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 第16章 大明龙骑

第16章 大明龙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现如今将士典刀卖箭、售妻鬻子、沿街乞讨、鼓噪哗变,哪里还有军人样子”

“多数军人沦为军官的奴隶,为其劳作一生。”

“而军官的儿子依旧是军官,士兵的儿子依旧要做奴隶。”

朱由检说着:“与其这样,那就推倒重来吧。”

“大明自正德年间军队就开始土崩瓦解。”

“一百多年下来,能打仗的军队不多了。”

孙承宗只是稳稳的听着,没有任何表示。

朱由检的心思他又何其不知,他也曾年少过,也有过轻狂。

可从军这些年,他才明白所谓的精兵练兵不过尔尔。

而这一切都需要…

“都需要钱。”

朱由检的话,让孙承宗眼前一亮。

没错,就是钱。

目前大明最强的关宁铁骑就是靠钱砸出来的。

可国库年年亏损。

边疆又贪墨军饷。

这样下去,大明危险。

不过钱,孙承宗并不是把它放在首位。

要想成事,还离不开一个人。

朱由检再次说道:“除了钱,要想打胜仗,还离不开朕。”

这下,孙承宗彻底服了。

怎么自己想说的,皇帝都知道。

天子多疑,朝中党争不休。

如果自己做首辅,最大的障碍不是朝中,而是皇上。

如果得不到皇帝信任。

那么前期做的多么充足,后期也将前功尽弃。

朱由检叹了口气:“先生,尽请放心,国家就拜托你了。”

很多时候无需多言。

一句,“先生请放心”,足以让孙承宗老泪纵横。

随后二人又对辽东部署了新的规划。

首先蓟辽总督王之臣,辽东巡抚高第撤职。

高第那个王八蛋,昏庸无能,跪了孙承宗当年的铁甲阵地。

不杀了他够不错了,接替他的是洪承畴。

督师蓟辽。

祖大 接任 辽东巡抚。

在大明总督代表着至高权力。但是辽东,是第一战线,属于高危职业。

随后是宣大总督。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总管宣府、大同、山西的军民政务,这个位置也格外的重要。

朱由检推荐 明末战神 卢象升。

如果不是杨嗣昌故意而为之,他也不会死的那么冤枉。

这一世,朕不会亏待你。

卢象升去吧,从知府到总督,好好去磨砺。

好好去成长吧。

上一世国家欠你的,我还给你。

忠臣注定不会被遗忘。

接下来是三边总督,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总管陕西,宁夏,甘肃,延绥

这是杨鹤的位置,暂时还不能动。

而袁崇焕则任山东巡抚,挂职兵部侍郎,总镇总兵,驻守地在济南。

这样总共可以分为三个战线。

第一战线是蓟辽督师洪承畴。

他是帝师,如果没有那群文臣,他也是好臣子,他带领祖大寿担任第一线,防止后金突破关宁防线。

第二战线是 宣大总督,与三边总督,这是为了防止后金狗急跳墙,绕开关宁防线,从大同进入中原。

事实上,真正的历史的上,崇祯二年,皇太极还真这么干了。

而此时宣大总督换成了卢象升,总会有所成效,就算后金真的突入了进来。

那也没事。

还有第三防线 山东巡抚袁崇焕,如果他这两年在济南强军练兵,那么完全可以将后金拒之门外。

至于内地,那还不是后金能试探的地方。

如此前,中,后,战线部署完毕。

其次毛文龙负责后方战线,曹文诏负责京师拱卫。

赵率教平辽总兵,满贵大同总兵。

当然这只是初步规划,这点就交给孙承宗琢磨了。

除此之外,为了以防万一。

朱由检还新建了一支铁骑,名为“大明龙骑。”

主将 孙传庭。

大明龙骑 标配一人三马,配明光锁子甲,火铳,强弓,箭百支。

雁翎长刀,短刃。

除此之外,还标配战备食粮,火折子,笔墨纸,自尽毒药。

月俸五两,精米二斤,豆饼三斤。

这已经是最高最高的待遇了。

哪怕关宁铁骑月俸也没有这么高。

而且还是一人三马,比后金骑兵还有多。

孙承宗有些担忧:“陛下,这支队伍多少人?战斗兵多少?”

朱由检画了个圈:“五万人。”

其中骑兵一万人,分皇家侦察骑兵营(500人),皇家直属骑兵团(2000人),以及龙骑 八个骑兵团(八千人)。

而步兵三万人,分三十个直属千户。

在古代打仗,基本是以千户为单位,甚至是百户。

也就是几百人。

他们收到命令,立刻收拾东西赶往聚集地。

途中根据山地,河流,民居,田地,城镇,天气,敌军行军路线。

都要精细部署,一旦超过时间迟到,就要承受军法处置。

这其中包括民夫,火头军,斥候,马夫,后勤,以及少量混吃等死的步兵。

而真正能打仗的军队也就是战斗兵。

这些人占队伍的大概百分之二十。

一旦战斗兵打完了。

后面的人那基本就是逃跑。

这点朱由检不可否认,可是他希望有一支后世的无敌军队。

就是人民的军队。

他们的损耗比,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三十五,甚至四十。

有人会问了。

这不对啊,我在电视中看我们英雄的人民军打小鬼子的时候。

不是全连覆没了吗?

怎么才百分之三十多,那么人民军队这么弱?

一般问这种话的纯属于傻x。

因为损耗比不是这么算的。

像打仗,经常看到,敌军三十万大军大败,我军斩敌三万人。

这也叫大败,损失率才百分之十。

而我军在打小鬼子中经常是全军覆没,没办法装备,训练,都没有鬼子好。

甚至吃喝各方面都是一清二白。

抗战是永远也无法忘却的,也不像电视剧里手撕鬼子那么轻松。

综合一算,我军百分之三四十时之多。

百分之三四十,已经到极限中的极限了。。

要知道八年战争,中国死亡三千五百万人。

几千万人的伤亡啊。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清朝为了奴役汉人,故意拒绝外来文化,导致盲目自大。

最终换来了无数后代惨死。

朕决定不能这样做。

“孙先生,这支军队初定一万人,战损百分之四十,军费百五十万两。”

孙承宗眉头一锁:“一百五十两一个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