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年代:小日子过的真好 > 714 还没开打,就被人看的一清二楚

714 还没开打,就被人看的一清二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年代:小日子过的真好!

楚向前自然不知道自己送出去的情报,会让上头惊醒和警惕起来。

甚至还因为这,暗地里开始了一场小范围的调查。

等确定京城各个重要衙门没什么问题,这才把目光放在了高原上的大军,和各地的主驻军里。

没想到还真查出些问题,不过问题都不大,更没通敌的。

只是今后对楚向前接触过的人,还是无法避免的开始了些调查。

不是上头不信任楚向前,这家伙这两年多,不说超级计算机、云爆弹、婴国劾潜艇的实物图、喷气式战斗机设计图等等机密。

光是这一年半以来,楚向前往国内运的粮食,就可以说他是万家生佛都不为过。

而且楚向前自己就会赚钱,身价少说上亿了,又对仕途、军权不感兴趣,也没接触过天朝的机密。

上头实在想不出,楚向前这种人会因为什么而出卖天朝的利益。

所以上头现在是怀疑谁,也不会怀疑楚向前,但这小子的路子实在太野。

收买人的手段,就算上头再信任他,也难免有些担忧。

毕竟人是会变的,一旦钱财到了一定程度,年龄也慢慢变大,保不齐就会因为太有钱而没了追求,慢慢的往权力方向发展。

这可不是上头胡乱猜想。

从古至今多的是,年轻时忠肝义胆的人,到了中年、老年,开始追寻权力了。

而且之前每个月30万吨的粮食,少说也要小一千万美元,还说免掉几批粮食的货款,就真不要了。

如此大方,免不了让上头担心,楚向前将来会恃宠而骄,这对大家都不是好事。

好在楚向前知道自己对仕途没兴趣,即便年纪大了,也可以在港岛政坛发展。

至于天朝内部,还是算了吧。

和谐大神是真惹不起,要不然,20年后,以楚向前的见识,是真能造福一地。

而且他现在确实太年轻了,在内地发展,他这年龄反而是劣势。

但在资本社会,先有钱再掌权,才是正儿八经的仕途路子。

港岛此时和未来很多年里,也是资本社会,楚向前要是想入局,以港岛为起点,确实是很正确的发展渠道。

可惜楚向前此时没这心思,就连想法都没有。

既然不走仕途,那自然想着走商路。

而且这一条路,不仅简单多了,还比仕途更享受。

要不然,哪里可能女人一大堆,生活也没可能像他这么奢靡。

二十年后,有钱人,还是个港岛人身份的有钱人,在天朝就如上宾。

加上楚向前既然知道,新千年后,天朝赚钱的机会多的是,还有机会超过镁国,那楚向前自然不会和天朝闹矛盾。

甚至新年前的头10年后,让他表明态度的站队天朝他都愿意。

不是镁国和其他资本国家没有赚大钱的机会,而是楚向前深知,自己一个天朝人,在国外的产业再多,结交的权贵再多。

最后免不了还是会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菜。

还不如学学霍老先生,虽然晚年的生意有些没落,比不上那些左右逢源的资本家。

但说真的,霍家才是能富贵几代人,甚至好几代的家族。

像是李公摊,看似繁花似锦,纵横商场一辈子,可大势之下,已经有了没落的趋势。

钱到了一定程度,一味追求高盈利,是真长久不了的。

多少家族和企业,再如何兴旺,总会有走下坡路的时候。

一心想着再攀高峰,确实不如想着如何缓解没落的趋势。

一代、两代之后,才是见分晓的时候。

当然,楚向前现在才20来岁,真想为家族长远考虑,怎么说也要等到四、五十岁。

而且他这两年为天朝做的事,只要将来不胡来,谁也奈何不了他。

再不济,安心待在港岛,也能富贵好几代人了。

所以楚向前这种拥有上帝视角的人,只要愿意安分点,不和人做意气之争,不计较一时得失,那是想没落都难。

光是学学李公摊,在经济危机时,高价卖出一些产业,等危机爆发之后,再买回来。

一进一出,资产至少能涨一两倍,十年八年来一次,几十年后几百亿真的是小儿科。

