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 第39章 启奏皇上

第39章 启奏皇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和珅对刘全说:“刘全,去叫小奴给我们沏茶,你出去告诉门卫,不许有人打扰我,我要和海宁大人好好聊点事。”

刘全说:“遵命。”

刘全应声退出,顺手关上了门。

没过多久。只见一个小厮用条盘端着几个制造精美的玲珑碧玉小盅进来。取一小撮碧螺春茶叶放入两个杯中,又麻利地提着刚煮沸的茶壶向两个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干燥的茶叶立刻发出细碎的哗哗声。

海宁好像听到了茶叶舒展的声音。小厮又往茶杯里加了一些水,只见碧螺春展开身子,茶水碧澄透明,满屋子开始弥漫氤氲着茶香。

海宁说:“我知道喝茶可以解渴、提神。对泡茶,品茶也没有什么讲究。和大人的一位小厮竟如此精通茶道,实在是和大人学问深渊,调教小厮的结果。”

和珅说:“泡茶、品茶大有学问。以后我教教你。”

海宁说:“我感激不尽,能结识大人,是我海宁一生之大幸。”

当即从官服袖中摸出奏章呈给和珅,说:“这是我早已准备好弹劾李侍尧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敲诈勒索的证据。大人看一下,还有哪些地方不合大人的意思,我重新修改。”

和珅想,这个海宁不一般,他还想跟我兜圈子。

和珅接过奏章粗略地看了一下,说:“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只要有奏章就行。”

海宁知道,自己该告辞了。就站起来说:“今天我就说这些,打扰大人了。还望大人见谅。不知明天如何上殿?”

和珅说:“你只管在朝廷门外等我,我自有主意,会把你带到皇上面前的。”

海宁说:“那好,我告辞了。”海宁说着向和珅鞠躬告退。出了和府,海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次日早晨,和珅精神十足。昨天晚上,海宁的奏章搅得他兴奋异常,南巡的疲劳也一扫而光 。心想,仗着皇上对自己的宠爱和信任,弹劾李侍尧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他急急忙忙喝了一小碗莲子汤,便乘轿子直奔西华门而去。

和珅刚一下轿就看见海宁哈着冷气,跺着脚站在门口。

不大一会儿,大臣们陆陆续续到齐了。其中有刑部侍郎喀凝,官居大学士的军机大臣大将军阿桂等。

这些人对和珅都是嗤之以鼻,看不起他。认为他是拍马溜须才得到的官位。不过对他也无可奈何,他是皇上的红人。谁也得罪不起他,惹不起他。既然得罪不起他,惹不起他,那就离他远点儿,相安无事也很好。

当然,官位低一点的,还得主动巴结他。不希望他在皇上面前给自己锦上添花,但也不愿意他在皇上面前给自己毡上烫洞。

时辰一到,就听有人传声道:“皇上有旨,早朝开始。”

一班大臣口称:“谢旨。”文武百官开始分两排躬腰进入乾清宫。

高高在上,坐在宝座上的乾隆皇帝说:“各位爱卿,有事就奏,无事退朝。”

此时,和珅站起来说:“云南粮储道并曾任贵州按察使海宁有本要奏。正在门外等候。”

乾隆皇帝一向对远道而来的官吏有求必见,大都恩准。所以,乾隆皇帝说:“让他进来吧!”

站在门外的海宁正焦急不安地等待听令,忽听有人传话:圣上有旨,召海宁见驾。

海宁听到传话声,立马进到乾清宫。

海宁跪拜皇上后,从衣袖中抽出奏章。小太监接过海宁手中奏章,呈给皇上。海宁这才透了一口气。

两旁的大臣疑惑不解,有的还在下面窃窃私语。

海宁有点害怕,他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势,可是心情越紧张越害怕。大脑一下子断片了,出现一片空白。

他摇了摇头,努力睁开眼睛,他大吃一惊,才清醒过来。自己站在乾清宫大殿里,自己目光所至,竟然是皇上。只见皇上身穿黄锦缎龙褂,头顶一个金龙软顶帽,中间镶嵌着一颗碧蓝玉。皇上面如满月,眉清目秀,真难想象他是一个快近七旬的人了。

乾隆皇帝看完奏章,满脸怒气,大声说到:“朕对李侍尧贪赃枉法,早有觉察。只是云贵那是边防重地,况且李侍尧为朝廷征战多年,戎马倥偬,临危不惧,立下战功,因此我对他尽量宽容忍耐,多加谅解。没想到他竟然把联的恩惠看成儿戏,越加胆大妄为,目无朝纲。当然朕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和看这小小奏章。朕需要查明事实,再做处理。\

海宁听到此赶忙跪倒在地,说:\启禀皇上,臣绝无半句假话,圣上明察。\

乾隆皇帝说:\朕并无此意,你也是出于好意,为社稷担忧。朕的意思是此事关系重大,需要派人前往云南调查取证。”

军机大臣阿桂跨出人群说:\臣愿领旨。\

乾隆看了看阿桂说:\朕知道你忠心可嘉,可你年事已高,云南又非内地,山高路险,很是辛苦,你就免了吧\

和坤闪身跪在御台阶下,说:\奴才愿领旨。\

乾隆道:\朕问你,你相信李侍尧贪赃营私吗?\

和坤眼珠骨碌骨碌地转了几下,也猜得话有几分意思,对这班有功之臣,不杀杀傲慢骄横之气,也显不出自己的威风,也太没有体统,和坤心里琢磨着,说:\身为云贵总督的李侍尧从来都是恃功傲物,拿自己的丰功伟绩当盾牌,胡作非为。前次上朝,奴才和他叙谈,所说之语无非是自己各地征战,屡立奇功。夸夸其谈,仿佛是边疆安定平安,四海无风无浪,全由他一个所创。从来未提过皇上儒雅精明,神机妙算,连一班朝中老臣也不放在眼中,目空一切,连眼珠子都是空的。夜郎自大,惟其如此,才私欲膨胀,才目无朝廷纲纪,实际上就是对皇上的谆谆教诲、恩泽垂训之大不敬,根本上就看不起圣上,也就没把皇上放在心上,奴才以为首先停职查办,把他调人京师,交于刑部会审。\

乾隆听和坤话的前半部分很是中听,但对李侍尧一时是否停职查办,沉默良久。

\此事慢议,今日就到此,退朝。\皇上令说。

阿桂等平素敢顶撞和坤的大臣内心喜滋滋的美,也有一丝丝的担忧和气愤。喜的是和坤扳倒李侍尧来压服众臣的目的没有达到,忧愤的是果真李侍尧是居功自傲,目无朝纪,也该审问。

和坤退朝后并未回府,也料知乾隆皇帝要去北海,所以随即命令轿手,抬轿奔北海。

和坤想的事还未完成,他哪肯罢休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