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本明月仙 > 第73章 天下第一舔

第73章 天下第一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本明月仙!

天启皇帝还是把能驮人的大飞鸡造出来了。他用软羊皮缝了一个像蒙古包一样大的大斗篷,下边带一飞鸡,然后是桐油灯。

这桐油灯有点大,点燃后的火焰比火把着的还厉害。这同现在的热气球是一种原理,只是构造上有点区别而已。

因为是首次飞行,天启没敢让人驾驶。

他很有创意的弄了只猴子做驾驶员,他把猴子关飞鸡的肚子中,让他上天体验一把飞翔的感觉。

这一切弄好后天启亲自点燃油灯,这油灯点燃后热气吹着那斗篷慢慢的斗篷撑起,最后带着飞鸡上了天。

那猴子从没上过天在飞鸡肚中的笼子里看到自己在飞,高兴的“吱吱”直叫。

飞鸡升了天后按计划是在天上飞几个时辰后会自动降落的。这次的实验主要看飞鸡的承受力,想知道带物飞行可以坚持多久。

当飞鸡升高百十丈的时候忽然起了风。正是冬季,一股寒流从西伯利亚而来,形成一股强风,经过内蒙古大草原后成为西北风,一路吹向北京,这风是要奔向大海的,风一到便带着天启的飞鸡向东南而去。

飞鸡随着大风一下飘出去上百里。

天启在皇宫的楼上看着他的飞鸡飞走后马上让魏忠贤派人去追。

天启还交待这飞鸡是绝密,不可让别人知道,让人追上后带回来便是。

魏忠贤马上把东厂的人全派了出去。

由于飞鸡以被风吹的不见踪影这些人只能顺着风向扩散开向东南找去。

这东厂的人怎么也没有风快,他们正找时飞鸡已落在了一百里外的天津府境内。

这飞鸡被强风吹着时间一久上边的篷布烂了,慢慢的落在了老百姓的草房上。因为油当时还没燃尽一落地便引起了火灾。

那些老百姓本来在草房里防寒,忽然见天上飞来一只大鸟落在房上,然后房子引燃,赶快从房里逃了出来。

这些草房是连着一片的贫民区,大风一吹全部被点燃。一时火光冲天,贫民区成了火海。

老百姓是全逃了出来,猴子可没那么幸运、它被困在笼子里逃不出来,烧死前“吱吱哇哇”的骂个不停。

老百姓不知道天上飞来的这是什么,一落地便着火,还有东西叫个不停,他们以为是天神降临,都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

火一大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有人上报了官府。

这知府叫崔呈秀,听说后忙组织人灭火。可那一带都是木棚房,又是冬天,又有风,这火怎么也救不了。

他见救不了也就不救了,忙把磕头的老百姓叫来几个问了一下起火原因。

老百姓说正中午时从天上忽然飞来一只大鸟,这鸟不停扇着翅膀喷着火,还吱吱的叫着落在了房子上,然后便点燃了大火。

一个百姓补充说火烧时还有很大叫声,不像鸟叫,也弄不清是什么声声,反正很恐怖。

这崔呈秀听后觉的可疑,便让人去查这飞鸟从何而来。

一个聪明的衙役觉得大鸟是顺风而来,他住西北方去打探,很快便得到验证,于是回来说这飞鸟是从北京方向飞来的。

崔呈秀立马开动大脑,他望着还在燃烧的房舍想了个好主意。

他觉得大鸟可能是谁放的风筝,老百姓是夸大事实说的神乎其神的,这事处理好了应该是个好事。

崔呈秀想了想感觉他的好运来了,他回到府衙马上写了奏折。

奏折上说天津府发现了祥瑞,有一只火凤凰从京城飞到此处完成了凤凰涅盘。这地方怕是要出贵人了,应该是要出皇后才对。

他写好后又让老百姓在奏折后的副页上签了字,算是目击证人。为了抢调真实性他让上千人签了名,一份奏折,副页都弄了几十张。弄好这些后马上派人前往北京呈报。

呈报的人到了京城后直接把奏折交给了魏忠贤。

魏忠贤一看奏折有点想笑,他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他本来不想把这事报给皇上,可又一想这是好事啊!不报怎么行,得让皇上知道后高兴高兴。于是他报给了天启。

天启一看奏折也笑了,道:

“魏大人你说祥瑞真的是火凤凰吗?”