更别说,楚向前自己其实不用太动脑筋,未来谁会发达,就买谁家的股票。

要是能像叶孝礼一样,在他还没发达之前,就入股明大这家公司,拿到30%的股份。

光是这些股份,未来就值几百亿港币,毕竟电视剧创世纪里,叶孝礼一度登上了亚洲首富的宝座。

明大这家公司,生意遍布港岛和东南亚。

二三十年后,就连吉隆坡最大的地产开发项目,都是明大主投。

整家公司的资产,少说也有几百亿的市值。

所以楚向前明明手里有的是钱,过去一年,却没怎么投资港岛的项目。

不是他不知道什么生意赚钱,实在是没人才。

还不如缓一缓,等未来哪個大佬的公司上市,自己大量买入股票就行。

而且流通股,很多是没投票权的,对创始人来说,只要股份不超过10%,反而会欢迎楚向前这种有钱、有地位,又有大势力的投资人。

——

楚向前还不知道上头已经开始防范自己,不过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在意。

证客嘛,和生意人的思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且楚向前自己,其实一开始就也在防着上头。

只要上头没做实质性的伤害,那就等于什么事都没有。

而且楚向前为上头做那么多,一来是自己认同自己天朝人的身份,有能力,自然会救。

有机会获得极其重要的技术和情报,自然也愿意交给上头。

二来,那么多前世只能在书本、影视剧里看到的伟/人,现在出现在自己面前。

楚向前是打心眼觉得,能获得这些伟/人的夸赞,比赚多少钱都让人满足。

到了9号这天,在天竺已经待了十来天的楚向前,对获取情报的积极性,已经开始认真起来了。

从尼贺鲁在一个星期前,也就是这个月的2号这天,再次如另外一个世界一样,喊出以军事力量对付天朝的话后。

天竺这边就进入了战备阶段,楚向前对天竺北方边界的探查次数,一下子从每天上午下午两次。

变成了白天3次,夜里还让山雀飞一次。

这可比未来的空中预警机更有效率,一旦察觉到问题,山雀还能降下去,离着几十米的探查。

可以说,天竺东线和西线的一举一动,全都在他眼睛里。

就连东线兵力1.6万,西线5千、指挥官是谁,武器配给、后勤补给能力。

甚至是每天吃什么,楚向前都一五一十的发电报发给了已经在高原上的钱国泰。

有了这些情报,可以说,天竺东西线的布局,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了天朝眼里。

这一仗根本不用打,还没开始天竺就已经输了。

9号这天,东线1.6万人驻扎的两个大营里,炮兵部队刚准备出动没一个小时,就被山雀给发现了。

楚向前透过山雀的视线,指挥着山雀在营地里飞了好几圈,然后就降落在营地高耸的通讯塔上。

开始数着大炮的种类和数量,就连卡车装运的炮弹,都大概有了个数字。

等炮兵部队开始往六十多公里外最大的哨卡行进,楚向前忙拿出电台,就在边境城市提斯普尔城外密林中的一处山崖的山洞里发报。

大概是因为这处山崖有两百多米高,通讯信号比平地上强了很多。

电报很快、也很顺畅的被高原上,靠近天竺这边的一处通讯基地接收到了。

钱国泰虽然全权负责和楚向前的联系,但他手下还是有一个班的通讯小组,专门接受他的领导。

一阵滴滴滴的电报声传来,小组成员和不时看着手表的钱国泰立马紧张起来。

他们这个小组,只和楚向前联系,而且除非真的有极其重要的事,需要主动联系楚向前,否则基本上就是个信号接收站。

只是现在才早上8点20,没到约定好的联络时间段,却又接收到了电报。

不用说,肯定是楚向前那边遇到了特殊情况。

钱国泰不由紧张了起来。

电报很快被写了下来,但此时写的只是一串串数字。

钱国泰拿走报话员的通讯单,快步走进自己的帐篷,在一堆书籍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开始翻译起来。

