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刘二的江湖 > 第十二章 明州收虎将

第十二章 明州收虎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刘二的江湖!

马秋晨第一时间就和刘二汇合,说了大致情况,既然临安城也有意合作,那接下去就是如何拿下明州,让长林军在南方先站住脚,而且从马秋晨的汇报看,临安那边不可能再和智敏相持太久,所以拿下临安必须速战速决。

正当一众将领在讨论如何攻城时,明州的探子回来了,说明州城内之前的主将王文博已经携带家眷逃出城去,现在的守将名叫朱步聪,兵马目测不会超过3000人,此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喝一声:好得很!

众人一看,是肖志刚,此人跟从刘二后一般不会喜形于色,今天感觉是失态了。

肖志刚对刘二说道,朱步聪曾经和他并肩作战过,此人作战勇猛,为人正直,和自己也算是有过过命的交情,自己来到这里好吃好住的,没有寸功,这次让自己去劝降明州!

圆圆觉得可行,刘二觉得风险有点大,万一劝降不成反误了姓名,但是肖志刚坚持前往,刘二也只能同意。

肖志刚一身商人打扮,原本刘二准备让马秋晨陪同,但是还是圆圆聪明,提醒马秋晨曾经搞过他老婆,刘二才想起,就让蔡清华陪同,以免在盘查时候露馅。

肖志刚见到朱步聪后开门见山说了来意,朱步聪虽然是武将,但是脑子还是蛮灵活的,虽然这几年都在明州城,但是对天下大势还是有自己的看法,于是乎对肖志刚这个曾经的战友也是和盘托出。

当今天下,大梁的气数已尽,现在北方之地尽失,南边现在虽然大多在大梁的统治之下,但是各自为政,没有一个整体,大家各自不服谁,所以被各个击破是早晚的事情了。

而至于大夏国,如果内部能统一,那基本是无敌于天下的,可是现在各个部落也是各自为政,虽然有皇帝李元昊,但是并不能让各个部落归心!

朱步聪的这番论调让肖志刚非常佩服,恳请朱能和自己一起为刘二效力。

朱步聪最后问,你说的刘二是刘文武的后人,这个可信?

肖志刚说,长相很像,关键是力大无比,绝对不是一般人!

那行,我愿意献城,这边的主要将领都是我的兄弟,何况我会明说,以后我是跟着刘文武的孙子作战,有这么一个名号,没啥问题!

长林军不废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明州,这个比预想还要快很多,消息传到临安,周毅不禁感叹道,这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

刘二带着圆圆走在明州的城头,想想当年拿下溧阳城的喜悦,现在虽然城池大了也多了,但是却没当初的兴奋劲了。

原本李元昊是答应一起南下的,但是他称自己考虑到年事已高,想多让刘二和圆圆闯一闯,如果他在,他们必定什么都会征求自己的意见,另外毕竟马致远在北面,自己如果和他们一起南下,襄阳必然空虚,万一对方趁虚而入,那真的要后院起火了。

不得不说李元昊是有远见的人,自从他那个独子被害,他想的很多很多,当年他原本是最小的王子,继承大统的可能非常小,但是他却最后踩着几个哥哥的尸体登顶,但是世道轮回,现在他自己的儿子去世了,所以一切都是有因果联系,现在就顺其自然,让圆圆和刘二自己去创吧。

明州城这边,肖志刚把朱步聪隆重推荐给了刘二,刘二则是和他们谈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就是马上得天下那是在北方,到了南方必须因地制宜把水师发展出来。

期初见面,朱步聪看见刘二瘦弱的身板,长得也是其貌不扬,多少有些失望,但是随着交谈的深入,朱步聪发现此人蛮有自己的想法,而自己一直苦闷遇不到明主,这次感觉是机会来了。

因为肖志刚和朱步聪曾经都和水师打过一段时间交道,所以长林水师的建立就交给这二位了,而相比水师的建立,如果尽可能去给智敏施压,为临安城解围这是燃眉之急。

就在刘二拿下明州的第二天,周毅已经心急火燎派人来求援,信中内容就四个字:危在旦夕!

智敏这么个草根,并无贵族血统,硬是凭着一步步刀口舔血上的位,当然中间也免不了尔虞我诈,当长林军挥师南下,李元昊继续坐镇襄阳城的行动轨迹,智敏那会基本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首先是虽然表现李元昊和马致远议和,虽然短期内不会兵戎相见,但是长期看两家不可能走到一起,所以李元昊自然也不放心北方。

其次,南下的长林肯定会和自己有摩擦,无非是正面冲突还是局部的冲突,因为长林在南方没地盘,所以他们的目标首先应该是大梁的领土,至于自己这种打游击的,应该短期不会干仗。

不得不说智敏的判断没有任何毛病,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围困的临安里有刘二的梦中情人,这是智敏做梦也想不到的,所以当刘二拿下明州后,身经百战的智敏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脊梁骨后有点凉飕飕了!

