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到宋末成为岳飞师叔 > 第17章 燕京城

第17章 燕京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宋末成为岳飞师叔!

郭药师并未在燕京久留,稍微整顿了一下后,就率军南下了,连张刘二人遗留下来的那一万多的常胜军也顾不得去整编,留给了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的命令很明确,让他带“本部亲兵”,他自然知道,这个是完颜宗望在告诫他,别对张刘二人的手下有什么想法。

完颜阇母白河一战,死伤惨重,当时就有点心灰意冷,后来和完颜宗望一番彻谈后,他很干脆的把手中全部的兵都给了完颜宗望,自己只留了几百的亲兵。

完颜宗望将这一万多常胜军打散,补充到金兵之中,这下东路军的人马,哪怕不算郭药师那边的人,也重新恢复到了四万多人。

整编完毕后,完颜宗望略微休息了两天,也带着大军离开了。

倒是完颜阇母留了下来,驻扎在燕京城中,名义上是帮前线调配粮草保障后勤,事实上诸事不理,整天只是饮酒作乐。这位才三十五岁的女真贵人,似乎以这样一种方式,宣告了自己远离金国最核心的权利漩涡。

经过半个多月的动乱,燕京城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林渊的伤也基本上没有了大碍,还有几个伤的比较重的地方伤疤还没有完全脱落,但是已经不影响他的行动了,所以这天下午,他难得静极思动,想出去逛一逛。

穿越过来也一个多月了,他还没有好好看过燕京城呢。

留了晁清在家,他带了焦田和王厉出门了。

有点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对于金兵的统治,燕京的百姓显得很淡然,似乎并没有太过抗拒。

但是他想了想,感觉也还是能够理解。

郭药师投降金国,对于宋朝自然是一个大大的噩耗,但是对于燕京城的百姓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给他们免去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兵灾。

后世金世宗曾经有段名言,“燕人自古忠直者鲜,辽兵至则从辽,宋人至则从宋,本朝至则从本朝,其俗诡随有自来矣!虽屡经迁变而未尝残破者,凡以此也。南人劲挺,敢言直谏者多,前有一人见杀,后复一人谏之,甚可尚也。”

什么意思呢?他是说,燕云那边的人,基本上都是没骨气的墙头草,辽人来了就跟着辽国,宋人来了就跟着宋国,金人来了,就跟着金国,这种诡诈善变的习俗是天生的,这也是燕京为啥历经多次战乱,但是都还好好的原因。还是南人(指宋朝那边投降过来的人)骨头硬,他们是真的敢直谏死谏,杀了一个,又来一个,这个性格还是很厉害的。

他这话有点不中听,但是确实也没有说错。

燕京在短短的几年中,由辽而归金,由金归宋,没两年又重新回到金国的手里,比郭药师易主还频繁,也是命运多舛。

对于燕京城里的大部分人、哪怕是对在燕京城中占了绝大多数的汉人来说,什么国家存亡,民族大义,他们是不懂的,也没法懂。

他们是无根的游子,是乱世中的浮萍,是游荡了一百多年的孤魂野鬼。

——自朱温篡唐,开启五代十国后,燕地就被北方各民族轮番统治。后面后晋石敬瑭更是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的辽国,一直到前两年宋朝才从金国手中将燕京赎回。

且不说前面的几个朝代更替,光契丹人就已经统治了燕云一百八十余年!

一百八十余年不沐王化、不受汉恩。

最后一批有热血、想回归汉室的汉人,已经在郭药师、杨可世率军奇袭燕京府的时候,

举兵响应,被萧干杀了个干净。

——事实上,这种人也不多了,当时起兵支持的,也只有寥寥几个,甚至其中有多少是真心想回归的,又有多少是看好宋朝能灭亡北辽、统治燕京而进行政治投机的,谁也说不准。

剩下的这些人,不管他们之前的种族是什么,是沙陀人、契丹人、奚人,还是汉人,又或者是其他什么民族的人,到现在,也不过是一群挣扎着想活下去的可怜人而已。

他们现在不是辽人,也不是宋人,但是也不觉得自己是金人。他们不在意是谁来统治他们,只要能够对他们好一点,他们便会衷心拥戴。

金兵进驻燕京城中后,前面两日中大家还战战兢兢,店铺都不敢营业,生怕金兵会乱来,但是过了几日,发现金兵并没有大肆劫掠的时候,又陆陆续续都开门了。

此时的燕京城,显得还是挺繁华的,尤其是还有大半个月就要过春节了,街上游人不绝。

当然,这也有刘彦宗向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献上《破宋十策》的原因,这《破宋十策》中,就强调了要金兵善待降卒、降官、降民。

