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千秋谋世 > 第三十六章 孰是孰非(上)

第三十六章 孰是孰非(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千秋谋世!

程瀛洲听了思卿的话,仍然道:“殿下的话,臣不大明白。”

思卿忽然一笑,“我知道了,你下去罢。”

入夜顾梁汾拿着思卿给的信去刑部南监附近找到了黄姓堂官,黄姓堂官把帽檐压得低低的,轻声道:“人今天从刑部移走了,你们再不来,我都不知道怎么主张了。跟我来。”

顾梁汾将信将疑,暗中握紧了剑柄,同这位黄姓堂官从僻静处走街串巷,一路来到城东。

顾梁汾问:“前面不是文昌宫了吗?”

黄姓堂官道:“刑部南监关不下,一部分转去了五城兵马司狱所,一部分在巡捕五营。跟我来。”

两人走到一处宅子前,黄姓堂官上前和守卫交涉了一番,招手让顾梁汾跟上。

“这不是巡捕五营啊。”顾梁汾有疑虑。

黄姓堂官道:“直接进巡捕五营太点眼了,这里有个廊子通过去。”

两人进了院子,院子里静悄悄的,左边果然有条回廊。沿着回廊往里走,竟是一处暗房。

顾梁汾问:“地道?”

黄姓堂官道:“你跟我来就是了。”

两人从暗房进了地道,走了两步,果然看见许多牢房,却都空着。

黄姓堂官打开一道门,给了顾梁汾一把钥匙:“人在里边,你快去,我在这儿望风。记着,你只有一盏茶的功夫,之后可能就会有巡防守卫过来。”

“不是说从刑部南监找个死囚替代,到了这里可怎么……”

“我自有办法,你快去。”

顾梁汾只好转身进去,谁知他刚走了几步,外面黄姓堂官打开的那道门忽然传来落锁的声音。顾梁汾一转头,外面已经空无一人。

时近午夜,月色极好。清溪苑里静悄悄的,思卿一个人立在池边望着月亮。

菱蓁凑过来问:“姑娘,还不睡?”

思卿问:“你想说什么?”

菱蓁道:“姑娘……您这样做不大好吧?”

思卿道:“你不知道,我哥打小最爱拆我的台,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能让我报复回去,我岂能放过?”

“可是这样实在是……”菱蓁忍不住道,“实在是……”

思卿叹道:“我这也是为了彻底断了他的念想,也是为了他好。”

菱蓁道:“您要是为了顾先生好就和他直说不行么?”

“我跟他直说他肯定不听我的,”思卿无奈,“我总不能找人把他绑了,让他没办法出门吧?”

“您这么做和直接找人把他绑了有什么区别?”菱蓁追问。

思卿叹了口气,“好姊姊,你可真真儿是我的天魔星。对了,现在什么时辰了?你去找老程传话罢。”

程瀛洲本与顾梁汾约定,倘若事成,在城东文昌宫附近的墙上留下记号。谁知入夜到了约定的时辰,顾梁汾的记号并没有出现。

程瀛洲焦灼地回到文昌宫附近的羽林卫所,卫所值夜的守卫躬身禀报道:“大人,有位姑娘给您留了一封信。”

程瀛洲打开信一看,面色大变,大步往卫所后面走去。

顾梁汾被莫名其妙关在了不知名的地牢,试了试黄姓堂官给他的钥匙也不管用,于是心里飞快盘算着有可能是哪些地方出现了疏漏。他心想程瀛洲出卖他的可能性并不大——思卿敢带出来见武振英的人,是她自己的亲信无疑。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思卿下了套,套住了自己。

顾梁汾被关的时候没有被搜身,这间地牢又没有守卫,于是他掏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开始撬锁。拗断了两枚银针后,锁终于被撬开。顾梁汾起身拍拍灰正准备溜走,忽然有脚步声传来。他连忙试图合上锁当做什么也没发生,结果方才有两枚银针拗断在了锁眼里,一时半刻锁竟然合不上。

顾梁汾正在着急,程瀛洲的声音传了来,“顾先生?!”

顾梁汾手里还拿着撬开的锁,勉强抬头不自然地笑道:“程大统领来了,那个……这个锁……”

“还真是顾先生,”程瀛洲没留意到锁的问题,拱手问,“顾先生没事吧?”

顾梁汾回礼,“我没事,”复笑道,“还是被她给看穿了?安排的如此周密……想必在程大统领来酒肆见我之前,她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程瀛洲一时不知道如何接话,顾梁汾又道:“今夜还是要多谢你。傅伯伯的事,我会另想办法。你也劝劝她,别非得把自己折进去。那你……”

程瀛洲道:“好,那我送顾先生出去。”

顾梁汾本来想问倘若思卿追究程瀛洲,程瀛洲该怎么办。可是转念一想,如若思卿非要追究程瀛洲欺上瞒下,自己也毫无办法,于是轻声叹了口气。

顾梁汾在文昌宫附近和程瀛洲作别,先回了城南武宅。吕叔见了问:“怎么样?人呢?”

“没成,”顾梁汾道,“吕叔,烦请您去接应的宅子请武老伯回来罢。”

武振英来的极快,甫一进门,顾梁汾就笑道:“被思卿看穿了。”

武振英连忙问:“怎么回事?”

“被她看穿了,”顾梁汾道,“我原本以为程大统领瞒不了她多久,所以我快点动手得手的几率就会大一些。谁知道她早就下好套了,等着我钻进去,还阴了我一把。”

武振英叹道:“现在怎么办?”