就在临安的城下智敏亲自督阵,鼓舞士兵尽快拿下临安,可惜蒙古骑兵一旦碰到攻城战这种打阵地的,经验上非常欠缺,外加缺少攻城器械,没一次的冲锋无非是在城池下多留下一片尸首。

而城楼上,周毅也是站上城楼亲自守城,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勇猛,另外不断和士兵强调,援军已经在路上,所以此消彼长,临安城内士气反而高涨起来。

正当智敏手持宝剑斩杀了两名带头撤退的校尉之时,探马突然来报,在离临安三十里地发现长林的先头部队。

该来的总要来的!智敏叹了口气。

这种关键时刻是最考验主将的判断力的,也许一着不慎,就会给全军带来灭顶之灾,智敏一面恨的牙痒痒,一面却鸣金收兵。

而刘二亲率的先头部队基本一路上没有遇到智敏部像样的抵抗,一路快马加鞭赶到临安城,此时智敏部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城里的周毅因为压根没野战的经验,所以也就错失了追击的最佳良机。

刘二亲自带领先头部队如此快马加鞭,其实还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一方面是怕临安陷落维维有危险,另一方面则是想早一刻能见到她,毕竟之前一直觉得这种乱世下人命如蝼蚁,基本是天各一方了,这次能再见面,刘二内心充满了感动,所以当刘二策马扬鞭,抵达临安城下,看到智敏部已经撤退的时候,眼泪几乎已经要掉落。

毕竟在刘二的心中,维维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童年时在大都城生活的过往的种种,维维是苦难童年里难得幸福的滋味,这种滋味如同沙漠中的甘露,会陪伴自己一生。

周毅见楼下遍布长林的旗号,于是放下吊桥,正当刘二准备一跃进城,身边马秋晨则是悄悄说,我们先头部队也不多,要是现在进城,周毅有了二心要弄死你个情敌。。。

刘二瞪大了他的小眼睛,说了一个字,滚

刘二为了显示尊重,让一行三百多名骑兵都原地待命,只是带着马秋晨独自进城,周毅此时也已经在城门下恭候,两人寒暄一番,周毅便请刘二去周公府,为他接风洗尘。

而维维在一早周毅亲自上城楼督战开始,内心便充斥着紧张,毕竟从小到大,虽然经历了父母的离世,胎儿的流产,但是像这样随时有生命危险还是头一回,所以当周毅离开后,她虽然不可能像杨门女将那样跟随出征,但是依旧准备好了宝剑,一旦蒙古人冲杀进来,为了不被侮辱,第一时间会自我了断。

之后有小厮前来禀报,智敏退了,维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而就在之前又有小厮来报,长林军来了,主将刘二已经入城,公爷说在府里宴请刘二,让夫人赶紧准备。

这下维维才完全回过神来,问道,那来了几个客人呀?就刘二一个吗?

小厮回答道,就两个,一个刘二还有个跟班,是个大胖子,其他的军队都在城外原地待命。

这下维维对刘二完全佩服,照理说刘二前来解围,带兵入城也未尝不可,但是那样做周毅肯定会有想法,刘二敢于自己进城,真的有胆识,维维不禁感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了,如果自己的丈夫有半点这个的胆识,那也不会是现在的处境。

当刘二跟随周毅一行热热闹闹进入府里,维维已经在门口等候,刘二看到维维那一瞬间,相比在城下,眼睛红了,只可惜没有眼泪。

刘二这么一来,周围人被惊呆了,周毅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维维在马秋晨送的信里已经知道刘二这些年辗转多地,非常非常不容易,就上前安慰,这么多年了,你看起来结实也沧桑了很多呢。

这么一来,大家也跟着应和,气氛轻松了很多。

刘二在来的路上想的蛮多,为了不让周毅以后多心,决定见面后就说维维像自己的亲姐姐,这样即使表露出情感,那外人看也就是姐弟之情而已。

当诸位都入席之后,周毅先是作为主人对刘二的都来表示欢迎和感谢,随后刘二动情地说,小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几乎没有朋友,整个京都里愿意和自己说话的就两个人,而且这两个今天都在,一个是马秋晨,另一个就是维维,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感叹有这么一个好姐姐照顾过自己。

周毅从小锦衣玉食,对底层民众的生活完全不了解,但是看着刘二前面这番满含深情的表述,他也被感动了,眼泪在眼眶打转,而这一表情让维维也彻底放心了,至少他们的结盟短期内是比较牢固的。

宴席进行到一半,周毅突然建议是否让城外的长林军入城休息,可以感觉到周毅对这支军队的诚意是完全相信的,刘二坚决不同意,说到当时我们想订立盟约的核心就是临安永远是你周家的临安,我不会用任何形式来干涉,我们是为了自保,相互取暖!

周毅感慨,这种乱世还有你这样不愿占便宜的人,真的很少,既然你认定了维维是你血亲的姐姐,那我就不客气,以后我就当你的姐夫吧,今后真的就是一家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