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巧织夏 > 第35章 取大名

第35章 取大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巧织夏!

夏家的腊肉香肠隆重出炉了。

七巧说要送到县城里去换钱。

“还是老二和二郎去县城里卖。”这两人不止一次去县城,熟悉:“田里的秧子可以栽了,明天就把那几块田一起栽上。”

这些日子,夏家的几个大男人辛辛苦苦的开了七块梯田出来。

而且因为七巧出主意用竹筒引水灌溉,这七块梯田都能栽秧子。

“这七块田估计有三亩左右,要是有收成,我们也就能不饿肚子了。”

谁会想到大山里能种谷子呢。

所以,偷偷的都不用交捐税。

要是自己家出了一个秀才了,那就能正大光明的不用交捐税。

七巧告诉五牛六牛,让他们加油,争取在被人发现之前拥有免捐税的特权。

听说秀才免役,能替家人省下不少粮食和杂役的时候,五牛六牛干劲儿十足。

第二天凌晨,夏富贵带上二牛出发了。

叔侄俩各背一个背篼,一个背篼里有十块腊肉,一个背篼里却是香肠。

“二伯二哥,您记住了,一定要送陈捕头一条腊肉和两节香肠,然后其他的卖到县城最大的酒楼里去。这个香肠,您一定要卖高价。”

据爷爷说,没遭水灾之前是一斤肉大约是二十文左右。

现在估计粮价都能涨到二十文了,肉价估计没个五六十文很难买。

但是,七巧说的报价真正是吓破了一家人的胆。

一斤腊肉给两百文钱才卖,然后香肠是五百文,少一分也不行。

这让夏富贵侄叔娘真怕搞不成。

“放心,肯定能卖掉,卖不掉背回来自己吃。”

七巧让老娘分别煮了腊肉和香肠,切成薄薄的片用棕叶包了,叮嘱他们路上吃外还给买家尝一点。

而且,一定要去大酒楼或大户人家卖,普通人买不起的。

“还有啊,你们一定要小心注意隐藏。”

这年头别说财不外露了,就是有粮都不能外露,更何况是肉。

背篼上面是一些草草药,还有七巧故意让他们割的花椒枝条,这样被人闻着有麻香味也正常。

缺衣少食的年代,人的鼻子比狗的还灵呢。

七巧之所以交代送给陈捕头,是觉得这人很有正义感,在三巧的事件中也和夏家人打了交道,而且是明显的和章大人一样主持着公道。

不敢去贿赂章大人,可以送给陈捕头啊。

都说了阎王易见小鬼难缠,纵然陈捕头不坏,但是打好关系也是很必要的。

全当是感谢他在三巧的事和买山地时帮的忙。

夏富贵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五牛六牛也背了背篼。

一个背篼里装了一条腊肉一节香肠,还有干竹笋干木耳干松蘑,一个给大姑家的,一个给夫子家的。

“大姑,这肉老香了。”说着六牛又咽口水了:“还有这个香肠,保证你都没吃过这么香的肉。”

“那我就煮一半来试试。”

“嗯呐,我们先给夫子送去。”

文秀才看着背篼里的食物,感动得热泪盈眶:“你这两个孩子真是有心了。”

看着他们:“老夫也没有什么送你们的,不如给你们了一个大名吧。”

大名?

“听说你们家有兄弟五个兄弟是吧,都没有大名对不对?”

“先生,我家有五头牛呢。”六牛仰头很是骄傲 :“大牛二牛四牛五牛和我六牛。”

“很好,你们夏家人丁兴旺,人也善良。”文秀才想了想:“仁善之家必有余庆,不如从你家大哥起,就叫夏子仁,夏子善,夏子有,夏子余,夏子庆如何?”

五牛和六牛欢喜不已,他们有大名了,夏子余,夏子庆。

“先生,学生还有一个妹妹,七巧节出生的,所以叫七巧,可聪明了,先生,还请先生帮学生妹妹赐名。”

五牛想几兄弟都有名字了,妹妹没有多不好。

七巧只能是小名,要有一个大名才好。

“你说你家妹妹聪明?”

“嗯,很聪明,我爷爷说,妹妹的聪明盖过了我们几兄弟。”

就三姐的死因,所有人都没有看出问题,是七巧看出三姐死得冤屈。

“真不错,有你们这些聪明勤奋的孩子,你们夏家兴旺之日可待,此乃大喜之事,不若就叫夏子喜,喜儿。”

“好啊,喜儿,真好听,下次休沐就告诉妹妹,我们都有名字了,谢先生。”

文秀才也欢喜。

这夏家,真是好人家啊。

只有山里的七巧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

谁在念叨她?

是二伯和二哥吧。

算着时间,应该到县城了。

是的,他们到了县城了。

很巧,刚到县城城门下就见到了陈捕头带着两个兄弟在巡逻。

“陈捕头,陈捕头。”

“噢,是夏家老二啊。”陈捕头看他高兴得很跑向自己:“你这是捡着金子了?”

“嘿嘿,没有的事儿。”夏富贵不好意思的笑笑:“今日进城来是想卖点山货。”

夏富贵左右打量了一下:“听说城门下有施粥的粥棚,这是拆了?”

棚子倒是不少,都是一些破破烂烂搭建起来的,估计着一个棚子里住一两户人家。

“粥棚撤了有三天了。怎么,你们想混喝粥喝?算了,大老远的进一趟城也不容易,走吧,我请你们喝一碗。”

陈捕头一如既往的热心肠,将叔侄二人带到一个小摊前。

“王叔,给他们舀两碗,这是两文钱。”

“好嘞,就来。”

两碗热粥让夏富贵叔侄很是感动。

“陈捕头,你太好了。”夏富贵见卖粥老头进后院添柴去了,他连忙将背篼里用棕叶包好好的腊肉和

两节香肠取了出来:“陈捕头,这是我家猎的野物,您拿回家煮了偿偿。”

“不对,二叔,七巧说要用蒸,蒸的味道更香。”二牛在旁边纠正。

“噢,对对对,你看我,都忘记了,是用蒸的,蒸了更香。”

“这是……”看着手中塞过来的东西,陈捕头很诧异:“你们还有肉?”

“山里的野猪,运气好让我们打着了。”

“那你们可真是运气好。”好得让陈捕头都羡慕,刚买下一百亩的山,昌元县就遭了大水灾。住在山里虽然是岩洞,好歹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你知道那些吃粥的人在哪里去了不?”

夏富贵还想问来着。

“章大人让他们去修河堤去了,每日管两顿粥。”如果夏家没买山没有住岩洞,估计修河堤的人肯定也有他们叔侄的身影。

“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章大人英明啊。”

“谁说不是呢。”看了一眼夏富贵的背篼:“里面全是这东西?”

“不瞒您说,有十多斤。”

“行,我也不能白拿你们的不是,你们跟我走吧,我带你们去醉香楼,估计只有他才买得起你们的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