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九零城中村对照组 > 第28章 第28章

第28章 第28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九零城中村对照组!

尽管已经到了1999年,  但是在偏僻的乡下,依然有人苦于无出路而穷得叮当响。

种田实在太难了,粮食不值钱,  且只有几亩薄地,  人均收入太低,  仅靠着每年养的两头猪卖了做全年的开支。

但是这些开支里,还有来年的肥料,稻种,农药等开销,  亲戚走人情,小孩学费生活费,  衣食住行等。

农民如果一直留在乡下种田,  的确连供养两个孩子上学都难。

这也是很多农民家的孩子,  只能辍学打工的原因。

陈大哥夫妻对人极好,在前世,这夫妻两人也在两年后进城了,并开了建材批发的门市,  算是村里的富户了。

而在木小月日子艰难的时候,这夫妻两人还时常来送人情,  当亲戚走动,还在木小月借钱的时候,给借了钱。

木小月倒是没想到陈大嫂这个时候会求上自己帮忙,如果不是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  只怕也不会轻易求人的。

木小月想了一下,  答应了,道,“陈大嫂,  那我进城以后,帮你和陈大哥留意着,到时候我打电话到小卖部找你。”

陈大嫂连连道谢,看了看她收拾行李,又道,“你这就要走了吗?”

木小月点头。

陈大嫂看了看木大头家的方向,叹了口气,也没多说什么,只道,“那我先回去了。”

“好,大嫂你慢走。”

木大伯这个时候在屋子里翻找家里的东西,把他灶台上挂着的一块腊肉提了下来,“小月啊,你把这个肉提走,我还养了两只西鸭两只鸡,你都带进城去吃。”

木小月道,“大伯,那你帮我抓起来。”

木大伯便在屋子里找了一个麻绳,先把鸡和鸭抓起来,又去一旁找了一个塑料桶,给木小月装黄豆。

现在的大米还没割下来,家里的黄豆倒是割好了。

木大伯家里拿了粗瓷缸子装了不少的黄豆,绿豆,红豆等。

他在春天的时候,还去山上采了不少的竹笋,直接丢晒坝晒干了,都封存得极好,他此时一样一样拿出来,给木小月装好了。

木小月见了,也没推辞。

这种自家晒的竹笋特别鲜美,全部都是野生的竹笋,晒的时候,是直接拿了竹笋切碎晒干的,和后世超市里煮熟抹了盐晒干的竹笋相比,味道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只要拿了清水泡发,再拿一些排骨一起炖,那味道鲜美得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等把兜子,干笋等都装好了,木大伯又道,“对了,我还腌了一坛子的咸鸭蛋和酸蘑菇,小月,你要不嫌弃那个味,我也给你装着。”

“行,那都装上。”

木大伯忙去拿了塑料袋子,都给装好了。

等看着屋子里摆着的大袋小袋,木小月忽然道,“大伯,这么多东西,我根本提不动啊,等到时候转车的时候,没人帮忙提一把可不行,大伯啊,不如你帮我把东西送下去吧。”

木大伯没多想,点头,“行,那我送你到转车的那个车站,到时候我再坐车回来。”

木大伯其实没出过远门,心里有些忐忑,迟疑了一下,道,“到时候,你告诉大伯怎么坐车回来。”

“嗯。”

接下来,木大伯把这些东西都提到了公路边上,两人开始等车。

陈大嫂这个时候又再次过来了,她提来一大兜子的大枣和苹果梨,道,“小月啊,这些果子你提着路上吃点。”

“哎哟,陈大嫂,这怎么好意思啊?”

“提着吧,提着吧。”

两人推辞了一下,木小月只好收下了。

在三人说着闲话的时候,木大头等人没一个人过来。

而再等了一会儿,木三姑也来了。

她挑着两个大水桶的胆子,气喘吁吁的。

“三姑,你来了?”

曲三姑道,“小月,我来了。”

“三姑,你这提的是啥啊?”

曲三姑道,“小月,我那稻花田里,我撒了不少的鱼苗和虾苗,没让大牛知道,这一个扁担的鱼和虾,一会儿你带去吃。”

木小月掀开水桶上面的荷叶,发现里面是两大水桶的鱼和虾,个顶个,都鲜活极了。

木小月扶额,“三姑,这么多的鱼和虾,可以拿去卖钱了。”

三姑道,“不卖!你小子怀里身子呢,就该好好补补,三姑听说城里的鱼虾都是拿饲料喂的,一点都不好吃,三姑养的这些可是野生的,平时就偷偷割草丢进去喂了一下,三姑养的鱼,肯定味道很好,等带进城养着,每天给你做一条鱼啊。”

木小月也就不说什么了。

而等车子来的时候,三个人忙开始招车。

车子停下以后,陈大嫂也帮忙把东西往车子上提,一旁售票员见这么多东西,眉头一直皱着,脸色就没好看过。

最后,木小月多买了一张车票,又见他们三个人都是长途车,她这才作罢了。

在车子快要开走的时候,木小月的母亲急匆匆跑了过来。

“小月,你这个死丫头,你还真是狠心,你就这么走了?连我和你爸,你都不送一盒月饼?”

