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抽奖抽到一座岛 > 第25章 海钓专区

第25章 海钓专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抽奖抽到一座岛!

行舟岛接二连三地出现海滋,游客们的反应已经没有第一次看到海滋的那批游客那么惊诧了,但这奇妙的一幕还是让他们驻足观看了许久。

第一次出现的海滋画面是深海里的抹香鲸群,第二次出现的画面是南极的企鹅,这次亮相的却是让梁颖等人觉得非常眼熟的绿海龟。

两只雌海龟在海底啃着海藻,海藻里有两条小丑鱼游了出来,但绿海龟们完全不为所动,只安静地吃着自己的东西。

另一只雄海龟在不远处追逐着小鱼,没一会儿就靠近了雌海龟们。已经产卵、个头又比较大的雌海龟似乎不愿意雄海龟的靠近,它放弃了进食开始往反方向游动,没一会儿就浮出了海面,龟壳微微高于海面,露出了两个鼻孔来呼吸。

梁颖等人忽然朝保护区所在的那片海域看去,没有近视的人很快就看到了那浮在海面的龟壳。

在岛上驻守的执法支队队员也看到了海滋,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些画面是什么情况,只沉浸在录像中。

舍长惊喜地道“它产了卵后没有离开”

越来越多人发现了海面的绿海龟,给海滋录完像又开始给绿海龟拍照录像。

执法支队的队员终于察觉到了异样,他拿出望远镜,也在海面上找到了绿海龟的身影。不过绿海龟只是出来透透气,它很快又沉入了海里,而海滋消失,众人也失去了它的踪迹。

和兴奋的游客不同,执法支队的队员很快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给潘队打了电话,说“队长,那只绿海龟,不,或许所有的绿海龟都没有离开这片海域,我担心渔民知道后会来这边偷捕。”

潘队立马将这件事上报。

上级也没办法,总不能将绿海龟给赶跑,这不是侵入它们的活动区域了吗

所以他只能让巡护人员多来这些区域巡视,注意提防偷偷出海捕捞的渔船。

李瑶林倒是不担心这些海龟,只要它们仍待在她设的禁渔区里,那无论多么密集的捕捞都是抓不到它们的。

文旅部门的领导听到了这则消息,沉吟片刻,跟渔业部门的领导通气,说“如果只是一两起,这或许是巧合,但绿海龟频繁出现,而且放生了还给游回来,可见它们相当认可行舟岛附近的海域环境。

“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向来提倡绿色旅游,如果能让它发扬下去,继续下去,那将会是我市旅游业的一个很好的招牌它给我们的绿色旅游主题了很好的经验和案例,我建议设立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站,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海里游的,都要保护起来”

于是周一的时候,李瑶林接到了文旅部门的电话,邀请她去开会,商讨关于设立保护区或保护站的相关事宜。

虽然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但如果行舟岛能得到政府的旅游项目扶持,那肯定是好事一件,她也应了下来。

结束了两天一夜的海岛之旅,回到家的舍长沈思丽将她拍的照片都导出到电脑里边整理了起来。她从中挑选出了十几张发给了她爸“爸,你猜这是哪儿”

她爸工作繁忙,不一定能及时看到这些照片,她没打算守着等回复,结果她刚准备做自己的事情去,就听见了手机有提示音。

她爸回她“行舟岛。”

“爸,你怎么知道的”

“看到你的朋友圈了。”她爸问她,“为什么要特意跟我提起这里”

“你这么多年没回来,不知道老家都有什么变化了吧”沈思丽想了想,将她在行舟岛上的所见所闻精简了语言后告诉了她爸。

她爸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你是想让我在我们杂志的最新一刊上出一篇关于行舟岛的文章”

“对啊,你们杂志不是旅行类的杂志嘛,我觉得行舟岛很符合你们杂志的主题嘛”舍长道。

她爸问“我们的杂志除了风景,更重要的是人文故事,行舟岛有什么值得写的人文故事吗”

