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广盛原传奇清朝篇 > 第六回忠仆义主常居枣府楼 道号静仁修行真武庙

第六回忠仆义主常居枣府楼 道号静仁修行真武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广盛原传奇清朝篇!

上文书说到,韩进随着任方去拜访薛安,将薛安多年的眼病给治好了。另外呢,韩进说起来,他想在薛安居住的枣府楼村口的真武庙入住修行,薛安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韩进说:“薛伯父、哥哥,当年我在蜀山出家为道,一直没有起个什么道号,仍然用着韩进这个名字。现在我就要在这大同修道了,看来韩进这个名字,一时半会儿不能用了,我给自己取个道号,就叫静仁。今后,我就以静仁之名留在大同,在真武庙中修道。”

静仁这个名字,看似普通,但是薛安和任方都是聪明人,立刻就明白了:韩进起的这个道号,实际上是任进这个名字倒过来的谐音,二人点头称好。

正说着话,薛义进了屋子,问道:“老爷,中午咱们吃啥饭呢,另外任小先生和这个小道长,是否一块儿进餐呢?”

薛安一笑:“薛义,他们二人,当然不能走,中午就在这儿一起吃饭。今天呢,您把家里好吃的多准备一些,另外把我那坛窖藏的恒山烧酒取出来,我们几个人今天好好喝上几口。”

接着又说道:“还有,薛义啊,你对客人的称呼有点不对啊,你叫任小先生,是为了和任服远任老先生有所分别,但小道长这话说的就大大不对了。这位是我多年前结识的静仁道长,看着年轻,那是修道有成,其实呢静仁道长已经接近四十岁了,是得道高人啊。”

韩进也是哈哈一笑道:“无量天尊,贫道静仁,与薛伯父那是故交,修道十八载只把这皮囊保养的年轻了些,真正的道家法门却是一无所成。日后我要在村口的真武庙中修行,经常会过来拜访薛伯父,少不了会给薛义你添麻烦,还请多多关照。”

薛义听了这话,心中一惊,哦,这位小道士原来是老爷的老朋友啊。他跟随薛安住在枣府楼村十多年,从未见过此人。将近四十岁的人却长着个二十岁的脸,真是奇人啊!薛义马上施礼:“啊,原来是静仁道长,薛义不知您是得道高人,怠慢之处,还望道长海涵。”

韩进笑笑说道:“不知者不怪也,何况我也算不了什么得道高人。”

薛安又吩咐:“薛义,时辰不早了,你去张罗中午的饭菜吧,我几人再聊一会儿。”

薛义退出去,叫上婆娘二人去做饭了。薛安和任方、韩进又说了会儿闲话。不到半个时辰,薛义和婆娘就把饭菜端了进来。

薛义婆娘,厨艺还真不错:从玉河中捕捞的新鲜鲤鱼,经过红烧烹饪,看上起丝毫不比大同城里那些大饭店做得差。另外呢,还炖了一盆子香喷喷的羊肉;从菜园子里刚摘下来的青菜,一个炒了热菜,一个拌了凉菜,此外呢,还给搓了两笼子莜面窝窝。

饭菜摆在炕桌上,薛安就招呼薛义说:“薛义,你就一块上炕吃吧,静仁道长和任小先生也都不是外人。”

薛义连称不敢,“老爷,平日里蒙您不把薛义我当做仆人,偶尔您说一个人吃饭孤单,让薛义同桌吃饭,但这今天有客人,老奴怎敢上桌子呢。您几位慢吃,我和我婆娘就在外边去吃,您有什么吩咐,吆喝我一声就好。”

书中交代,虽说薛家把薛义当做仆人,送给了薛安,但他从来也没把薛义当奴仆来看待,只当是有个做伴的。再说这薛义这个人呢,为人老实本份,平日里对薛安那是恭恭敬敬,偶尔薛安说一个人吃饭孤单让他陪着一块儿吃,他也只是坐在一旁陪着,薛安催促,薛义多次才敢吃上几口。

薛安也不再多劝,由着薛义出去了。三人是把烧酒倒了出来,是谈笑风生,举杯共饮。

席间,薛安说起了薛义,对这个仆人那是相当看好,自己也是从仆人做起的,因为勤快而且好学,后来受到薛纶的器重,提拨他当了薛府大管家。这个薛义在勤快及厚道方面,和自己当年有些相似,只是没有读过书,所以一直也只是个干粗活的仆役。如今跟了自己,所以薛安一点也没把薛义当做仆人看待,

