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义净传:飘着飘着到印度 > 第59章 外放

第59章 外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义净传:飘着飘着到印度!

不过,此后,武士彟根据唐朝任用武官担任都督和刺史的惯例,需要外放,出掌都督。

在李唐江山逐渐平定之际,隋末占据淮南地区的杜伏威、辅公祏等人,杜伏威审时度势,于武德二年降唐入朝,而辅公祏于武德六i按选择了反唐。李渊命令赵郡王李孝恭领军出兵,李靖是副行军元帅,李世绩等七人为总管,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平定了叛乱。由此,李孝恭得任扬州大都督,李靖任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不久,为了平定丹阳之乱,李靖奉命率军北上,武士彟则从朝中派去任职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了。

本来,李渊答应武士彟只在扬州任职半年就回到朝堂的。不想,从此之后,武士彟再也没有回到长安朝堂。一方面,武士彟没有能回到朝堂,与他在扬州一带,为扬州经济的恢复作出的努力有关。另一方面,李渊也没有想到,在他志得意满地筹划着各种安排之际,他的三个孩子已经剑拔弩张,终于在武士彟还没能回到朝堂之际,就已发生了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626),太宗临朝,朝堂之上,换了一批人马出任要职。武士彟也在这时候得以征召入朝述职,但李世民对他只是不断加以赏赐,安抚安抚他罢了。不久,武士彟被任命为豫州都督,理由是那里属于战略要地,需要他这样德高望重之人前去镇守。第二年,利州都督李孝常谋反被杀,利州政局不稳,武士彟又被调去利州处理政务。

为了表达对唐太宗的忠诚,武士彟也常常提交一些建议,比如封禅泰山之类。但是,他的建议几乎不被采纳。唐高祖逊位九年之后去世,当时再度南下荆州当然都督的武士彟闻言,悲痛万分,呕血而死。荆州将武士彟死状上报朝堂,唐太宗对他的忠孝进行了肯定,于是追赠他为礼部尚书,并赐谥号为“定”。

义净给善行讲完这些,善行瞠目结舌:“师父,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义净笑着说:“其他人的情况,我并不了解,只是用心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罢了。”

善行不理解:“为什么对他那么关注?”

义净笑着说:“他姓什么?”

善行答:“姓武。”

义净又问:“当今皇后姓什么?”

善行又答道:“姓武。”

义净又问:“皇后的母亲姓什么?”

善行又答:“姓杨。”

义净又问:“皇后的母亲姓杨,唐高祖也是杨氏姻亲后代,唐高祖亲自将自己的远房表妹嫁给了武士彟。后来,武士彟和杨氏生了当今皇后。而杨氏,也就是荣国夫人笃信佛教,影响了皇后。”

善行笑着说:“师父是说,当朝皇后不仅继承了荣国夫人的智慧,对佛教的遵从,还继承了武士彟的能力,对朝堂局势具有比较清晰的远见卓识?”

义净笑着说:“这些,我倒没有想这么多。但是,最近几年,我看到了不少表示要西行求法的僧侣,有不少是太州(仙掌)、利州、荆州、并州和扬州一带的,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什么特殊的联系。”

善行笑道:“那还不简单,记录一下,作为未来分析的凭证。”

义净想想,觉得有道理。如果将所有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也许能看出一些自己所不一定能够完全看清楚但也未必全部都不那么清楚的事来。

很多人看不起武士彟,只将他看成木材商人,他们却难以想象,管理武器库这等重要的事,不得到信任,哪里可能?

很多人看不起武士彟,以为他只不过是攀龙附凤之辈,可像李渊那样雄才大略的人,又怎么可能通宵达旦在木材商家里听曲享乐?

很多人看不起武士彟,以为他不过是在李渊起兵之际给了一些帮助,可实际上,如果是普通人,大约都会选择跟随李密,怎么可能跟随看起来势力比较弱小的李渊?

听闻武士彟当年,因为朝廷刚刚建立,武士彟也刚刚官拜工部尚书,为了处理家国大事,一年之中,他的两个儿子病死,他的妻子相里氏也相继因病亡故,他都没有办法抽身回家照顾家人。直到相里氏去世因为属于外命妇,必须报告朝廷,李渊才得知武士彟为了朝堂之事竟然承受了那么多,感动之余,亲自下敕书褒奖他:“此人忠节有余,去年儿夭,今日妇亡,相去非遥,未尝言及,遗身殉国,举无与比。”看到武士彟带着两个儿子生活,李渊为他亲自为他选择了弘农杨氏。这种殊荣,恐怕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享有的。

此前,义净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分析,不敢将这些放在明面上来。但他发现,善行是一个不错的分享对象。他虽然会想一些事,但想得比他要少。善行的活法,比较简单率直,像义净现在所想,善行听了,仿佛没有听到一般。终究,善行的心思,几乎完全在佛教律法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