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巧织夏 > 第32章 野猪

第32章 野猪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巧织夏!

此时的沿水村周家,尽管周贵安和夏富春都喊五牛六牛尽管吃。

但是两个孩子还是很克制:大姑家居然煮了干饭招待他们。

“二哥,我还正准备明天上山一趟给你们背点米和面粉,没想到今天你就来了。”夏富春很高兴:“家里人都好吧?”

“都好着呢。”

夏富贵不知道该怎么向大妹和妹夫说这事儿。

“二哥,有什么事儿您尽管开口,我们是兄妹。”

夏富春又不傻,一看二哥的表情就知道他有事找。

估计着是借粮吧。

“是这样的,咱们家遭火灾前爹不是带着五牛六牛去镇上文秀才那儿说了要上学的事儿了吗?”夏富贵不好意思道:“没想到咱们家遭了大难,可是孩子上学这事儿又有点耽搁不得,所以……”

“是要交束修吧,听说文秀才那里有什么拿什么都行,正好家里有只鸡,鸡这东西要吃粮食,现在能节约一点是一点,就逮给文秀才吧。”

“不是……”夏富贵还是难以启齿。

“大姑父,我和五哥想上学堂,金鸡崖离镇上太远了,想在您家借住,您放心,等休沐的时候我们就回山里挖野菜,等我们家有粮的时候也会还您们的粮,您看行不行?”

六牛不知道自家老爹结结巴巴一个什么劲儿。

这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吗?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行,怎么不行。”

周贵安笑着摸了摸六牛的头:“你小子贼聪明,以后一定能考状元。”

“五哥考状元,我当大将军。”

“哟,这么说来咱们老夏家岂不是文武双全了吗?”夏富春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转头对夏富贵道:“行,就让两个孩子留在这里上学堂。放心,咱们家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他们饿肚子。”

养夏家一大家子养不起,养两个侄子还行。

虽然是遭了灾今年粮食绝收,但是周家还有点余粮的,凑合着也能过日子。

“大姑父,大姑,我们肯定好好上学堂,也会帮你家干活的,我还会帮忙照看周正表弟。”

周正今年五岁,是大姑的小儿子。

“行行行,就这样说定了。”

夏富春是真准备回家的。

这不,给娘家准备了碗筷木盆砍刀锄头,还有一大包的衣服。

“这衣服是我们一家子穿过的也别嫌弃。我都是洗得干净的,就想着你背回去让大家能换洗一下,还有一床棉被,山洞里湿气重,晚上给爹垫着睡也好一些。”

“富春,多谢了。”

夏富春家里条件也有多富裕,能挪些换洗衣服出来都不容易。

收收拾拾的,夏富春回金鸡崖村的时候就挑得满满的一挑。

回到山里,累得浑身都不得劲儿。

“大姐想得真周到。”

黄氏在萝篼的最底下看见了一小口袋的米和一小口袋的粗面粉。

一共大约有二三十斤的样子,这对夏家人来说,完全就是雪中送碳的事儿。

好歹让快断炊的夏家锅里还能有米粒儿。

“爹,我在富春家要了两斤谷子做种,她还在问能不能种出来。”

“试试吧。”

夏宗平是老庄稼。

怎么下种这些事儿都是有经验的。

七巧完全不用担心这些。

倒是日常跟着自家娘亲和伯娘一起采蘑菇,挖竹笋和野菜这些。

七巧还会将红了的野山椒摘下来晒干,还有花椒也泛红了,这些可是好东西,七巧一点儿都舍不得浪费了。

老爷子则带着三个儿子继续开荒挖田,大牛二牛和四牛则是砍柴。

这一天,兄弟仨人走得有点远。

二牛跑回来的时候浑身是血,衣服都撕烂了。

“你们这是怎么了?”许氏见了吓得声音都沙哑了。

“娘,野猪,我们打着野猪了。”就是拖不动:“好大的野猪,大哥说起码有两百多斤,他和四牛守着呢,我回来喊爹他们去帮忙。”

有野猪!

是不是能吃肉了。

七巧兴奋的两 眼放光。

夏家的几个大男人听见了也是激动得不行。

赶紧的,兄弟三人让二牛带路。

“二哥,你有没有受伤。”

好在七巧头脑还有点清醒,知道关心一下他二哥。

“没事儿,只是擦破了一点皮,这些血是猪血。”

过程太过于危险和血腥不宜展示,反正能好好的站在这里就是幸运。

“这几个孩子”徐氏也是心有余悸。

“我们是不是要多烧点水,野猪抬回来后要收拾。”

“对对对。”

妯娌三人忙开了。

七巧就坐在山洞口看着他们回来的路。

盼啊盼啊,终于看见大伯二伯和爹,大哥二哥抬着野猪回来了。

四哥走在最后面,背上背着柴火。

一家子出门回来的时候手上都不带空的。

“这么大一头野猪?”

老爷子显然 也很激动。

别说野猪了,就是一只野兔都是美味。

“咦,爷爷,不是说野猪身上有刺吗,这头猪没有呢?”

“有刺的叫豪猪,这个不是豪猪,这就是野猪。”

事实上,豪猪也是野猪的一种,身上长满了刺只是为了防御。

七巧明白了。

眼下,怎么搞这头猪是一个大问题。

“天气热,吃是吃不完的,要不然给富春她们一个送些去。”

都还会留下不少,最多两天就会坏掉。

这可将老爷子愁坏了。

“大娘,家里还有多少盐?”七巧想可以熏腊肉啊。

“没多少了。”这盐还是马家给的。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盐都是很精贵的。

“这些肉能卖掉吧?”为什么家里人一个个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吃饭都吃不上,谁买得起肉啊。”

老爷子苦笑一下:“除非能送到县城去卖给大户人家。”

可是去县城也不容易,遇上有马车一天能到达,没马车的时候,背着这些猪肉还没到达县城肉就臭了。

这可是夏天了,不比冬腊月间。

“我有办法。”七巧道:“打理出来,送一些给马二伯和黄叔叔家,给大姑二姑和幺姑各送一些,另外就是向他们家各借一点盐巴,能借多少借多少,多多益善,大约就是半个月左右我们就能还上。”

看七巧说得信誓旦旦的,大家都愣住了。

问具体办法,七巧拍着胸脯说:保证能卖掉,还能卖不少的钱呢。

前提是让大家配合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