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坤舆神话 > 第十六章 花灯赛会

第十六章 花灯赛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坤舆神话!

上文说过,望羊山亭常住人口只有四百,但从这里走出去的乡亲分散在全国甚至整个坤舆大陆。

华胥国民的传统,到了年关都回老家过年,如今的春节假期也都休到正月十六,所以这场盛大的赛会,侨居他乡的游子都有机会在故乡参加。

这一天可谓是全县一年来最盛大的活动,男女老少尽皆出动,整个望羊山亭只留下诸如关立之类的残障人士,或者风烛残年行动不便的老人,由城寨老年及残障中心的机器保姆集中看护着。

吕仙县城也是万人空巷,全县百姓都身着龙汉民族传统盛装,来到主街上参加盛会。

车队进入到县城的外城之内,依照传统,灯队就要下车,一路步行,耍着花灯前往县龙民广场。本县父老也都会把私家车停在城墙根处的公共停车场,簇拥着花灯前行。

沿途路过各类居民社区、里弄,必定要在其门口经停片刻,耍上一耍,送上福祉。而沿途的居民单元也都会尽地主之谊,在门口摆上供桌,呈上一些红包、瓜果、饮料和果酒,给参赛队伍发红包,并补给体能。

这种氛围在进入仙堡闾老县城之后变得尤为浓重。老县城乃是商业街区,生意人图彩头,也舍得花钱,故而家家户户门口都摆着供桌,人人手里都备着红包。

灯手们虽然辛苦,但是这一路耍下来,红包是不少收的。除了上交必要的道具维护费,扣掉沿途的包车费和其他费用,结余的费用都由灯手们根据各自贡献分配。就往年的情况来说,这一路上收的红包,分给贡献最小的队员都有数百元。

关宁母子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所以到了年关前后都十分卖力地练习,争取在灯队中获得不错的席位。关宁自年满十五岁开始,便一直混迹在灯队之中,几年下来红包都收了几千龙民币。

夜幕降临前后,全县六集闾、二郊闾、二十四亭的灯会队伍均已抵达吕仙县龙民广场。此广场一面临街,用栅栏围护,其余三面都有看台,共四万多个座位,正好能够容纳全县人民的观赛需求。广场的地面不是水泥,也不是人工草皮,而是新型环保有机材料制成的橡胶场,向来是全县人民综合类赛事的比赛主场地。

父老乡亲们依序行至看台,在本亭指定的座位上坐下。看台的中央位置有一个主席台,主席台上摆放着一排红布桌子,那是五位裁判的座位。此时此刻,五名裁判正襟危坐。他们分别是:

本县分管赛会的常务副县令,又称为徐常务。花灯赛会作为本县排名第一的重大赛事,他作为常务副县令,又是分管领导,必定是要亲临现场的。

本县赛会房周赛丞。作为主管各类赛会的首席干部,这毕竟是他的主职工作,所以他也必须来。

本县花灯界的耆老邓老头、刘老头,也是本县花灯联盟的盟主和常务盟主,他们退休前的职务分别是分管赛会的县令和赛回房的赛丞,对于赛事的规则把控非常有心得。

最后一位是今年花灯赛会的赞助商代表沈小姐,花灯赛会毕竟要宣传、布置,以及出动厢兵,都是需要高昂的费用,所以每年的赛会都会找很多赞助商参与,并由赞助最多的冠名商担任裁判,这也算是一种宣传和营销手段。

而在裁判席的身后,还有五位掠阵高手,和三十二个闾、亭的募兵大队长,主要任务是维持今晚的秩序。这五位掠阵高手,便是本县实力最强的五大术师。

哪五大术士?分别是:本县厢军行军列列领,衔级为陷阵校尉的刘横;

本县园邑令,人称黄雀楼主的黄婵;

吕仙洞书院山长(相当于校长)聂剑;

福缘亭亭长,兼百忍山庄庄主张华铮。

福缘亭啬夫,福禄商行大掌柜福双至;

五大术师在此掠阵,为的就是避免出现重大的事故。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亭长、啬夫都不是正式公职,而是民间选择产生,所以他们是允许经商的。

