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第一毒士 > 第5章 张断献策

第5章 张断献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第一毒士!

“事情就是这样,断弟,你怎么看。”荀彧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喝了一口茶,按照张断的话来说,这叫喝口茶冷静一下。

张断微微一笑,“文若兄长,你认为司徒大人此举有何深意?”

荀彧皱眉,他还真没有看出司徒大人有什么深意。

“司徒大人此举,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张断又补充道:“当然,也有一些些的真情流露。”

荀彧捏了捏眉心,“那我们应该如何是好,断弟,你知道我不善于用计的。”

张断颔首赞同,自己这个兄长多是擅长于内政,若是说到内政,一百个自己或许也比不上他。

“原定去司徒大人的家中告知他我们的计划就此取消吧。”张断淡淡道。

“为何?”荀彧吃惊。就算是与张断相处的旧了,还是无法理解张断很多时候的做法。

“不得不说,我小看了司徒大人,”张断叹道:“司徒大人不愧是汉室老臣,手法还是入木三分,若是我等将此事相告,估计不出两天,这件事情就会被其他人知道,不出七天,这则消息就会传到董卓的耳中,然后我们面临的就是杀头之罪。”

“断弟为何如此揣测司徒大人?”荀彧忍不住问道。

“很简单。”张断打了个比方,“假设兄长少年时期,看到了两个人在偷学讲师的字迹,然后向你告知让你也学,这样流传下来,讲师的字迹莫不是全班人都会开始临摹;但若是你自己单独去偷学讲学的字,那么你是不是想着只保全自己?”

“这......”荀彧虽然想说不是,但是他还真说不出口。自己这断弟对于人心的掌控简直......

“因此,司徒大人已经不能信任,但是我们得想方设法进入司徒大人的府邸,这样才能有使用美人计的机会。”

荀彧看到张断眯起的眼睛,忽然感觉到有一丝不妙。

“我判断,王司徒若是想集思广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一次聚会,我想想,司徒大人的生日?没错,这是一个好理由,届时兄长只需要在司徒大人府上寻找到一佳人,将这封信悄悄递给她,此事可成。”

荀彧看着张断拿出来的信,不禁笑骂道:“好啊你,断弟,什么时候连兄长也算计进去了。”

张断无奈的摊手,“就在刚刚,只不过信是早就写好的,以兄长的样貌,要办成这件事情,理应不是难事。”

荀彧一愣,随即低了低头。

“断弟不可胡言。”

张断哈哈一笑,“兄长不必谦虚,兄长本就俊美宛如仙人一般。”

“你这人,”荀彧哭笑不得,“难道断弟不是宛如仙人一般吗?”

张断摇了摇头,眼神带着调侃,“那可不行,文若兄长怕是忘记我还未满十六岁罢。”

荀彧一滞,看来这个任务只能是他去完成了。

“罢了,既然如此,那我就走这一趟。”

张断笑着颔首,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文若兄长,你可知典军校尉曹操?”

荀彧皱了皱眉,典军校尉?

张断一拍脑袋,忘了荀彧是不怎么留心这件事情的。

“一年前,圣上曾授令八校尉,兄长不记得了吗?”

荀彧想起来了。

“你说的便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以及蹇硕等人?”

“正是。”

荀彧来回走了几步,皱眉道:“你说的这曹操有何特点?”

张断说道:“此人胸有大志,我料想在司徒大人的宴会上,此人自当出现。更何况,曹操乃是‘八校尉’之一,不比袁绍等人差。如今的想法怕是与你我二人相同,亲近袁绍,伺机寻求机会。”

荀彧双拳紧握,“原来朝中还是有此国士!”

张断大笑两声,“兄长且慢慢观察就是了,在我看来,曹操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士。”

荀彧笑道:“现在无论断弟你说什么话我都会相信了。”

张断老脸一红,自己只不过是比他们多知道了亿点罢了。

某一天

“断弟,今日董卓说要去郊外打猎,皇上不肯,董卓竟甩手而去!”

张断笑了笑,“正常,若是董卓不这么做,那他还是董卓吗?”

荀彧拉着张断说道:“断弟,今日你要与我一同前去打猎。人多眼杂,没人会注意到你的。”

张断摇了摇头,说道:“兄长,我今日须得拜访一位长辈,在董卓离开洛阳的时候,这是最好的机会。”

荀彧在得知张断要拜访的人是蔡邕的时候,不禁深以为然。

“兄长,你在这次打猎中须得这般这般......”张断凑近说了几句,荀彧点了点头。

“此举将吕布与董卓隔开,并且导致疑心病加重。不过兄长得注意了,如今你在董卓座下办事,必会与曹操接触,一定要小心自己的安全。”张断嘱咐道。

“断弟,我晓得。”

兄弟两相对拱手,荀彧便远去了。

张断目送荀彧上马离开,微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带上荀府上事先准备好的礼品,有目的性的朝着一个方向前行。

还未到那片大苑,就已经听见了隐隐的琴声,传说蔡大人是文学巨匠,其女精通音律,果然是名不虚传。

“还请通报一声,就说太学生张断求见。”

招呼小厮前去通报,张断静静等待,良久,小厮走出认可他进去。

走入蔡府,便是一片溪水长廊,其中有泉台点缀,花草密集,时不时还会看到带有黄色斑纹的蜜蜂在花间飞舞,张断带着欣赏的目光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这一切都落到了小厮的眼中,只认为他是没有见过世面的贫寒子弟,眼中也多了一丝不屑。

穿过长廊,便来到了一座前厅,在这里,蔡大人已经等候着了。

“学生张断,见过太师。”张断深深一礼,将礼物奉上。

蔡邕端正受了一礼,和颜悦色看着张断。

“张断,你的名声在讲堂可是不小啊。”

张断笑了一声,当日自己直接挥袖离去,已经被看做是不顺之举了。

但是,自己要将这个狂妄的人设再加深一下。

“太师,当日学生并非是无的放矢,而是看到了一些场面,心中气愤,这才心情不愉。”

蔡邕招呼张断落座,笑着疑惑道:“哦?是什么事情?”

张断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学生在学堂看见数位同堂不听讲师训诫,而是私下讨论,学生尚且听了一听,只是暗自叹息。”

“他们说道:‘当今天下,海晏河清,实乃大汉之幸。’另一人随即赞同道:‘是啊,眼看董大人要进京,京城想必是更安全了。’学生因此怒其不争,我大汉太学生尚且如此,不明白当今局势,朝中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寥寥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