魏忠贤道:“当然是火凤凰了皇上,上千名百姓做证这还能有假。”

天启笑着又问道“那我的飞鸡找回来没有,”

魏忠贤底头回道:“回禀皇上,皇上的飞鸡以涅盘重生了。皇上的飞鸡在地上是飞鸡到天上便成了凤凰,这凤凰只有皇上才能拥有,凤凰涅盘必会重生,看样子那烧毁的房子之地定要出贵人啦!”

“好、好、就随你怎么说吧!不过烧了百姓的房子还是得赔人家的,你拨些银子给天津府、让崔知府着重办此事”

魏忠贤道:“尊旨,皇上圣明,奴才这就去办”

魏忠贤把手下都招了回来,不让他们找飞鸡了,并告戒他们谁也不能泄密,泄密者斩。

魏忠贤本就对那崔呈秀印像不错,别的官员见他是到跟前再跪拜。这崔生秀不一样,见了魏忠贤是十步外跪拜一次,到了跟前再跪拜问安。并且每次都毕恭毕敬的。

在这一点上只有崔呈秀做的最好,更显的尊敬自己。

这次皇上点头让拨款给天律府,魏忠贤一高兴一下给崔呈秀拨了二万两银子。

崔呈秀这下可发了,他想不到皇上会奖励他这么多银子。他把那烧毁民房的老百姓又重新找了个地方盖房安置。然后又把烧毁的民房铲平,弄出一片空地,用来拜火凤凰。

这火本是烧了二十多家民房、崔呈秀拿出五百两银子赔给他们,让他们盖住新房,这些穷人可高兴了,每户分了二十两银子,感觉都成了小地主。

剩下这么多银子怎么办,崔呈秀其实早计划好了,他要玩个大的。

他马上又上奏折、说这地方是灵她,要出贵人,得让一个重臣守着。他代百姓请命,说要建个魏公祠、让魏大人在这守着,保护贵人出世。

这奏折一上魏忠贤高兴了,这是要为我建庙啊!古住今来只有圣人才会建庙,并且还是死后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孔子,关公,岳飞,这些都是功在千秋的人才有庙,自己如果建庙等于和这些人站齐了,大明朝还无一人能有此株荣,我魏忠贤要成为大明第一人了。

他高兴过后又觉得这太不现实,自己是个太监,太监也能建庙吗!

魏忠贤有些心虚,他想了一晚上,又把这事摅了摅,他想到了秦时的太监赵高,唐时的高力士,当朝的王震,刘瑾,,这些人都没立庙,也都没好下场。自己敢那样做吗?

最终魏忠贤还是找到了太监立庙的典范,郑和,郑太保郑和七下西洋最后立了庙。人家可比自己风光多了,他不也是太监吗!要说自己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也可以立庙,对,就这样,万一皇上问起我可以把郑和立庙的事讲一下。就这样魏忠贤考虑再三,还是把奏折拿给皇上看了。

天启这时正在想办法再做一架飞鸡,他感觉自己快成功了。

魏忠贤拿给他看时想不到天启看了一眼,道:“这凤凰涅盘成真的了,那就让他建吧!反正也不花咱们的钱,批了吧!”。

他这一批那边崔呈秀马上招来工匠开始建祠堂了。

这祠堂居然花了一万两银子,可想而知建成了什么样,建的虽没皇宫大,但比皇宫还精致。

两个月魏公祠便完工了。建好后他上报给魏忠贤,说魏祠建好,希望他百忙中抽点时间去看一下,只有他去了魏公祠才能开光典礼祭拜。

魏忠贤当然想去,他带着东厂的干儿子们,还有几名亲近的大臣都去了天津。

到那里后崔呈秀马上安排给魏公祠开光典礼,他招集了他辖区内所有地方官都到魏祠拜祭。

当天全天津府的老百姓都到魏祠观看,共有几十万人,整个大街排了几十里长的队伍,那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魏忠贤到魏祠一看,他的大型塑像有一丈多高,塑的和自己一模一样,把自己塑的脸方口阔、目钢神威的像一尊佛,并且上了金身。他心里高兴的无比非凡,当场夸崔呈秀会做官、会办事,是个官员楷模。

到拜祭时魏忠贤坐在祠堂中央,崔呈秀带百官跪下喊道:“魏大人千岁千岁千千岁,下官拜见九千岁。”

魏忠贤听后不解,一本正经的问道:“崔大人何出此言”

崔呈秀道:“皇上是万岁,魏大人只比皇上少一岁,是九千九百九十九岁,魏大人是九千岁,所以应该这么称呼!”

