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曲戏之王 > 第五十八章 戏宗

第五十八章 戏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曲戏之王!

“那接下来呢,咱们干什么?”

“大学生,怎么少得了社团活动呢。”

说罢,于承艺到了一个社团的门口。

“我和她们社长打了招呼了,她们有人照顾你。”

“这是什么社团?”

“动漫社,”于承艺摊开手,“我只知道你这一个爱好。”

“嗯!”田小一用力地点点头。

“进去吧,她们会接待你的,玩得开心。”

“你呢?”

“我?我就不去了,一个是我对动漫没有兴趣,再一个,即使是我策划带你来体验大学生活的,生活里也不应该只有我,让你有独立体验的时间,也是必需啊。”

“其实,我……”田小一话到嘴边,却又说不下去,变得结结巴巴,“我不介意总是有你陪我。”

于承艺摸摸师妹的头:“别使性子了,正好,我有点私事,要去处理一下。”

田小一这才点头,走入了活动室。

看着田小一被簇拥在人群中间,于承艺才放心地离开。

来学校的正事,可不能忘了。

伶乐戏园的戏马上要开演了,不知能不能得到一位先贤能力。

回到戏曲系的图书馆,准备找个无人的图书室,碰碰运气。

此地不愧是和春班和三庆班的旧址,先贤的密度就是高。

金手指的条件刚满足,即刻便触发了。

…………………………

咸丰十一年,春。

和春班的戏台上,此刻正站着位,不属于这里的戏子。

他样貌奇丑,尖嘴猴腮,让人一见,便以为是偷奸耍滑的小人。

不过,当旁观之人明白,这不过是台上之人故意演出的,方觉其技艺高超。

他叫杨鸣玉,家中行三,如今虚岁四十六,也是于承艺眼下的身份。

这杨鸣玉可是京剧有史以来,最有名气的丑角了。

他死后,更有言道,“杨三死后无昆丑”,足见其水平之高。

然而,作为四喜班的当家明星,今天却站在和春班的台上,却有些奇怪了。

只要杨三的戏,一般都是宾朋满座,不过,此刻台下只稀稀疏疏地坐了三五个人。

忽然有人唤道:“杨三儿,你这水平又精进了,老刘,依你看,你们两人丑角功力,究竟孰高孰低?”

刘赶三靠在太师椅上,屁股下翘着二郎腿,懒洋洋地说:“比不得,否则我也不会演无定所,每日‘赶三’了。”

“那你还不跪下拜师……诶!”说话之人忽然一转眼珠,“赶三,赶三,追赶杨三,老刘,不正合了你们的名字吗。”

“哎呦,爷,您别那我开涮了,何况,余三胜,您名字里也有个三,却也是赶你不成?”

余三胜哈哈大笑,拍着刘赶三的肩膀:“我倒是不介意多收个徒弟,怎么着,对生行有想法吗?”

刘赶三白了他一眼,不过,他天生潇洒的性格,自然不拘小节,喝一杯茶的功夫,玩笑便真如玩笑,一玩一笑罢了。

作为隔壁的班主,一向严肃的程长庚,此刻也在台下坐着。

“话说,今日卢台子把我们聚在一起,却自个儿不出现,是个什么意思?”

余三胜说:“大老爷,你手底下的戏子,还管不住?”

“哼!他不临戏拐走我的琴师,我就谢天谢地了。”

刘赶三接过话:“咱不妨猜猜,卢台子有何用意。”

“那就得先发现我们几人之间的共通点,”余三爷左右瞧瞧现场的人,不禁皱起眉头,“其他人还好说,但卢台子邀请兰儿,是个什么用意?”

徐宝成答道:“哦,兰儿是我带来的,他听说我要见几个角儿,便以为张二爷也在,求我带他过来。”

然而大家望望,却不见二爷的身影。

兰儿难掩失落,众人不免同情。

于承艺听到这里,回想记忆,便答:“本来卢台子唤了张二爷,但张二爷因有事抽不得身,因而缺席。”

兰儿忙问:“他人在何处,所从何事?”

于承艺满腹歉意地摇摇头,兰儿果真黯然垂首。

在场的所有人,都同情兰儿,最甚者,莫过徐宝成了。

自从兰儿和张二爷成婚之后,徐宝成也结了亲,如今儿子都会爬了。

只不过,他对兰儿感情,却未褪色分毫,面对兰儿的遭遇,又怎能不心疼。

张二爷成婚后不久,就离开了嵩祝班,偶尔在其他班里临时搭戏。

但除了他自个儿来,谁也邀请不到他,也不知如何邀请他,整个人变得神神秘秘的。

就连兰儿,也见不着张二爷。

女子见不到丈夫,连将心在猜疑,与之对质的机会都没有,叫谁能心宽?

她上次见张二爷,还是和大伙儿一样,在张二爷父亲的葬礼上。

葬礼过后,张二爷又玩起了失踪。

要说谁还有他的一点信儿,全京城,恐怕就只有卢台子了吧。

然而,无论兰儿如何求卢台子,卢台子也答应了,事情照旧没有转机。

如今,兰儿变得郁郁寡欢,也很久没有登台唱戏了。

这个状态,谁人不心疼?

眼见气氛变得忧郁,刘赶三扛起了没心没肺的角色:“那继续猜吧,卢台子把我们聚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众人摇头,于承艺这才说:

“诸位,大家也勿需要猜了,托卢台子聚集大家的人,正是鄙人。”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杨鸣玉,不解地问:“你想干什么?”

“可知《戏宗》否?”

众人闻言,互望几眼,齐答道:“岂能不知!”

《戏宗》,乃前朝皇室之后朱载堉所着,论千戏之祖,万曲之宗,天下曲戏之变化,发展之脉络,以及改良之策,皆系一册之中。

对天下戏子、艺人而言,此书无疑是圣书。

然而,却因其为前朝血脉所着,被列为禁书,乾隆朝时,所有刊印之册,被尽数焚毁,只剩下原稿,曾存在圆明园的某座宫殿当中。

只不过,自前冬之后,此书或烧或盗,恐再难存于华夏大地之上了吧。

程长庚眉头紧蹙,身为朝廷的四品大员,对此事当然敏感。

问:“三儿,你说这话,想要表达什么?”

于承艺嘿嘿一笑,走下台来,站到程长庚身前。

洋人自从踏上了这片大地后,也带来许多习惯。

咱们爱喝茶,他们喜欢喝咖啡。

可有些老爷喝不惯咖啡,但喜欢赶时髦,就装模作样地以茶代咖啡,往茶里添方糖。

因此,为了迎合金主,园子里也开始提供方糖。

于承艺捏起一颗方糖,举在眉前。

“这戏宗原稿……”

将方糖放入大老爷的茶碗里。

“我知道在哪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