说到这个,沈思丽的话可就多了“怎么就没有了”

她爸难得有耐心听她把话说完,但也没有这么轻易地被说服“如果有好的景色和故事,我们杂志是肯定不会错过的,你就别操心了。”

“爸是决定去行舟岛一趟了”

她爸没有给准数,但沈思丽觉得他八成是默认了。

她爸是国内知名旅行杂志出发我们的旅行的副主编,可惜现在新媒体兴起,纸媒逐渐没落,很多人都通过网络来了解信息了,杂志的销量也是一日比一日低,她爸负责的杂志虽然没有休刊,也与时俱进地弄了电子版,但原本的周刊变成了月刊,投稿的人也越来越少,稿子的质量更是逐渐下降。

为此,她爸不得不时常亲自撰稿,为了取材还得到处跑。

如今行舟岛就在老家门口,它是如何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完成从垃圾岛到美丽海岛的蜕变的时常出现的海滋到底是人为的还是神秘力量为什么同一座海岛,沙滩的沙子构成却不同

这里面有太多让人好奇的故事了,她不相信她爸没有探寻岛上秘密的兴趣。

如沈思丽所料,她爸沈主编确实对行舟岛产生了兴趣,不过并不全是女儿的缘故,主要是他周六那天晚上看到了电视台的新闻,并且听说政府打算建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站。如果建成了,那么行舟岛也将会是站点之一。

一座曾经堆满了垃圾,海上满是漂浮的海洋生物尸骸的荒岛,年轻的岛主经过了怎样的努力、通过怎样的手段才将它打造成能让野生的绿海龟主动选择在这里生活的宜居岛

目前为止,行舟岛的岛主身份依旧神秘,网上并无她的照片,更无人有幸采访她,了解岛上的秘密。所以如果他能拿到第一手资料,揭开行舟岛的神秘面纱,何愁杂志卖不出去

很快,李瑶林就接到了杂志的采访邀约。

想到自己要暴露在镜头之下,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沈主编没想到她会拒绝得这么干脆,便问“能冒昧地问一下为什么拒绝吗”

李瑶林实话实说“我不太想出境,这会影响我的生活。”

周六早上电视台的记者过来拍素材时也不是没拍过她,不过跟对方沟通过后,摄影师表示会将拍到她的画面剪了。

果然,新闻播出时,亮相的基本是接受采访的潘队,她接受采访那一部分画面对焦的是海面的海鸟及白色沙滩的游客。

沈主编松了一口气,他纠结了会儿,说“我们的采访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并不会未经过你的许可,拍了你的照片放上去的。”

李瑶林又说“还有件事,由于我们现在经费比较紧张,可能没多少广告费用可以给你们。”

杂志社的盈利模式除了靠卖刊物赚钱之外,大部分都是靠广告赞助,她现在也算半个商人,自然知道没有商人愿意做赔本买卖,所以对方如果想要她给赞助费,她可以给,但不多。

沈主编明白她的顾虑,说“你不用担心,我们的杂志并不是为了推销景点而创办的,也并不是所有介绍到的景点都会收赞助费。”

他们的杂志社其实是有官方的经费补贴的,因此有广告赞助费最好,没有的话也不打紧。

不用出境又不用给杂志赞助费,等于获得免费推广,这样的机会,李瑶林又怎么会错过呢只不过她最近有几个政府的会议要参加,只能将时间约在七月中旬。

这个时间在杂志出完当月的这一刊之后,沈主编也会比较有空,双方便定了下来。

挂了电话后,李瑶林美滋滋地想“连这么出名的杂志都知道了行舟岛,看来我这一两个月的努力没白费啊”

小人鱼“”