林渊逛了半天,也买了不少东西,他闲着没事,也大概算了一下一贯钱相当于是后世的多少钱。

最好的办法是按照粮食来算,而粮铺中的新米,现在大概是一贯钱一石,陈米会便宜点,五六百文。

为啥差别那么多?那是因为宋朝此时的一贯钱,只有七百七十文,并不是一千文。

宋朝一石换算成后世,差不多是六十公斤左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后世中,普通大米一般是两三块钱一斤,就算三块钱一斤吧,那么现在的一贯钱相当于后世的360块钱左右。

当然,后世物品极大丰富,尤其是粮食这种东西,一来托袁老的福,产量要比现在多的多,二来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东西,国家是有补贴的,所以价格来说,相对要便宜点,真实价格应该要贵一点的。所以一贯钱应该相当于四百多五百块钱左右。

换算下来,一文钱也就是差不过相当于一块五毛钱。

然后他核实了一下其他的物价,感觉这个换算应该是差不太多。

比如他刚刚逛了一个文房四宝的店,他看了一下,一个好一点的砚台大概也就一百文左右,便宜的还有几十文的。已经裁剪好的纸张,两文钱可以买十张,笔也不贵,最便宜的羊毛笔只要五文钱一管,更好一点的也有十几二十文的,墨也不贵,两百文钱就可以买一斤。如果只买一条墨,只要几文钱。当然,这些都只是普通的那种,不是名家所制。

这么说来,他手中的那一千两银子,就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多万了,林渊想到这个心中就是大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林渊带着两个小家伙顺着大街一家一家逛了过去,两边店铺中的商品琳琅满目,这让他看的格外的兴奋。

很多以前只能在书本上网络上面看到的物件,如今活生活的呈现在他的面前,让他大开眼界。

不过,感觉吃的东西比后世少太多了,至少是对于平民来说是这样的。哪怕不去下馆子,后世各种小吃、烧烤,零食,亦比比皆是,只恨自己胃口太小钱太少。但是在这里,普通百姓吃的起的基本上就那么几种东西,不是炊饼就是馒头包子。

街边馒头包子这些,基本上一文钱一个,相当于一块五钱一个,炊饼贵一点,两文钱一个,三文钱可以买两个。

林渊买了几个葱油饼,这个比炊饼馒头又要贵一点,五文钱一个,他吃了两个,剩下的都给了两小只,两个小家伙吃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焦田和王厉的父亲,原本都是张觉麾下的将领,两家平时走的就比较近,算是世交。后面张觉起兵,被完颜宗望镇压后,两位父亲都在乱军中被杀,尸骨无存。王厉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焦田的母亲带着只有十四五岁的他们逃到了燕京城中,寄居在一个破庙里面,靠着帮人打打零工,做一些浆洗缝补的针线活将他们艰难拉扯大。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她那点微薄的收入,怎么能够养活正在长身体的两个半大的孩子?只能从自己嘴里抠出来给他们吃,最终有一天,她饿的头晕眼花,失足掉进了河里,淹死了。

被人救上来后,她早已经断了气,还好有个好心人见他们可怜,送了一副薄棺材将她收敛好埋葬下去了。

但是她这一死,两个小孩子完全失去了依靠,在燕京城中只能靠乞讨度日,饥一顿饱一顿,幸好最后被郭药师收进了军营之中,不然他们未必能够度过这个冬天。

王厉比焦田要大一岁,向来以哥哥自居,心眼也比焦田要更多一点。他发现林渊要走后,是三个人中最先开口央求林渊带着他一起离开的。他知道林渊人好,心肠软,本事又大,最重要的是,林渊手里有钱,拿了一千两银子的赏金,能养活自己两兄弟!

他这注确实押对了宝,虽然平日里两小只都是以家仆自居,但是林渊乃是来自后世之人,没有什么家仆的概念,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弟看待,吃穿用度,基本上没有少过他们。

跟着林渊的这半个多月中,是他们觉得从母亲走后,最幸福的日子。

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林渊没事的时候,会教他们读书写字!

焦田还好,心比较静一点,能认真读下去,但是王厉就不行了,每次林渊教他读书,读不了几行字,他就昏昏欲睡,宁可被林渊罚去站军姿,真的是十足的学渣一枚!

不过总体来说,两小只觉得日子还是过的很幸福的。

几个葱油饼吃完,两小只吃的一嘴的油,他们满足的舔了舔嘴唇,感觉葱油饼真的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了。

林渊摇头笑了笑,抬眼看到街边有个成衣铺,顿了顿,转身走了进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