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 第24章 猛将曹文诏入京

第24章 猛将曹文诏入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下午…

魏忠贤将审问的秘密交了出来。

里面是他侄子勾结神调门的证据,从天启三年就已经开始蛇鼠一窝了。

原来这个魏良卿被叔叔提上来后。

每天过着锦衣玉食,权势滔天的生活。

可时间久了他也不傻,知道自己的叔叔是个死太监。

太监是什么东西。

自古至今就没有可以长久的。

他明白自己的叔叔早晚会被赶下台,而自己则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提前勾结了这个神调门。

准备弑君篡位。

朱由检读到这里:“这个魏良卿怎么会如此天真?”

“难道朕死了,他就能高枕无忧。”

魏忠贤立刻请命:“小臣请求陛下诛魏良卿九族。”

“诛九族,那你不是也在内?”

看着魏惶恐的表情,朱由检笑了:“杀人多没意思。”

再往后看,原来这个神调门里面居然有宁王的后代。

永乐年间…

宁王被发配江西南昌为王,到了正德年间,他的后代不服。

认为如果不是被朱棣骗了,自己也成皇帝了。

既然你朱棣可以靖难,那我宁王为什么不可以?

结果还没有出江西便被王阳明打败了,宁王全家处斩,旁系流放。

他的子孙也没有闲着…他们在流放中竟然发现明教也有信徒。

这个明教可没有张无忌,而是朱元璋打天下时那个明教。

他们教主当初被老朱骗后也隐藏于民间,两个命运同样孤苦伶仃的队伍就这样相遇了。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的队伍已经发展到大明全国各地。

经过确定决定扶持宁王后人。

等到朱由检也死了,那肯定是从藩王中过继一个。

而这个时候再由朝中大臣推荐。

登基指日可待,到那时,他魏良卿就是从龙之功。

“这个神调门 有点意思?”

朱由检在当中来回踱步…

他终于能体会到寝食不安的感觉了,也能理解,攘外必先安内的心情。

这群人不处理掉,后金哪有心情去对抗。

“再接着审,朝中务必清理干净。”

“增加影子费用,增加人手,明年之前必须揪出这群人。”

魏忠贤领命:“臣必不辜负龙望。”

之所以是明年,是因为崇祯二年冬天。皇太极要来了。

到那时候肯定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这群孙子肯定不会看热闹,说不定在后方添油加火搞破坏绝。

所以明年之前必须拿下这群人。

“陛下,游击将军曹文诏觐见。”

猛曹来了。

“宣。”

“游击将军曹文诏叩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曹文诏人如其名,威猛先生,一身硕肉,国字脸,络腮胡,光是跪在那里都杀气弥漫。

“将军请起。

“遵旨。”

朱由检看了他良久,竟不知道说着什么,过了好久才缓缓开口:

“朕昨夜做了一个梦。梦里朕与皇后三尺白绫自尽殉国了。”

“朕的孩子们一个个被屠戮…”

曹文诏再次跪下:“末将不敢聆听。”

“听着便是,朕让你开口再开口。”

“梦里后金占了我大明,他们推行易发换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汉人之风,最后都变成了一条条鼠尾辫。”

“朕看到无数百姓被屠杀…”

“他们力战而死,坦然就义,以死为孝。”

“妇女投河而死,孩童自缢而亡。”

“梦里有两首诗,朕念给你听。”

朱由检满怀沉痛的开口: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 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曹脸色大变:“女真何敢乱我华夏。”

“朕知道你听得云里雾里,实际上你是第一个听到这些心里话。”

“你站的不够高,看的还不够远。”

“朕能看到,能体会到。”

“你这样的人朕不会再失去一回。”

“曹文诏听旨。”

“末将领旨。”

朱由检龙音环绕大殿:“即日起命你为京师防卫总督,挂兵部右侍郎,主管七十万禁军操练。”

“朕就一句话。”

“宁可撤军,也绝不养散兵游勇。”

曹文诏再次行大礼:“末将决不辜负陛下信任。”

“记得配合好孙首辅和李邦华工作。”

“是。”

话说到这里,按理说曹文诏该跪安了,朱由检发现他还没走:“你还有事?”

“嘿嘿,某将有个小请求。”

“将军但说无妨。”

曹文诏抖了下胡子:“某将听说我大明要组建龙骑了。”

“军中传言大明龙骑,将是最好的一支骑兵。”

朱由检有点疑惑:“你想进龙骑?”

曹文诏连忙推辞:“不不,末将也想组建军队,与龙骑竞争杀敌。”

原来如此。

早说啊。

可惜没钱了。

内库中也就三百多万两银子了,这马上过年了。

哪有这么多钱给你组建骑兵团。

“京师防卫工作,你若能操练好。”

“朕就给你一支比龙骑还好的装备,如果搞不好,哪凉快哪呆去。”

“遵旨。”

曹文诏憨笑着退走了,而朱由检这边却愁坏了…

那就是今年的税收少的可怜。

魏忠贤一下台,竟然不如往年的七成。

历史上的魏忠贤确实有本事,国内形势国外困境搞得明明白白。

他把东林党压的喘不过气,派镇守太监去收税。

天启年间,虽然污染瘴气。

但局面总体是稳的,如果不是后来的崇祯太急了。

大明最少能延续五十年。

“马上召开内阁,准备小朝会。”

朱由检准备利用这年底,把所有的账都算一下。

也该清理一些人了。

这其中就包括 商税。

说到商税,就离不开 海禁,茶税,瓷税,盐税。

而海禁从隆庆开关时便被打开了。

就是福建漳州月港 设置督饷馆,向海商征收饷税。

突破了大明两百年朝贡囚笼,每年进出口贸易额约一千六百四十七万白银左右,贸易赢利达九百多万两白银左右。

不过这个海禁不太成熟…

像铜、铁、硝黄这些物品严禁出海。

能出海又不赚钱,而且只有漳州一个港口。

大明港口这么多,只开一个完全没有意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