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巧织夏 > 第37章 计划用粮换人

第37章 计划用粮换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巧织夏!

赚钱了!

真的能卖两百文和五百文一斤!

夏富贵和二牛心里狂喜,对七巧的话简直是深信不疑。

你敢信,夏家最小的丫头说的话都能实现。

太高兴了,太激动了。

从醉香楼出来,两人又感谢陈捕头。

“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们夏家祖传的秘方吧。”

陈捕头也觉得很离谱。

这种事儿要不是发生在眼前他是真的不敢信。

什么肉这么值钱?

问题是,吃了一片这种肉真的回味无穷。

比如现在,他什么都不想,就想将肉拿回去让老娘煮上。

“你们手上有钱还是再买点粮吧,我看这粮食还得涨。”

陈捕头也是一番好心。

“多谢陈捕头,我们确定需要买粮,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一直都在吃野菜。”

信了你才怪。

一直吃野菜还有腊肉卖。

不过陈捕头也没有和他们再多说。

借口还要公干就往家里跑了。

这边夏富贵和二牛相视一眼,心里明镜似的。

哪有什么夏家独门秘方啊,都是七巧那丫头瞎编的。

不过,七巧说卖了肉要买点粮是真的。

也不一定是米,谷子或粗面都行。

反正每一天都要吃一点主食。

还要买点生活用品。

比如碗还少了点,还有棉花。

七巧说夏天买棉絮的人少,让他们多买一点,到天冷了就会涨价。

叔侄俩拿着银子,有商有量的买了必需品,然后搭了马车回家,马车到小河沟村外大路上的时候,天已经黑尽了。

“又要摸黑爬回去了。”

“二叔,你把那几床棉絮都给我,我来背着走。”

“先别慌,棕叶里还有点肉,咱俩吃了再走。”

叔侄俩坐在了大路上,边吃边感叹。

“说咱日子苦吧,又有肉吃;说咱日子好过吧,连一张床都没有。”

“爷爷让买锯子,就是说让我们自己做床铺。”

金鸡崖山洞前,他们砍了很多树晒干。

要赶在立冬前做些床才行,不能再睡地上了,以后会得风湿病。

“嗯,走吧,回家,回家做床铺。”

想起在县城里看到的场景,爹果然说得对:大灾过后到处都是人,哪里就需要做工的。

做工也不给钱,只管饭。

就这样的待遇大家还抢着干。

没有活干的人就去修河堤,为的就是混一口饭吃。

难,太难了。

还是回山里面吧。

好歹还能吃野菜汤。

叔侄俩回到山洞已是后半夜了。

结果他们一到家,全家都醒了。

特别是老爷子,看着儿子孙子背回来的东西不敢相信的问;“卖掉了,真卖掉了”

如果没卖掉肯定买不了这么多棉絮。

他们一共买了六床棉絮,幸好这东西体积大重量轻,二牛背在背上都没过了头顶还是背了回来,不容易。

“真按那个价卖的?”

重点是这个。

夏宗平一直担心价格高了没人买。

偏偏七巧还说少一文都不卖。

“爹,卖掉了,是真的卖掉了。”

夏富贵也很激动。

“腊肉有十三斤,香肠价格高可惜少,一共卖了四两银子,买这些东西和粗面,一共花了三两银子,就余下一两了。”

上交银子1的时候夏富贵还感慨了一句:“挣钱尤如针挑土,花钱尤如水冲沙。银子太好用了,”

“嗯,该买的都买了,还有点余钱,也是不容易了。”

夏宗平不明白明明有这么多腊肉,七巧为什么只让背这一点去。

现在想来,怕是背这十来斤肉去探路了。

“是的,爷爷,我也担心卖不掉二伯和二哥背回来很辛苦。”七巧笑道:“下次我们没吃的时候再背一些去卖了换粮。”

事实上,物以稀为贵。

一下背了几十斤去卖未必就能卖得了这个价格了。

腊肉又不怕坏,熏在火堆边的,自己家偶儿也要切一块下来煮野菜。

毫不夸张的说,两个多月的山顶洞人生活,夏家一家人的脸色反而比以前还红润了。

七巧认为她是营养丰富的缘故。

夏家什么不多,人多。

三亩多的田,栽秧子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完工了。

“但愿老天保佑能有点收成。”

七巧觉得一定能成。

这一天,老爷子带着儿子们做木工活儿。

桌子板凳床铺。

这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得有。

七巧的骨折的手和脚终于慢慢好起来了。

这会儿就特别的活跃。

“爹,我还想做一个小木屋。”

她看过了,在山洞前搭一个小木屋,晚上睡在那里还可以数星星。

想想都觉得美。

“好,等把这些忙完了,就给你做小木屋。”

“爷爷,我们以后就住在山里吧,山里真好。”

七巧觉得是真的香啊。

吃,山上物资丰富。

哪怕是挖野菜呢也品种丰富。

据说山下的人野菜都抢得差不多了。

这个季节吃的大多是水茊菜了。

“山上好是好,就怕大牛二牛他们娶媳妇难。”

山下的人家再差劲儿,他们还可以打麻绩麻线卖,慢慢的也能买点米和粗面这些下锅了。

而夏家,却没有这条致富的门路。

“爷爷,等山里的谷子有了收成,肯定是可以娶上嫂子的。”

这年头,缺衣少吃的:“爷爷,您说用一百斤谷子做彩礼的话,能不能换回来一个嫂子?”

七巧大胆的假设这种可能。

“这……”

老爷子诧异的看了一眼小侄女。

他说的这个未必不是办法。

之前那两家退亲,是因为王家逼他们。

如今,就算王家不逼也有很多人吃不起饭。

这要真的用谷子或大米做彩礼的话,估计还真有人家会答应。

“我看这个办法很好。”徐氏也称赞:“咱们现在住在山里,只要悄悄眯眯的订下亲事,女方悄悄的进山来,也没人知道他们是夏家的亲戚,也不会影响娘家人卖麻线的。”

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不错。

“行,这事儿你们就先记下来回头提醒我。”老爷子道:“谷子这几天抽穗了,我看确实有收成。”

所以,换一个思路,谷子有,孙儿媳妇也能有。

“只不过,娶妻还是要娶贤。”七巧又开始愁上了:“大哥二哥都这么好,大嫂二嫂也一定要漂亮贤惠讲理才好。”

而且,娘家还不能像粘粘一样,不停的要钱要粮。

否则,夏家也供不起这样的媳妇。

“回头让你大姑二姑幺姑他们给看看,看有没有那合适的,有缘的。”

是啊,有缘才能成一家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