木小月冷淡的道,“妈,你到底要说什么?”

眼看着车子要开了,何绍芬急匆匆的道,“小月啊,你爸喊你把你对象带回来,你们既然领证了,好歹要办个婚礼。”

木小月怔了怔,车子已经开了起来,渐渐的,离何绍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在车上,坐在一旁的木大伯看了看木小月,好几次都欲言又止。

木小月垂下头,任由窗外的白杨树一株株距离自己越来越远,心里也不知在想什么。

等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以后,车子到了中转站,木小月等人要下车了。

木小月让木三姑和木大伯看着行礼,她去买票。

木小姑追过来,拿钱给她,被她拒绝了。

等买小月再次买票回来,仍是由木大伯帮忙提东西,木三姑挑着担子。

木大伯有些着急,道,“小月啊,这回去的车子咋坐过去啊?”

他穿着破旧得快露出脚趾的胶鞋,身上的衣服更是十多年以前的旧衣服,早就洗的发白,甚至还自己缝补了一个补丁,在中转站,他看着衣着光鲜的人群,总觉得手脚都无处可放,恨不得早些回村子才好。

木小月心里有些难过,面上则露出一副难过的模样,道,“大伯,我爸妈只有我哥嫂子和弟弟,一直都把我当家里的小丫鬟,都没人来送我,大伯啊,这些东西等到了地方下车,还得有人帮忙提呢,大伯你先把我送到我住的地方再说吧,反正三姑也一起的,你们兄妹也能说说话。”

木大伯一看木小月难过,也就道,“行,行,那我跟着一起去c城!就是有点费车票!”

木大伯一想到又要花二十多元钱的车费,一下把他心疼坏了,再想到回城的路上还要多花同样多的钱,就更加心疼了。

他农闲的时候,给道路班干活,在马路边上除草,从早干到晚,腰都累得酸疼不已,一天才赚十元钱。

此时,刚好坐车的时间门到了,三人也就把东西朝着车子上挑。

可惜司机不让把鱼虾放车上,只能放存储行礼的东西,无奈,木小月也只能照做了。

木三姑在上了车子以后,也还有些神思不属。

她的座位刚好就在木小月身边的,此时,她四处张望,见没人注意到她,她低声道,“小月,你三姑这把年龄,真的,真的能找到工作吗?”

木小月低声安慰道,“放心吧,三姑!”

木三姑顿了顿,脸色仍旧没有任何的放松。

一个月可是有一千元钱的工钱呢,那是她做梦也想不到的,她在乡下种地一年,省吃俭用,也就只能存下差不多一千元钱而已。

于是,三人各怀心事的情况下,车子再次开了起来。

等下车以后,木小月本来想打车,奈何木桶太大了,无奈,三人只能再次转公交车。

也亏得有木三姑和木大伯一起进城,不然这些东西根本拿不走。

而木小月之所以像搬家一样把木大伯的东西都拿走了,倒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把木大伯带进城生活。

木大伯苦了一大辈子了,根本舍不得给木小月添麻烦,如果木小月让他直接进城,他根本不会答应的。

木小月也只能连哄带骗,把人先带过来。

她想,等进城以后,她得先给木大伯和木三姑买一些衣服。

人靠衣装,怎么也得把两人的自信心竖立起来。

至于为什么带木三姑进城?虽说请人这种事情,很多时候,都是熟人坑熟人,亲戚坑亲戚。

但是木三姑这里又情况特殊。

木三姑在前世,可是帮她看了孩子的,而且看得极好。

那是在她生下孩子没多久的时候,女人生产以后,身体的养分本来就被孩子吸走了,都非常虚弱,到时候再没日没夜照顾孩子,那滋味就别提了。

她母亲何绍芬说来帮忙看孩子,结果何绍芬把孩子推着车子出去玩耍,她见了一旁有茶馆打牌,就把孩子推着去打牌去了,她坐上牌桌什么也顾不得,孩子从车子上扑下来,一下摔着了,眼睛都差点被摔瞎了。

何绍芬照顾孩子的时候,多数都是自己玩耍着,不怎么管孩子,孩子又瘦又小又病,且有韩大伟的母亲给孩子喂冷水冲的米粉,把孩子直接喂得拉肚子,孩子别提多遭罪。

这两个老人把孩子折腾得病怏怏,转头都走了。

可怜木小月为了照顾孩子,整个人时不时就会病一场。

木三姑这个时候刚好也进城来了,在一家餐馆做小工,见木小月日子实在难熬,也没要钱,就来帮忙带孩子了。

她做事细心又勤快,又做得一手婴儿辅食,把孩子的身子渐渐养得壮实起来,很少会生病。

因了这些记忆,木小月这才决定接木三姑进城。

不过,既然重生了,她还是要多考量的,提前把木三姑接进城,先观察观察,考察好了再说。

毕竟,她现在肚子里的孩子才三个月,距离生产还早。

等他们坐了公交车摇摇晃晃来到荷花村的时候,时间门已经不早了。

木小月想帮忙提东西,他们没让她提重的物品。

木小月一边走,一边道,“大伯,三姑,其实这里也是农村,你们别担心不习惯,只要住久了,肯定会习惯的。”

木大伯看着周围的环境,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免又有些震惊。

之所以松口气,是远离了高楼大厦,他看见熟悉的庄稼了,心里觉得得劲儿。

而之所以震惊,是因为同样是农村,看看人家乡下的屋子,这修得,可真是太漂亮了啊!