顾梁汾无奈道:“我也不知道,总不能去挟持端王家眷吧?”

第二天一早程瀛洲来面见思卿时,气氛十分凝重,思卿冷冷道:“你这般古道热肠,我给你出个主意,你们两个干脆冲进刑部南监劫狱算了。反正你身手好,他也不差,刑部那些人,还能拦得住你们俩?”

菱蓁连忙在一旁轻声道:“姑娘,别乱说。”

程瀛洲俯拜道:“请殿下降罪。”

思卿无奈道:“我知道,你心里面还是觉得自己做的没错。”

“臣不敢。”程瀛洲连忙道。

“既是不敢那就定个规矩,”思卿道,“下次再敢背着我行动,你就回城外神机营去,别再回来。”

程瀛洲只好应了。

思卿忽然问:“我想不通,此事是我的私事,你为什么堵上身家性命来帮我冒这个险?”

程瀛洲不答,思卿叹了口气道:“你去罢,最近京卫千万不能松懈。”

这几日过得格外漫长,晚间端王处仍没有消息,菱蓁遂问思卿:“殿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端王怎么还不松口。”

“他害怕安平郡王送来的这些人里有定藩眼线,一旦放人,对朝廷不利。”

“就算放人也会仔细审查啊?”

“你觉得定藩精心培养的暗探混在民人里,刑部能轻易审出来么?再说怎么算仔细?审出傅伯伯是余允和案漏网之鱼算不算仔细?”

“啊?”菱蓁一惊,“那您还支持放人,就让顾先生把傅老先生换出来不就得了。”

思卿道:“就算这次把人都杀了,定藩还是会通过其他方式向帝京投放新的眼线。不如放了,我们来盯梢。”

菱蓁想了想问:“这想法很好,您怎么不跟端王说?”

思卿反问:“谁来盯梢?”

菱蓁忽然反应过来,“您让露初她们两个去府军卫,是为今后好与定藩暗战?”

思卿道:“没错,这二年战事虽然顺利,却也不能松懈。前方安平郡王与英国公他们不大和睦,后方咱们与端王也不大和睦。定藩在前方战事上屡屡被挫,难保他们不会在暗处起其他心思。我们得做好准备,而且此番要盯梢,必须我们的人来盯梢。”

菱蓁轻声问:“府军后卫的事,您不希望端王知道,更不希望端王插手?”

“不错,”思卿颔首,“端王举荐了何守之,沈沅西莫名其妙就出了事,谁知道端王到底是不是和何家混到一处去了?除了我们自己,我谁都信不过。说起府军后卫的事来,要是江家姊姊在就好了。”

菱蓁叹道:“舅爷至今下落不明,这湘赣全境已复,也不知道……”

正说着,云初匆匆走进来道:“不好了,不好了,端王世子不见了!”

思卿连忙问:“怎么回事?”

云初道:“端王世子被歹人挟持了,跟着他的伴当不是被打死了就是被打晕了。端王妃听见了,急得晕了过去。端王派人请见殿下,说想让京卫帮忙找人。”

思卿连忙道:“叫老程来。”

菱蓁去了片刻,就把程瀛洲找了来。程瀛洲尚未行礼,思卿便道:“我问你,昨夜你去放人,我兄长说了什么没有?”

程瀛洲见她面色郑重,想了想道:“顾先生没说什么。”

“他就没说叫我等着,或者带报复意思的话?”

“没有,绝对没有。”

思卿面色大变,“不对啊,这不像他做事的风格。”

程瀛洲道:“顾先生就说了一句,说……傅老先生的事,他另想办法。”

“另想办法?”思卿面色大变,“好一个另想办法!菱蓁告诉唐鹏,叫他全力配合端王去找老十一下落。”

菱蓁试探问:“程将军去,不是更合适么?”

思卿摇了摇头,“老程去关防,我得再去趟城南武宅。”

思卿这次去武宅熟门熟路,这宅子并不大,正面有三间房,还有两间倒座灰房并两间厢房。思卿进了武宅后门,甫一下车,正好看到迎出来的兄长顾衡。

顾梁汾抱臂懒洋洋地道:“好久不见?”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思卿忽然大步上前,手持短刃,刀柄却冲着顾梁汾,“来,来,挟持我!你今儿挟持了我,别说是放了傅伯伯,就算是横行帝京也无人敢阻!还愣着干嘛!挟持我!”

顾梁汾莫名其妙,后退道:“你是不是神志出了问题?昨儿你阴我我还没跟你算账呢?今天莫名其妙来这儿闹什么!”

此时霞初和程瀛洲都听明白了,原来思卿认为是顾梁汾挟持了端王世子,想要挟端王松口。

上次他们兄妹二人见面时程瀛洲就在一旁,故而程瀛洲对他们兄妹二人的交谈方式有所了解。但是程瀛洲却没想到此番他们兄妹二人一见面就剑拔弩张起来,一时不知道要不要出言相劝。

此时武振英听见动静走出来,笑道:“思卿来了?这是怎么了?”

思卿不知道顾梁汾挟持端王世子时武振英有没有帮忙,于是含糊道:“您问他。”

“问我?”顾梁汾又后退了一步,“我怎么知道?伯父,昨儿的事就先不说了。方才我们一照面,她就拿着匕首,非要让我挟持她!您说说,这是什么道理?”

武振英还没反应过来,思卿盯着顾梁汾,觉得他不似伪装,于是问:“真不是你干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