魏忠贤心中那个美啊,比齐高杰舔屁眼还要美的多,当场道:“我听闻崔大人在天津为官这几年爱民如子,政绩可佳,明日我回到京城后定会禀明皇上,为你加官三级,让这知府楷模成为全国官员学习的榜样。”

崔呈秀磕头道:“多谢九千岁提携,崔呈秀永远不会忘记九千岁的大恩”

从此魏忠贤便成了九千岁。

魏忠贤受了礼后居然拿出一张一千两银子的银票交于崔呈秀,道:“这是我本人奖你的,你收下吧!”

崔呈秀道:“下官无德无功不敢接九千岁的赏。”

魏忠贤脸一黑道:“是我赏你的,接着吧!”

崔呈秀赶快接下,又道:“下官还有一个请求务请九千岁允纳。”

魏忠贤道:“你还有何事,说”

崔呈秀道:“下官崔呈秀想认九千岁做干爹,务请九千岁收下孩儿,”

魏忠贤笑的像一朵刚开的桃花,道:“即然你有这份孝心,我就收下你这干儿子啦!”

“谢干爹,孩儿给您老人家磕头了,”

他这一磕头后边的官员听不到说的是啥也跟着磕头。

李横看到这些在魏忠贤身后底声道:“真是天下第一舔”。

这是魏忠贤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拜完后他们回了京城。

到宫里后他马上同客氏讲了自己在天津的威风,客氏也跟着高兴。魏忠贤商量着过了年三月份是他的生日,他要办个六十大寿,到时让小的们也拜一下干娘,客氏听了心里跟喝了蜜似的甜。

魏忠贤是个讲信用的人,回到京城后很快便让皇上下旨提升崔兰秀为吏部侍郎,一下了崔呈秀官升官三级成了二品大员。

崔兰秀上任后不到二个月的时间,魏忠贤又提拨了几百名官员。这些官员都做了一件很光彩的事,那就是为魏忠贤塑像建庙。全国遍地都有了魏公祠,只要建魏公祠的地方官员都升职了。

大明朝这时成了只知魏忠贤而不知皇上的国家。魏忠贤成了整个大明朝最风光的太监,比当年万历的老师张居正还要风光。全国人都知道北京城有个九千岁叫魏忠贤,那天启皇帝好像不存在一样。

魏忠贤正得意之时八王府里何勇正在向八王汇报工作。何勇道:

“自从施纪死后皇上没了主心骨,所有的事都靠魏忠贤,魏忠贤现在以真正是权倾朝野,皇帝更是对他言听计从、我们的契机到了,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

八王道:“你现在把东西带去吧!做好这件事后就开始清除东林党,东林党不除恐我大事不成。”

何勇道:“东林党这些老顽固总是不识时务,是该清除一下了。当年要不是这些人作崇八王早以是皇上了,这次清除务要撤底,不能再让他们左右这天下大势了。”

八王道:“清除过东林党后大概也正是契机到时,我布下的十面埋伏将无人能解,我们的大事终可成。”

何勇道:“都说十年磨一剑,八王这剑磨了二十年,是该到劈荆斩浪时了,”

八王道:“整整二十年了,父皇赐剑到今整二十年了,本王的宝剑终于要出销了。”

何勇道:“此剑一出,天下可定,八王这次在京城撒下这天罗地网任谁也不能再破,天下终归还是八王的,”

八天道:“你去吧;告诉崔呈秀,做事要彻地,不要给别人机会”

何勇应了一声,然后告退。

八王一个人又拿出宝剑舞了一遍,双眼望着宝剑道:“二十年惊鸿一梦,问天下谁是英雄;执剑可主沉浮,方渡四海清平;”。

说完后一剑将面前的茶案劈开,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