这里的马路是平坦水泥路,道路两边,种植着花草,此时看着粉红色的花朵,看着就让人心悦神怡。

在不远处,是绿油油的庄稼和一大片的荷花田,那层层叠叠的绿色和粉色,白色荷花,好像每一朵都是一位小仙女,看着让人心生欢喜。

再看荷花村的房子,这里修得极齐整,都是砖瓦房,每一户人家的家里都粉刷了白灰,屋子里铺了水泥或者地砖,看着干净又整洁。

对比他们老家的泥土屋,以及屋子里坑坑洼洼的泥土地面,这里,真是不一样。

“这地方真好啊!要是咱们乡下的房子也这么漂亮,那该多好啊。”

木小月隐忍着心里的酸涩,道,“快到我住的地方了。”

说着话,带着两人加快了脚步。

等来到她的小院,她把院子门打开,让两人进门。

两人进了屋子,又不由瞪大了眼睛。

这个院子,可真是太漂亮了。

“这个院子真好看,这个水仙花,这个石桌,这个大枣儿树,可真好啊!”

细看这屋子,竟觉得无一处不让人舒适愉悦。

木小月把大门打开,两人看着屋子里的情形,又心生了一番的欢喜。

木小月住的房间门是里屋临近荷花池的屋子,可以通过窗户看荷花。

在外面的两间门屋子,她安排木大伯住外间门看水仙花的屋子,另外一间门让木三姑住下。

床单被套都是新换的,两人进了房间门以后,尽管劳累,却有些手脚不知道怎么安放。

木小月叹了口气,暗暗决定,等明儿一大早,她就去批发市场给两个长辈买衣服鞋袜。

听见隔壁的开门声,赵大娘最先过来,等知道木小月来了老家亲戚,她打个招呼,便打算回去,木小月忙给她送了一些老家的特产,诸如干笋干,新鲜黄豆等。

赵大娘乐坏了,道,“自从我家土地被征收,我可是很久没吃这些好东西了,多谢小月了。”

木小月和她挥了挥手,她这才回去了。

木大伯和木三姑此时来到后院,在后院看风景。

木小月烧来一壶荷叶茶,三人一起先坐着歇息。

不过没休息一会儿,木三姑便要去干活了。

她是个闲不住的,在询问了木小月以后,就开始来到厨房忙活。

木大伯等她走出去以后,低声叹息,道,“刚刚你三姑说你给她找了一份活计,可是真的?”

“大伯,是真的。”

“你把你三姑带出来,这也好,你三姑,她可真不容易。”

“大牛表哥还和三姑不和吗?”

“且只是你大牛表哥?当年,你大牛表哥和你表姐都是被你三姑的婆婆抱过去养的,那老婆子表面看着一片好心,说是看你三姑辛苦,要给你三姑带孩子,结果转头,成天通过孩子要粮食要肉要钱,你三姑自己都快饿死了,都把钱粮食和肉给那婆子巴巴送过去,她一个人才出月子,就在地里埋头苦干,把自己当做男人使唤啊!”

木大伯说到这里,心里也非常心疼自己的三妹。

谁能想到她男人在外面养了别的家?谁又能想到,她的婆婆,表面说对她好,给她带孩子,不但把三姑家里收刮干净,还暗地里教导孩子,让孩子恨他们的母亲。

让三姑即便把孩子养大了,孩子也和她指桑骂槐!

“你三姑的二女儿卢杨花,原本你三姑说她宁肯自己苦一点,也要让她继续读个高中的,卢杨花被那边的婆子哄着,也不读书,就跟着你三姑夫家大房家的儿子,跑去广市打工了,这出去也有两年了,一个电话都没给你三姑打过,听说倒是给大房家寄出去不少的东西。”

“你三姑这三个孩子啊,只有小儿子她自己带大的,当时她死活不愿意那老婆子帮忙带孩子,二牛这孩子,好歹是个孝顺的,现在在读高一了,只要一回家,就帮你三姑干活呢!”

关于三姑家里的事,木小月是知道一些的。

只是三姑的苦,她也是做了人家媳妇以后,这才领会到的苦。

此时,三姑已经快速把饭菜都做好了。

三姑做了三菜一汤,有酸菜鱼,有炒肉,还烧了个茄子,额外,又给木小月煮了一盘白灼虾。

木三姑一脸含笑,道,“小月,你快来吃,三姑给你说啊,孕妇多吃鱼虾好,生下来的孩子白净。”

都是自家带下来的吃食,她平日里根本舍不得吃的,现在给木小月做这些吃食,却难得的大方。

木小月小时候去木三姑家里,木三姑每次都杀鸡杀鸭,自家有果子成熟,也一大背篓一大背篓往木小月这里送来。

https://www.lvsewx.com/books/31915/31915181/239250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