而此时此刻,各闾、各亭灯队都在领队的引导下,绕场走了一周,这才来到本队指定的位置候场。

望羊山亭的领队是来自望羊山寨的寨花——羊奕涵。只见她头戴金冠,着一身黄底白纹的加厚款旗袍,足穿古风长筒毛靴,背后还伸出一对金色的翅膀,如同天女下凡。她手里举着一把黄白菱格的帅字旗,旗上用楷体书写着望羊山亭四个大字。楷体大字的两侧则是用古楚国鸟书撰写的一副对联:黄天白水望羊亭,基业深厚誓夺金。

关于领队的人选,有几个很硬性的要求。第一必须是本闾、本亭户籍,年满十五岁且未出嫁的姑娘;第二是身手,特别是轻功一定要好;最后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具备一定的临场指挥能力。故而各亭各寨,都会定点培养一批领队的候选人。

这羊奕涵比关宁大上两岁,前年考上了位于楚州首府夏江府光川厅的车部直属陆军百工泮宫兵械司士分部,同时又选修了楚州丹青泮宫,乃是远近有名的才女。而且她不仅才艺出众,颜值也极高,身材更是婀娜有致,在三十二名女领队之中首屈一指,引来不少男性灯手的关注。

上文说过,如今除了少数学术研究类的高等教育院校设为泮宫,其他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高校都是成均,包括军事类、艺术类、体育类的高等院校,大多都归于成均之列,所以说就读成均并不代表不出色。单说这楚州丹青大成均,乃是整个华胥国排行前十的丹青类院校,在全国乃至整个坤舆大陆都是赫赫有名。

言归正传,且说吕仙县龙民文化广场的正中央此时已经搭起了一个高达九米的大云台,云台顶部伸下来九条云梯。而云台的正中央,立着一根九米高的圆柱,圆柱的顶上摆放着一个红色的神犬灯笼,那神犬的背上摆放着今晚的冠军金牌。

这个象征冠军标得物的灯笼,每年的形态都不一样,乃是根据十二生肖的顺序来排列。而如果某支队伍收集了一整套的十二生肖金牌,那将是无上的光荣,更是可以获得翻倍的奖励。

从云台的布置可以看出,今晚的三十二支参赛灯队,最多只有九支灯队能够踏上云梯,登上云台,并开始第二轮的竞技。而整场赛会最终只有一支队伍,能够摘得金牌。至于如何夺牌,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吕仙县的龙灯及其构成。寻常的助兴龙灯,乃是一个人耍龙头,其余八个人耍龙身和龙尾。

而到了上元灯会,各县都将龙灯看得极重,每个亭的官方龙灯,个头都极为庞大,标准尺寸为两米高、一米六粗,往往需要三个大汉才能托起龙头,而其龙身是由二十七个精壮小伙托起,龙尾也是极为粗大,需要两人共举。龙灯之所以造得这般巨大,一来是为了好看,二来也是便于登上云台之后,龙头能够直接挂在华表上,方便本队的醒狮选手可以跳起来登顶华表争夺金牌。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的普及,使得龙灯更加栩栩如生,但因龙灯乃是传统的国粹,所以这一手舞龙灯的功夫,并没有用人工智能替代,而是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在荣誉的驱动下,每个灯手其实都会耍龙头灯,故而龙头灯的灯手位置需得竞争上岗。

关雎坞在年关时候就早早地准备,势在必得。果然他们得成所愿取得了龙头灯手的席位,本亭其他村坞的代表只能争夺龙身的位置。

龙灯的造型和尺寸既然被限定,各队为了区分,都在龙灯的造型和颜色上下足了功夫,三十二支代表队都不重样,正好印证了那句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望羊山灯队的主色调为白色,搭配金色配饰,所以整个灯队的装饰和灯手的着装都是这两个色系。为了与众不同,望羊山亭的白龙背上安装了三对金色的翅膀,颇为威武。

其他三十一亭的龙灯自然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当三十二条不同色系巨型龙灯汇聚于龙民广场之时,看台上的两万多名父老个个都眼花缭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