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科举之孙山就好 >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科举之孙山就好!

第六十二章

“现在立刻修筑工部官属,什么都不要问,什么都不要说”

四皇子刘熙十分任性,直接告知韩尚书,没有为什么,只有他想而已。

“呵呵,本官会如实的告诫皇上,不用为本官修缮房子。本官受得住区区一点寒冷。”

韩尚书冷着脸,甩着袖子离开,心脏都要被气死了,脸上都是阴云密布。

刘熙已经无所谓了,反正韩尚书就没有顺着自己的时候。

“不用管韩尚书,想要参与的人员报个名,不报名那就不修啊,到时候今年就不补了,明年再说了”

工部官员已经习惯了四皇子的突然行动,全部学会了淡定面对现实。

不过像这种好事为什么要受冻呢,除了韩尚书的心腹官员,大多数的官员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大多数的官员原来不愿意搭理四皇子,也是不愿意陷入麻烦之中。

随着四皇子强迫性质的加入工部官属的日常生活,也没有强迫大家必须效忠于他。

工部官员们有一部分慢慢是认可四皇子的管理,但是只限于公事,绝不是提头效忠。

拥有了唯命是从的效忠者,以及大多数的官员就像对上司一样的态度,官员们现在就是也听韩尚书的话,同样也听四皇子的话。

仅仅是变化,就已经可以让四皇子刘熙发放命令,立刻就有人去办了。

四皇子发话,工部的官员腾出地盘让工匠开始重修官属。

叮叮咣咣

工部官署附近也有其他的部门官员,听着这嘈杂的声音,就一阵阵心慌。

心慌过后则是很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工部这是要搞什么事

“杨御史,您知道工部是在干什么吗您不去看一看吗御史不应该什么都了解吗。”

一位头发日渐稀疏,肚子圆滚滚,一脸猪头男,唐平乃是礼部六品官员,此时添油加醋的说道。

“唐大人如此好奇,不如自己去问一问吧。”

年轻的杨御史淡定的说道,身边没好人啊,谁不知道御史台和四皇子有间隙。

可不仅有这两位官员好奇,围观的官员们都很好奇,工部官属这又是出现什么事儿。

还有皇上已经吩咐了四皇子和大皇子一起干事,怎么四皇子不着急呢

四皇子不仅不着急,还有闲情逸致管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是不是太不把皇上的命令当做一回事了,赈灾民,博得好名声,如果去外地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糟糕的事情。

但是这是在京城,京城能乱吗不可能这世上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京城脚下了。

这就是皇上亲手喂饭,亲自送到手中的功劳,这都不抢吗

当官的人心思都黑,就这么一小会儿心思都转了十八道弯。

皇城,不仅有工部官署,不出半天的时间,整个京城都知道工部不知道在干啥。

有不少部门还在等着修官属呢,然后就发现工部不讲武德,直接插队,提前也开始修了。

四皇子折腾工部,乌烟瘴气,韩尚书再次受气

消息很快就传到有心人的耳中。

二皇子刘真直接在兵部摔了杯子,脸上带着一股怒气。

大马金刀坐姿很霸气,说话也很霸气,二皇子刘真忍不住的骂道“这老四真是民间来的,没有一点点锐气”

“就这么裸的将功劳全部都送到老大的手中还是说老四就已经投靠老大了。”

“呸,真是个没有用的东西”

二皇子刘真嘴里骂骂咧咧,灌口凉茶,然后直接把茶杯扔出去了,还是十分不解气。

身边的追随者纷纷的闭嘴,不敢说话,因为二皇子真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稍有不慎可能就要受到处罚。

都是混口饭吃,何必太较真呢,可不能逆着主子的性子。

二皇子能够破口大骂,三皇子刘端就比较有包袱,哪怕心中有太多的不满,也不会直接骂出来。

不过四皇子为什么不找事情他不一直挺能搞事情的吗

不过还是派出人去查看,老四是不是直接投了大皇子了。

如果真的是投靠大皇子,那大皇子手中的势力就更大了。

虽说工部很差劲,不是什么废柴部门,但是作为六部之一,工部同样很重要的。

“哎呀,本皇子的四弟,实在是太小胆,可让人如何是好啊。”

三皇子刘端貌似十分发愁,似乎在为四皇子鸣不平。

“三皇子说的对,可能四皇子来自民间,不知道此事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要不要派人去告知四皇子,赈灾民此事事关重要,可不能让皇上失望。”

立刻就有谋士出谋划策,为三皇子分担忧愁。

三皇子刘端满意的点点头,没错,他身边就是有这么多聪明读书人,很多事情就会得到解决。

负责看戏的永昌帝也觉得挺没意思,这老四不争不抢,直接拱手相让吗那太没意思了。

“这老四到底是个什么脾气该着急的时候不着急,这是在干什么”

