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劫了曹操老爹 > 第11章 念头通达

第11章 念头通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劫了曹操老爹!

这时代搬了新家是要请邻居吃饭的,再不济也要往邻居家送些礼,以示友好。倒不是听了某人说学到的,而是此身原本的记忆,钟书此人呢,从小便没了父母,全靠邻里接济,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存在的记忆里,年少时最开心时就是乡里乡亲家中办事儿,因为每每这种时候,他能跟着吃到肉。

到了新宅之后,钟书便从之前曹嵩随车携带的食物中挑了些腊肉——那老头儿是会享受的,哪怕是行在路上,吃食也绝对的精致。

嗯……今天在阴府君家用的餐饭,是远远不及的。

挑了几条肥瘦相间的腊肉,他这宅院附近没别家,钟书便掂着去了对门的郭嘉家。

根据郭嘉说,这是当年起宅子时,临时建的庐舍,就是没想到时隔几年还能派上用场。

钟书来的时候见了,小虽小,但三个人住也是绰绰有余的。俗话有句啥,他记不太清,大意就是‘空旷的房子住久了人会出问题’,总之钟书觉得,这样倒也挺适合他们的。

叩门三通,郭嘉来的比上一次快多了,钟书留下了肉,顺便出于礼貌向未曾谋面过的郭父问了声好,便离去了。

没走两步,就听身后传来郭嘉的呼声:“文卿兄。”

钟书回过头,疑惑道:“有什么事么?”

郭嘉似乎憋着话,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样子,稍往前走几步跟上钟书,深吸一口气道:“弟冒昧,有些话想要和文卿兄说。”

“哦?”

钟书当即便生了些好奇心,便问道:“嘉弟有何要说?”

现在他也不管那么多啦,你郭嘉管我叫哥,那我就管你叫弟,算起来还是我占了便宜那!

说不得以后在郭嘉的传记中就会提这么一嘴——长社钟书者,嘉常以兄视之呢。

“弟……”

郭嘉张了张口便没了动静,钟书笑了笑,说道:“你我一同走走吧。”

此时天色已晚,雪白明月照在大地,微光在雪迹上折射,倒也能视物。若是有诗才的人,说不得就要吟诗一首啦。

钟书倒也没有催促郭嘉,只是在月下漫步雪间,虽无雅才作诗,但也觉得颇有一番意趣。

良久之后,郭嘉开口了:“文卿兄是欲往雒阳为官耶?”

钟书一愣,心说这事儿我谁也没说呀,怎生地你就知道了呢?稍微想了想,估摸着就是丁震那小子说的。

他不说出去,就是不想别人来问——诶,你到了京城做的是什么官?如此便不大好回答。

不过既然郭嘉知道了,倒也没什么,毕竟还年轻,没经过什么事儿,也没遇过太多人,可能脑袋聪明,但至少现在没让钟书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然也。”

“弟冒昧言之,文卿兄若觉得不妥,还请勿怪。”

钟书摇了摇头说无妨。

“弟以为,文卿兄此行为官,不妥。”郭嘉深吸了一口气,在钟书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迅速地补充道:“一则是雒阳时局不稳,朝中党争尤为激烈,依弟之拙见,不出两年朝中必乱!”

钟书一听,眼皮子跳了一下,心说你丫的是什么妖人呐?

他知道因为他是穿越者,但这郭嘉为什么能知道?这就很没有道理。难道说真有那种,不出毛驴而知天下大事者?

于是他就问了:“何以见得?”

郭嘉继续说道:“宦官蒙蔽天子,操持宫中内外大权,因此朝中上下吏员怨声载道,

不满宦官者多矣。而弟又从族兄口中得知,四世三公的袁氏正到处拉拢故吏门生及有识之士,设计欲铲除宦官。

而兄欲去雒阳为官,是必会卷入其中,进则难,退则为时人所讥讽,倘若不慎……”

下面郭嘉没说了,但钟书知道他要说啥,倘若不慎,站错了队,便会身首异处是吧。

这他当然知道,所以说呀……他才打算拿钱买个太守当,先远离权利中心,手中还得掌着些兵,这才能让他在乱世中有些安全感。

不过眼前郭嘉倒是实实地令他有些意外——本来钟书以为他还是没长大的小孩儿,阅历什么的还是远远不够的,没想到竟是有见识的。

倘若钟书不是穿越者,自觉见识没郭嘉这么远。

于是便问道:“倘若你是我,当如何做?”

郭嘉见钟书没生气,便松了口气,他摇了摇头:“弟不往也,或等局势底定、或等局势更乱,前者可保太平无虞,后者虽冒险,但搏成了便可成定乱之功业,所谓富贵险中求,正如是也。

反观此时,局势不上不下,难有作为,不若蛰伏。”

钟书差点儿就一拍大腿,说‘奉孝言之有理’,但回过头想想郭嘉没有成年,还没有表字呢。

“言之有理。”钟书颔首微笑,然后指了指自己道,“然我并非任职雒阳。”

郭嘉愕然,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差说一句——你是来消遣洒家的么?

钟书停下脚步,伸手握住郭嘉的手,恳切道:“兄欲召弟入幕中,可愿来么?”

啊呀,没想到今天与宴、阴太守对他说的话,现在就能用上啦!

本来呢,钟书没想着争霸天下的,但郭嘉一席话语,虽然说的不是一回事儿,但也让他想通了。

之所以想着买来一郡太守,混日子等事态稳定些然后找一靠山,安稳度过一生的,究其原因便是如今天下的局势不上不下的——朝中,刘宏还没挂呢,何进、袁绍还没和宦官们掐起来,朝外,黄巾已然被平定多年,偶生小乱但影响不大。

换句话说,刘宏只要不死,其他人就算想跳也不大能跳的起来。

除非刘宏死了。

但……可不就是快死了嘛!虽然不知道还差几年,但肯定没两年好活啦!

所以钟书想通啦——我在外边当太守,一边积蓄力量,一边等着皇帝驾崩,到时候乱世开幕,咱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

最次照郭嘉说的,也是钟书之前想的,等地方平定下来,直接发起投降,可保太平无虞;敢搏一搏,说不定就能成定乱之功业!再或者说,勇一点,直接站上历史的舞台,和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几颗明星同台较计。

大略知道三国史的钟书也不见得怕他们呀!

但……需要人手,尤其需要智谋之士在一旁出谋划策,而眼前这位郭嘉、郭……,虽然年幼,但智力肯定是这时代比较拔尖的那一批人。

所以钟书就说啦,我想召你当我的宾客,你可愿意来?

他倒是想虎躯一震开启一番长篇大论说天下要乱成一锅粥云云,但想来有些不切实际,因为还未发生,说出来反而令人觉得虚妄,倒不如真诚些。如刘备访诸葛亮,说‘先生不出,奈苍生何?’。钟书虽然没说得那么夸张,但也算是比较真诚啦。

郭嘉本来就没反应过来,听这话更是一愣:“兄谓…何也?”哥啊在说啥呢?弟弟有点没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