越是翻译,钱国泰心里越紧张和欣喜。

等全部翻译完,拿起电话,按耐住激动心情向上头汇报。

没直接联系高原上的大军,不过是担心暴露楚向前在天竺有内线的事。

虽然打电话会耽误一些时间,但上头宁愿延误战机,也不愿意暴露内线,甚至是楚向前。

好在现在才9号,天竺真正对天朝发起炮击是明天。

别看天竺大军营地,离边界才60多公里,可即便是有卡车,想拖着大炮走完这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没五六个小时根本不可能。

直线60公里,但实际上,蜿蜒的山路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公里。

早上9点不到,就收到上头的情报的高原指挥部,很快就派遣了一队侦查小队,偷偷进入和天竺一边。

要是楚向前在指挥部,就会发现,负责侦察任务的队长,居然是薛建荣这位大舅哥。

说真的,楚向前是真不希望薛建荣上一线战场。

但他也知道,自己没资格阻止任何人报效国家,所以薛建荣被调去高原,他也没说什么。

甚至薛建荣会去高原,还是楚向前去年和薛老爷子、老丈人提议的。

当然,一开始薛建荣没立马去高原,而是先南下,在大鹏弯的岛屿上驻守了一年。

专门负责把楚向前放在岛上的物资,运回天朝。

等到今年年初,这才被调去高原,然后又获得楚向前大批物资的支援。

可以说,楚向前虽然不缺物资,但在薛家老爷子、老丈人,还有上头知道楚向前的大佬眼里,他这个当妹夫的,对大舅哥的支援,那叫一个不计后果。

薛建荣带着一个班12人的小队,进入预定区域,等了好几个小时,本以为情报不准确,差点都想撤退去了。

毕竟10月份的高原,晚上的气温已经很低了。

一个不好,就会出现非战斗减员。

好在天竺人的行军速度再慢,也不愿意走夜路。

总算在下午4点多,出现在薛建荣的小队眼里。

薛建荣激动的同时,嘴里不由骂了几句。

从情报上来看,全程大概也就一百四五十公里的山路,而且还有卡车牵引、运输大炮和炮弹,却还是走了8个多小时。

这行军速度,换成是天朝,早就被拉出去枪毙了。

而且等车队进入预定区域,还得一两个小时。

再扎营的话,说不定就是后半夜了。

薛建荣觉得,自己带着小队成员,说不定都能潜入对方的军营,把弹药和火炮一股脑的炸上天。

不过天竺这边越是不靠谱,对天朝来说越是好事。

确定炮队抵达的消息,薛建荣立马让人把消息传回指挥部。

得到允许撤回来的命令后,薛建荣这才带着人往回走。

天朝高原指挥部里的几个指挥员,看完电报后对视一眼,忽然就露出了灿烂笑容。

要不是上头命令说,不准率先开火,天竺的炮兵部队现在已经陷入了火海和猛烈的炮击中。

有楚向前送的几百匹夏尔马,加上提前准备了至少半年,高原大军这次不仅补给充足。

武器弹药更是足以打一场大战,要是防御的话,打一两年都没问题。

随后对上头的情报能力,那叫一个佩服,同时对这一战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晚上7点多,一路靠着双脚,走了十几公里山路的薛建荣,一回驻地就被要求去了指挥部。

先是再次详细汇报了之前的所闻所见,随后就看到一份地图。

上面不仅标注了几十个哨岗的位置,天竺三个旅的驻防地点,还有好几条用红线画出来的行进路线。

薛建荣仔细看了几分钟,忽然意识到,这几条路线,可能就是打退天竺进攻后,自己这边反击和快速穿插,包围天竺一线部队的路线图。

想到这,薛建荣不由感慨和期待的看向几个指挥官。

“看出来了?”

听到司令员这么问,薛建荣忙点头。

“那行,你们团今晚就从前线撤下来休整,但接到开拔命令后,你们必须用最快速度穿插到敌人背后,明白没?”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