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福气满满,农家媳妇美食致富 > 第156章 豆花(1)

第156章 豆花(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福气满满,农家媳妇美食致富!

柏叶街很冷清,铺子也不好租出去,也赚不到啥租金,故而在这里有铺子的人大都想把铺子卖了。戚满满要求也简单,只要宽敞、两间铺子连在一起,要是有个后院、有水井就更好了。江老三只介绍了一处,戚满满就看中了。铺子在柏叶街中央,铺子外面有两棵大大的柏树,两个铺子一样大,都是八十平,两个店铺打通,做成现代食堂的样式,墙边在照着奶茶店那样三面墙都做上长条桌,应该能容纳一百五十人左右就餐。M..两个铺子后面还有一个院子,院里有三间房,还有一口水井,宋长春打了桶水上来,不浑浊,是能吃的。江老三看戚满满神色就知道她很满意,笑道:“您要是觉得可以,我现在就带你去见铺子主人?”“我是觉得可以,但这铺子价格——”“哎哟姑娘您放心,我江老三经手的铺子、房子价格就没有高的。”戚满满笑着和他打了几圈“太极”,没摸出铺子的底价,但也咂摸出了这俩铺子至少要七八百两银。倒也不算贵,铺子和院子都是青砖、瓦片,这两样造价不便宜,他们在村里买房子就花了几百两,这里虽然没有家里大,但却是镇上。把一百文辛苦钱给了江老三,和他说好明天申时(下午三点)在这里见面后,戚满满几人就走了。“满满,你真打算在柏叶街开食铺啊?”方和瞻问道。“是啊,”戚满满一笑,“方叔对我的手艺没信心?”“倒不是没信心……”方和瞻看着冷冷清清的柏叶街叹了口气,“以前来这里买东西的人很多的……每次到这里来我都有些后悔当初开设北市。”“北市是给咱们老百姓行方便啊,这些街道又不许摆摊,要是没有北市,农家人全去南市卖东西,那南市也容不下这么多人啊。”方和瞻点了点头,“就是因为去南市的人太多,还发生过踩踏事件,我这才决意开设北市的,只是没想到……”没想到因为北市让曾经繁荣的一条街冷清了下来。“你到这里开食铺也好,”方和瞻想了想,笑了,“你手艺好,来你店里吃饭的人多了,这条街说不定就又热闹起来了。”“方叔,你可别给我加压力啊,你这说的我都不敢来开店了。”方和瞻哈哈一笑:“满满,我很相信你哦。”戚满满:……我谢谢你的信任啊。和方和瞻又聊了会,回村差不多就到晚饭时间了,戚满满让长冬去喊了苗婶子和李紫云过来吃饭。李大树求学心切,虽然天色晚了,还是让宋长春教他认字。李大树以后主要负责采买还有谈生意,宋长春先教了他认自己的名字,让后拿了仓管本子教他。仓管本子上字不多,就是黄豆、花生这些,主要还是算术。李大树对算术很感兴趣。就这么会时间,李大树字没认几个,仓管本子上的几批购货倒是算得清清楚楚。吃完饭

后李大树还想学,被苗婶子拉回家去了。“长春他们晚上还要包料包呢,你明天再来学也一样!”李大树拿着笔墨不舍地离开了。包料包的时候戚满满把要在柏叶街买铺子的事和家里人说了,大家都很支持,李香芹和沈小梅各拿了一百两的银票给她。戚满满不想收,被李香芹一句“娘的心意”堵了回去,最终把两位娘给的心意收了,心里暖乎乎的。第二天赵厨娘找的妇人们早早到了宋家外面。赵春娘进屋和戚满满打了声招呼:“满满,这是今天来美食制作坊做工的妇人,咱们村的就来了几个,其他的都是别村的,我都打听过,都是干活的好手。”“好,婶子费心了,”戚满满看着有些拘谨的妇人们问道,“都是附近村子的?”“是啊,”赵春娘笑道,“她们家里事都多,干几天散活倒是可以,去作坊长期干活就不行了,家里事情做不完。”戚满满点了点头,“只要她们做得好,以后每个月做鸭子这些我都找她们。”“哎!”赵春娘出去和那些妇人们交代了一声就走了,戚满满和她们交待了几句话,带着她们去了美食制作坊。今天来的人大都是第一天来,也不知道做酱板鸭和咸鸭蛋的步骤,戚满满要去发糕车间,沈小梅和李香芹来教他们。这批妇人一来,中午做饭的压力再次增加,只有大伯娘和几个孩子显然忙不过来,沈小梅又去村里找了几个有时间的妇人来帮忙。李大树送完花生就回来了,跟着邱东兄弟在作坊打转、学习东西,没一会儿,李大树有可能成为作坊新的管理者就传开了。中午忙完,邱东兄弟带着人去培训,高柔娘回宋家教宋铁几人认字,宋长春和戚满满拿了钱去镇上买铺子,俩人去镇上途中遇到了送石磨来的徐老头。徐老头驾着一俩牛车,叼着烟杆,瞧着威风凛凛的,“哟,你们这是要去哪?”“打算去趟镇上,”戚满满叫宋长春停下车,笑道,“徐爷爷,你这是去给我家送石磨吗?”“是啊。”戚满满和宋长春又回了趟青柳村,带着徐老头去了作坊,和宋铁说了声就往镇上赶。俩人到柏叶街的时候江老三已经在了,还带了一对年迈的夫妻过来,他们就是店铺的主人。店主夫妻俩没有孩子,年龄也大了,原本想靠出租店铺赚点养老钱,但铺子一直租不出去,便起了卖铺子的心思,没想到这一卖就是两年,一直没人想买。昨天听到江老三说有人想买铺子了,夫妻俩都很高兴,生怕人跑了,吃过晚饭就去找了江老三来,三人在这等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了。戚满满很不好意思,一个劲的给他们道歉。夫妻俩都是和善人,乐呵呵说着是他们自己来早了,然后说起了价钱,俩人也没乱喊价,九百两,戚满满砍了会价,说到了八百五十两,价格说好当即去办了手续,俩铺子

连带院子就到了戚满满名下。事情办妥,店主夫妻俩乐呵呵得和戚满满说着等她开店后会来捧场,她们就住在柏叶街后面。夫妻俩走后,又和江老三说了几句话便各自去办事了,戚满满去粮铺买了干豌豆,豌豆比黄豆要贵一些,八文钱一斤,之后又去药铺买了石膏粉。买完豌豆后戚满满和宋长春就回了村里,放好驴车马上去了作坊,徐老头已经走了,作坊里来了不少村人,全是来看稀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