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劫了曹操老爹 > 第42章 忽闻贼频起

第42章 忽闻贼频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劫了曹操老爹!

又十数日,高邑方面承诺的辎重,已然秘密送到了卢奴处,其中包括刀二千柄、矛二千杆、甲胄三百具、弓六百张、弩五百具,战马五十匹,车若干。

钟书当即作书让负责人带回,感谢王芬不提。

不得不说,王芬出手也是颇为大方,大方到钟书都觉得有些羞愧了——但羞愧归羞愧,他不能把自己的前途甚至身家性命给搭上去。

但终究是受了此公的恩惠,钟书就寻摸着,当然如果王芬败了,他愿意效仿曹操故…后事,赡养其妻、子。

将这一批军备送至武库,钟书便回到了署中,没多大时候,就听有小吏传报,说是外头有人来提前通传:“言有天子使至了卢奴南郊,叫府君往去迎接。”

钟书听罢还一愣,心说刘宏那货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派人来啦?

心里边纳罕着,边叫上署中要员,一同起了车仗去了卢奴南郊。

到地方一看,天使竟然还是个熟人,就是之前帮忙带钟书往张让宅邸的小黄门许昆。

两人见面,许昆不由唏嘘道:“时隔数月,又见钟府君尊严。”

昔日在宫城外的白身摇身一变成了二千石地方国相,而他还是宫中不受宠的小黄门,干这种跑腿出力不讨好的活。得亏对方还算是故人,要搁个清流士人见了他定然是要甩脸色的。

钟书一见是许昆,心知这一位是好说话的,当即就凑过去问啦——天子遣你过来,是为了何事呀?

许昆笑了笑道:“好事。”于是就把刘宏在南宫盛赞钟书是肱股之臣的事儿说了出来。

一说钟书更是满头雾水,问过之后才知。

哦~~星象官说天象有变,建议刘宏举至孝以避免不详。恰好他刚往雒阳那边举了个孝廉过去,属于是机缘巧合了。

又至国相署,许昆乃宣诏曰:“诏曰:‘去岁兵燹,民多流散,又有大雪严寒之灾,北州是也。先有贼纯、举之叛,又有黑山贼发,中山尤甚。时星斗异位,谴告将至,政乱在予,仍获咎征。其令大司农绝今岁中山国调度征求,及前岁所调未毕者,勿复收责。’”

啊呀。

钟书听了诏,不由喜出望外。

刘宏这诏书虽然写得颇为晦涩难懂,但他还是听明白了大概——说是你中山国前岁不是受了灾嘛,朕还要收你们的赋税,此朕的谬误也,于是天象示警,就令大司农今年别再收中山国的赋税啦,去年也一起免了罢。

接了诏书之后,钟书给许昆在传舍中安置好,就召集众人在署中,商谈此事。

刚才宣诏时,几位紧要人物都在身旁听着呢,自是不用复述。

田丰便提出建言:“府君可遣吏员往治下诸县,悉使诸县令长知之,凡有私立名目收调税项者,皆问责。”

钟书颔首道:“某正欲办此。另…可使国民尽知之,凡有父母官割剥百姓者,皆可上言至国署。”

众人称:“善。”

中山国有口六十万,这些人的赋税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朝廷免了去岁加上今岁的赋税,当真是缓和了不少的压力。

钟书又交代了一些事项后,便打算散会,就见荀攸嘬着嘴低头眼观鼻、鼻观心,和荀攸交往这么一段时间,钟书也算是摸清楚了,荀攸这是有话要说啦!

但此君为人慎密,是那种不爱在公众面前说大事儿的人,就爱和领导说小话。

钟书一看了然,散会之后便去找了荀攸,问道:“公达有事要与某说乎?”

其实他不去找荀攸,

荀攸也会找他,就见荀攸点了点头,从一小摞牍板中挑出最上面的那块递给钟书,并言道:“郭公则遣人送书至。”

在有了荀攸这位秘书之后,钟书的工作就清闲了许多,治下署中凡有事务,可由荀攸先遍览,事务不那么紧要的他直接就处理,要紧的事儿呢他就单独拎出来,报告给钟书。

“咦……”钟书一听也挺颇好奇。

这郭公则,是否有些……

怎么到哪里总能给他整出点儿大新闻来。

接过牍板一瞧,还真是大事——郭图现在行县进度已经到中山国最西北的广昌县了,然后呢就在广昌县见着挺多流民,一询问之下得知,都是从并州太原郡那边儿逃难来的,说是黄巾余党寇掠太原,致使百姓流亡。

流民太多,郭图估摸着可能就有个大几千人,他自己决定不了,广昌县长现在也有些不知所措啦,所以上报钟书,询问该怎么处置这些流民。

钟书一拍大腿,心说正好,然后就和荀攸说:“公达可速作书往广昌公则,令其县长妥善安置流民,如某在卢奴故事,并说免租赋事。若彼不能办,可令其将流民运至卢奴。”

郭图倒也很懂,他估摸着就觉得此事干系甚大,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钟书的官声,所以就在在上报给钟书的文书中,说他要在广昌县停个几天,专等钟书回话。

荀攸得到钟书答复,也没急着作书,随即又从刚才的牍板中挑出两片来:“新市、上曲阳皆有书报,言有流民自常山国来,又言黑山贼陆梁常山,恐复攻彼二县,故遣书请府君知悉。”

完事了,荀攸又提了自己的看法:“流民可从卢奴府君之政,然黑山贼不得不防,此时开春,正值春耕之时,但遭寇掠便会影响秋时收成。”

“赵子龙……”

荀攸正说着,就听钟书忽然念了个人名儿出来,不禁疑惑:“府君何谓也?”

钟书连忙摆手,说没事,又作询问状:“公达有何教我?”

其实刚才荀攸一提到常山国,钟书就想到了那位猛将兄了,之前他一直忙于国中内政之事,武事那根本就没闲暇去管,现在开始整备军事了,开始困扰于手下无良将,乍然又听到常山……

钟书忽然就想起来了,赵云就是常山真定人氏,这会儿赵云还没跟着刘备呢,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去投奔公孙瓒。

可先遣人往寻之。

思绪至此,荀攸出声道:“可使彼二县,乃至于中山边县,严加防守,使县尉率县卒每日于城外出巡,但有贼发即刻上报,府君也需整备军事,但有贼发,可往之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