你纯粹是运气好,随便收留几个年轻人留岛过夜都能收留到杂志副主编的女儿。

对此暂时一无所知的李瑶林突然对自己的开发经营行舟岛大业充满了干劲。正巧系统提醒“海钓场”的人气值已经满1000,询问她是否要升级。

3级的白色沙滩除了沙子变得更细更白、海水更加清澈之外,还变得更适合海洋生物活动。

那3级的海钓场呢,又会变成什么样

李瑶林对此颇为期待,乃至于忘了那可能翻倍的运营成本,摩拳擦掌地道“升级”

“升级成功解锁海神市场海钓专区。”

海钓场3级升级建设中

人气值1004

污染指数101级污染

运营成本5000元天

李瑶林“等会儿,运营成本翻倍难道不应该是四千块钱一天吗,为什么是五千”

很快她就发现了跟白色沙滩升级时不一样的地方,不仅人气值没有了升级的阈值,还解锁了个新功能。

“海钓专区”

她打开海神市场,原本的货架上只有她已经买过的三个系统,但是上方多了个分类,写着“海钓专区”,点进去后发现里面是一些渔具、鱼饵等海钓用品,牌子都不是市面上常见的渔具品牌,而是极具海神假日a特色的“海神牌”。

李瑶林“”

原来海神比她更想赚钱

她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新的专区,直到3级海钓场升级建设完成,她无意中从钓客们的口中得知最近海钓场的情况有些诡异,他们最近的鱼获变少了,原本还以为是大批钓客涌进来,天天钓鱼,导致鱼情不好了。

后来才发现不是鱼情不好了,而是这些鱼成精了

它们成群地涌上海面,就跟一亩的鱼塘养了十万斤鱼似的。然而就算他们将鱼饵洒在了鱼群里,也没有鱼去吃,反而无视了鱼饵,去咬他们的鱼漂,好像在逗他们。

他们有人想直接抄网捞,结果还没下网,这些鱼就整齐有序地撤了,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钓客们“”

怎么觉得这群鱼又皮又贱

它们是故意来逗他们的吗

可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情况呀难道是新修建的钓台破坏了环境,导致这群鱼开始发神经

李瑶林“”

她想说,这群鱼或许不是成精了,而是嘴巴变刁了。

毕竟3级海钓场的鱼,那能是什么普通鱼嘛

她看了眼海钓场。

原本1级海钓场所拥有的钓台还只是长直如一条石桥的模样,后来2级海钓场则使得原来的钓台加宽加高了,又扩建成了t字型钓台。

现在的3级钓台又往外延伸了不少,成了个“中”字,可以容纳更多人在上面垂钓,而且水比较深,能钓到深海鱼的概率变大了。

事实上概率确实变大了,因为这些鱼就在钓客们的眼皮子底下浪,仿佛唾手可得,可谁曾真的得手

李瑶林拿出一块方方正正的虾砖,语气有些耐人寻味“要不试试这个牌子的精品饵料”

“这个牌子,没听过。”钓客老黎皱着眉头。

海钓一般用活饵,比如活虾和沙蚕等,不过也有专门用来海钓的饵料品牌,进口的比较多,但老黎用得少。

李瑶林拿出来的虾砖是用来打窝的窝料,里面都是南极虾,看起来和市面上的窝料没什么区别。

她又拿出了不少饵料“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饵料,你先试试,效果不好我给你退钱。”

老黎看了眼李瑶林拿出的饵料,有虾、沙蚕、蛤蜊、青鳞仔等,几乎将近海能钓到的鱼类都囊括进来了。

价格还比市面上的饵料高出了一倍,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海钓的成本增加了,但如果鱼获能跟之前一样的话,对他来说也是不亏的,只是比以前少赚几十元而已。

老黎决定试一试。

他买了两块15斤的虾砖和五盒55克的沙蚕,就回到海钓场去了。

小人鱼“,虾砖的建议零售价是三十五块,你卖七十块,这就是中间商吗”

李瑶林叹气“我从海神市场进货是要花钱的呀,我也得为咱们的营业额考虑吧”

小人鱼“你从海神市场进货价是二十块钱一份。”

李瑶林迅速将手机揣回兜里。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