“我啊也没有有娶妻生子,我一直想着我百年之后,把这点家产留给薛义,但‘仆占主产’总得有个名份,薛义比我小七八岁,我原本想和他拜为结义兄弟,但薛义说什么也不肯。薛义有个儿子,今年二十岁了,我呢就把这孩子收为义子了,等我百年之后,好歹也有个给抬棺材、摔孝子盆的。”

虽然薛安把薛义的儿子收为义子,但薛义却并没有产生“父以子贵”的念头,更加感激薛安,对薛安的态度更是恭敬。可能有人说了,薛义这么做,无非是为了谋取薛安的家产罢了,而且仆大欺主的事儿也并不稀罕,只能说这个薛义,做人懂得感恩。

吃完饭,又安顿任方、韩进午休一会儿。一觉睡醒睡,三人一合计,觉得去真武庙的时候,任方就不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担心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牵连出当年的事情来。因此,只需薛安带着韩进过去就是了。

当下,任方辞别了薛安,先行回到普济堂。薛安简单收拾了一下,带着韩进,就来到真武庙。

说起这座真武庙,薛安是再熟悉不过了。想当年,真武庙翻新的时候,薛家捐赠过不少钱财,那时薛安还是薛府的管家,很多物资都是经过薛安之手,送到真武庙的。后来薛安住到了枣府楼,更是经常与观主清虚道长下棋,每年还要给道观里一笔不小的布施,算得上是真武庙的大香客。

这真武庙占地不小,除了大殿之外,两边各有十几间偏房。这么大一座庙,仅仅住着五六名道士,现在就算多加一个韩进,也只不过是再收拾出一间空屋子的事。

薛安、韩进二人进入真武庙,迎面走过来一位道童,十四五岁的样子,是观主清虚道长去年才收的一个弟子,名字叫三才。三才看见薛安,立刻跑过来,说:“薛老,您可是多日不见了。前两天,师傅还提起您,说您有段日子没过来了,正想着去您家里拜访,您今天这就来了。”

说着,三才又看了看韩进,说:“这位师兄……是和薛老一块来的吗,不知师兄在哪座观里修行?”

韩进还未答话,薛安说道:“你这小道士,话真多,就凭你,也能叫静仁道长师兄吗?快快让你师傅出来。”

话音未落,大殿中走出一个中年道长,此人身材高大,面目慈祥,三缕胡须配着红润的面庞,显得是仙风道骨,蓝色的道袍洗的有点褪色,但是却非常整洁干净。

这为道长看见薛安,一甩拂尘,口称道号:“无量天尊,薛老,今儿个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这么多天没见,老道可是有些想念啊。”

薛安笑道:“清虚道长,恐怕您不是想我这个糟老头子吧,是想着我给你观里的布施。看你还是穿着这洗得掉色的道袍,莫非是装穷,想让我再给你置办一件新的吧。”

清虚一乐,“薛老打趣了。老道我是穿习惯了,看你面有喜色,想来是有什么好事吧。”

说着话,掉头对三才说道:“还不去客房备好茶水招待客人,杵在这里,发什么呆?”

三才应了一声,咚咚咚跑去忙乎。

清虚上下打量了一下韩进,别人看韩进的相貌都觉得是二十岁出头,但这清虚却看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行了个稽首礼,说道:“这位道友,看来道法修炼有成啊,贫道眼拙,还未请教道友尊号。”

韩进急忙回礼道:“小道静仁,原本山阴人士,后在蜀山出家为道,修行多年,一事无成。这次回到山西拜访薛老,看到真武庙,忽然起心,想在真武庙中修行,还望观主许可。”

这清虚那可不是一般人,看到韩进就知道他是道法修炼有成之人,也不过多打问韩进的过往,当下说道:“静仁道友过谦了,道友能看上我这真武庙,是我观里的福气,我这就让弟子给道友收拾房间,道友日后就住在我这真武庙吧。”

薛安笑道:“原本我还想着凭着这张老脸,让你这老道把静仁留在真武庙呢。不曾想,你二人倒是挺投缘,没我老头啥事啦。另外,清虚道长,凭什么说是你这真武庙?啊?想当年翻新真武庙,我代表薛家捐赠银两的时候,你这个牛鼻子老道,还没来真武庙呢,如今,你倒是把这真武庙,还真当成自个儿家的了。”

要知这清虚道长如何应答,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