到了劳动技校。

技校的门卫老头拦住了他,不让他进去。

他掏出警官证,“别闹啊,办案?”

老头睁大了眼睛,看了看他的证件,说:“你是警察,我怎么看像个学生?”

对于自己像个学生,王明江深受其苦。

一切因为自己显得年轻,办点事情是处处受阻。

“以前是学生,刚毕业的分派到公安局了。”对于大爷级别的人,他总是客客气气的。

“好材料,警察同志,你要进去找谁?”老头举起大拇指说。

“找校长吧。”他想了想说。

“校长在办公楼二楼209,姓姚,姚校长。”老头很爽快的告诉他。

“好勒,谢了啊,大爷!”他客气的说。

“木事,木事,你快去吧,校长说不定去开会了呢。”老头高高兴兴地说,看他这么尊重长者,自己也很受用。

上了二楼,不得不说,技校挺破的,楼是老破红砖楼,夏天闷热,冬天透冷。到处残缺不堪,该维护了。

不过,这个年代能上技校的人也不容易,得考试,很认真的那种考试。

到了209,一个中年男子见了他,无一例外,开始以为他是那个学校的学生,见了他的证件,脸上才开始有了认真的变化,邀请他在沙发上坐下,还给他倒了一杯茶。

不得不说,知识分子就是有进步,看过证件就不质疑,很配合了。

“你们学校有没有一个叫教授的人?”王明江明知道没啥希望,但也这么问问。

“哪有,本校的老师们没一个是大专学历,最多能评一个高级教师资格,哪有教授会来技校。”姚校长笑道。

“嗯,我是说绰号叫教授,大家都习惯叫他绰号,不叫名字。”王明江补充说。

“那也没有,这就和没发表过作品的人,自称自己是作家不是一个道理吗?本校的老师们是不会没有自知之明的。”姚校长继续否定说。

“警察同志,请喝茶。”他很客气的说,指了指茶杯。

王明江只好端起茶杯,沉默的喝起茶了。

他这么一沉默,立刻效果就不一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