永昌帝也摸不清老四刘熙的底细,不过就这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是最好的。

永昌帝饶有兴趣的想到,就是这种琢磨不透,让人看不明白的感觉,才是皇上应该拥有的本事。

让文武百官感觉到自己在生气,其实他内心中没有任何波澜,甚至有一些开心。

一直让文武百官摸不到头脑,皇上就是这么阴晴不定,琢磨不透,让任何人都把握不住。

谷太监假装没有听到永昌帝的话,反正永昌帝对四皇子的关注越来越高。

那对四皇子的态度也要变了,庆幸四皇子身边的小苏子是他的干儿子。

是时候交流一下感情了,毕竟是干儿子。

后宫,有人喜来有人悲。

慕容皇后当然得到了消息了,甚至是派人去给贤妃送了一些礼物。

毕竟和上元伯夫人不是很熟悉,看样子四皇子对上元伯一家人更上心。

“看样子四皇子挺聪明,是不打算跟大皇子争抢功劳。”

慕容皇后身边的嬷嬷自信满满的说道,语气中颇有一副四皇子你小子能识相是真不错。

慕容皇后心里开心,还是瞪了一眼口不遮拦的嬷嬷,嬷嬷立刻吓得跪在地上,不停的用手扇嘴巴。

“娘娘饶命,都怪奴婢多嘴了”

“行了,以后记住祸从口出,本宫作为皇后,身边的人怎么能知错犯错呢,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多谢娘娘饶命”

嬷嬷跪地求饶,内心更加确定一件事,那就是慕容皇后心情很愉快。

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轻拿轻放,慕容皇后身边的大宫女们也纷纷的出言赞叹。

不过都是一两句话点到为止,都不是没有眼色的人。

确实这种众所周知的感觉,让慕容皇后更加的开心,就连这些普通的宫人,都知道皇儿一定会成功了。

慕容皇后很开心,想了想,觉得还是打开库房,既然外面的人都觉得四皇子入了大皇子的阵营,那不如就直接坐实此事

“打开库房为四皇子挑选一些物品,送到大皇子手中,让大皇子多多的照顾四皇子,作为兄长照顾弟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慕容皇后仅仅说了几句话,就让人传达她的意思了。

上面的贵人一张嘴,下面的仆人跑断腿,立刻就有人出宫去办事。

大皇子刘靖此时此刻,正在户部,和户部的官员们准备本次的赈灾事情。

做的计划力求完美无缺,他要一炮打响,让民间都流传大皇子贤良的名声。

当接到母后派来的太监传递的消息,大皇子刘靖猛的一拍头,嘴里还嘟囔着“忘记了,忘记了,多谢母后提醒啊”

大皇子刘靖真的是将四皇子忘记在脑后了,一直将赈灾的事情放到了第一位,不过他也确实没有想让四皇子出风头。

负责传递消息的小太监则是笑着说道“皇后娘娘已经送了一批珍贵的贡品给贤妃娘娘,而这些珍品交给大皇子殿下,作为兄长照顾弟弟,也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大皇子刘靖恍然大悟,还是他的母后人狠啊,这是一箭双雕呀。

“又让母后担心了,儿臣万不该如此啊。”大皇子刘靖一脸羞涩,同时表示这件事就交给他了。

四皇子刘熙知情识趣,确实要比其他的弟弟,相比之下好多了。

“嗯打开本皇子的私库,为四弟挑选一些珍品,将母后送来的东西通通去给四皇弟送过去。”

对于一些用钱能买到的东西,大皇子刘靖看不上,并没有当做一回事。

不仅送了东西,大皇子刘靖甚至想过两天计划做出来之后,去找四皇子交流一下感情。

锦乐宫,贤妃看着皇后娘娘送来的珍品直接气炸了。

“太没用了,明明本宫将他生的位置这么好,刘熙去给别人当奴才,真是太没用了”

贤妃气的直摔被子,摔了一次还不够,她要向整个屋子摔烂了。

她就觉得刘熙太丢脸了,她是一个不会在后宫中跟任何女人低头的人。

自持自己的出身不比任何女人差,甚至得意范阳卢氏的嫡女的身份。十分高贵,不比公主差

就连皇后娘娘在她前也不敢摆大谱,现在她的儿子竟然投靠了大皇子,实在是太丢脸了。

难道以后本宫在后宫当中也要低皇后一头,不行不要

贤妃气急败坏的直接让人请四皇子入宫。

外边的风吹雨打都不关刘熙的事,他只是从弟弟林朗的手中,抢了一个工匠关小八。

将工部仅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进行了改造,根据情况的不同做了地炉。

四皇子所在的屋子做成了火墙,直接温暖附近的官员。

跟随着四皇子刘熙一同进入屋子的工部官员们,都舒心的发出一声唔好舒服啊

悲伤不会消失,只会转移,于是有人开心就有人悲伤了

明明大家可以一起受冻,为什么有人先暖上了

不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