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广盛原传奇清朝篇 > 第十六回马总兵调任陕西平寇 王太医执管大同医政

第十六回马总兵调任陕西平寇 王太医执管大同医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广盛原传奇清朝篇!

上回我们说到,任仲行和李清化二人结伴赶赴京城,咱们暂时按下不表,接着我们还说说大同城的事情。

二月初九这一天上午,大同府的马芳马总兵夫妻和儿子马林、儿媳曹玉莲一家子,来到了枣府楼村外,当然了,如今已经叫曹夫楼村了,一家人先行来到曹夫庙祭拜了曹福的神像,自然免不了到真武庙中上香,一家人再次对韩进表示感激。

曹玉莲把怀里抱着的一岁多的儿子递给丈夫,然后向韩进敬了一个万福礼。这里说书人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什么是万福礼呢?这是我国古代女子的常见礼仪,寓意着祈福安康,动作十分典雅含蓄。万福礼是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握拳,位于腹部中央。右脚向后撤一步,两膝稍微弯曲,颔首低眉,微微伏身。

咱们回到正题,再说这曹玉莲向韩进敬了一个万福礼,说道:“玉莲再次谢过静仁道长的搭救之恩,只是从今之后,怕是与恩公见面的次数要少了。”

还没等韩进反应过来,马总兵取过一个红布包递向韩进,满脸真诚地说:“静仁道长,这是我马家给真武庙的香火钱,还望恩公代为收下。”

韩进接过红布包裹,嘿!分量可不轻啊,这得多少银子啊?韩进就有些纳闷了,这时,曹玉莲解释道:“静仁道长有所不知,我公爹迁职陕西,我夫妻二人不便跟随,过了年就要回河北老家了。”

韩进还未答话,马总兵的儿子马林说:“静仁道长,我们夫妻虽然离开大同,但此处既有恩公所在的真武庙,更有福伯庙祠,我夫妻不敢保证每年都回来烧香祭拜,但总会抽空回来的,日后孩子长大了,我们一定会带着他过来的,到时必定会再来看望恩公。”

韩进一听,明白了,哦,是这么回事儿啊。他微微一笑,就说了:“恭喜马大人荣升,静仁的师门本来在四川蜀山之中,当年路经大同,看到真武庙是个不错的修行所在,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几年前也算与马大人一家结了些俗缘,不过我近年也准备返回蜀山道门之中,你们再回到大同,恐怕也未必见得到我啊。”

马总兵说道:“马某也不算什么升迁,不过是去陕西镇压反贼流寇罢了,这战场之事,谁又能保证安全,好在马林结婚生子,我马家也算是有后了,我只盼着此次平乱之后能告老还乡,安享天年。”

顿了顿,马总兵接着又说道:“不知静仁道长何时离开大同,返回蜀山呢?”

韩进答道:“具体时间还未确定,待处理一些俗事之后,我就要走了,总之不会很久的。”

接下来,马家几人又和韩进说了一会话,之后起身告辞。临走之时,马总兵对儿子说道:“马林,你先带着你母亲和媳妇回去,我忽然想起些事,想和静仁道长单独坐一会儿。”

马林不知道父亲有何用意,但他也不敢多问,随即向韩进告辞后,和母亲妻子一起离去。

这个时候,房间里只剩下马总兵和韩进二人,韩进也不知这马总兵究竟有什么事和自己说,还要避开老婆孩子。他略一迟疑,就开口问道:“不知马大人留下,对静仁有何指教?”

马总兵没吭气,推开门看了看外边,确定没人之后,才说:“静仁道长,可知道四十年前大同有个叫韩进的人?”

韩进修道四十年,早已经做到了处变不惊,但是当他听到马总兵这个问话,难免还是一惊,险些站起身来,但马上又恢复了平静,不露声色地问道:“哦,不知马大人为何有此一问呢?”

马总兵看到韩进没有正面回答,知道韩进不愿意直接承认,也就不继续追问,而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哦,没什么。静仁道长,我听说近日太医院有一位太医,要来大同任职,主管医政。这位太医姓王,据说祖上也是大同人,他的父亲四十年前也在太医院任职,而且曾经和我们大同这位叫韩进的人,还曾经一起出使过朝鲜。”

韩进轻轻“哦”了一声,心里说道:“那天我和任仲行、李清化二人说,那张王两位没准儿有子孙或是学生,在太医院任职,看来真还是想对了。”心中想着,但是他依然不露声色。

就听马总兵继续自言自语:“那王太医的后人来到大同,想必会为难当年与韩进有关的任方一家,要是我还在大同,自然能为任家挡下这桩事,可是呢,我即日离开大同,而王太医从今后却一直在大同,虽说他不能直接找任家什么麻烦,但作为一个管理医政的官员,日后难免会给任家穿小鞋、找找茬儿。”

听了马总兵这番话,韩进心里明白:人家马总兵已经知道或者猜测自已就是韩进了。因为韩进对曹玉莲有救命之恩,人家马总兵想帮一下任家,但马上要调离大同,忙是帮不了了,现在给自己说这些,无非是善意地提个醒。

想到这里,韩进说:“我听说当年王太医伙同另一位太医,栽赃诬陷韩进,逼得任服远老先生把把他的义子韩进逐出家门,而韩进在朝鲜一直未归,不知生死……这王太医的后人又凭什么刁难任家呢?”

马总兵看着韩进,摇了摇头叹息道:“无论如何,假如一个被我爹认为是仇家的人,我也会恨他,即便我知道是我爹冤枉了他。唉,静仁道长啊,这或许就是人性吧。”

韩进道:“马大人,无论如何,不管您心里怎么想,贫道替任家谢谢您了。韩进出使朝鲜后,生死不知,但我听说陷害他的王太医二十年前在京城的一处勾栏内,酒后失足从楼上摔下来摔死了,可见因果轮回,必有报应。如果王太医的儿子到了大同,倚仗权势欺压任家或其他什么人,说不定也会出些什么意外。马大人,您说呢?”

这马总兵听了韩进的话,心中暗想,莫非这王太医意外身亡,还和静仁道长有关吗?咱们书中代言,这一点马总兵倒是想错了,实际上是朱英暗中出手,可归根结底也和韩进有关联,如果不是韩进,朱英也不会出手的。当然了,以韩进的能耐,如果王太医之子敢有什么坏招,那他出意外的可能性太多了。

韩进正在想着:马总兵如何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就见马总兵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起来的、颜色已经发黄的纸张,看样子有些年头了了。马总兵一边递给韩进,一边说:“静仁道长,去年,我们总兵府的库房搬迁,偶尔翻出一些陈年的旧物,我看着碍眼,就都给烧了,后来一想,这碍眼之物恐怕府衙之中也有,我找了个借口,进入府衙中保管文书的库房,果然也发现了几页,烧的时候留下了这么一张,现在就给了静仁道长吧。”

说完,马总兵起身告辞:“静仁道长当日救了我家媳妇,如此恩情,马某没齿难忘,你我日后有缘再见,告辞了。”

韩进接过纸来,也没有急着查看,向马总兵打了个稽首,说道:“马总兵一路顺风,贫道就不远送了。贫道再次替任家感谢您的好意。”

各位听众,要知马总兵给韩进的纸张上写着什么内容?咱们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