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农女造福一方 > 第19章 扫铺子

第19章 扫铺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农女造福一方!

月桃并不担心秦忠虚报价格。

古代没有广告宣传,牙行生意靠的就是口耳相传的信誉。

秦忠做了这些年的牙人,自然不会为了贪图银两做损害牙行声誉的事。

砸了招牌,可就没丢了谋生的饭碗。

秦忠和老李兵分两路。

老李去通知铺子主人到衙门办理手续。

秦忠先领着兄妹二人票号兑换银两。

月桃要了四十两的整银和十两的散碎银子。

牙行有现成的文书。

在衙门三方签字画押就完成了交易。

糕点铺的王长贵看到签字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还十分惊讶。

孟景安不会写字,由秦忠代笔,红泥画了押,铺子就过了户了。

王长贵经营这个铺子有十来年了,也就够个日常开销,雇了个糕点师傅,前几日母亲重病,就辞了工。

恰好王长贵的大儿子要去府城读书,王长贵老娘不放心,非要跟着去,

王长贵一想,凭自己的本事给人家当掌柜,也必然不比开铺子少。

就这么的还没等把卖铺子的消息放出去,秦忠就找上门来了。

出了衙门,月桃又数出了六分的银子递给秦忠。

“合作愉快!”

秦忠拱拱手,“哈哈,这钱还真是送上门挣的,以后还蒙孟姑娘多多照顾生意才好!”

月桃客气了几句,和哥哥随王长贵去交接店铺。

孟景安摸着怀里的房契,还不可思议,妹妹说买铺子,就真的买了铺子呢!

……

还是那个伙计,见到兄妹跟在掌柜的身后,还嚷嚷着,“哎,你俩怎么又来啦?”

王长贵看看兄妹,“你们之前来过?”

月桃抿嘴一笑,点点头。

王长贵也跟着笑了,说了句,“怪不得!”

怪不得今早秦忠就上门问自己是不是要卖铺子。

这小丫头有这样的洞察力,真是难得,要是男儿身必然成就斐然。

拍拍伙计的肩膀,“二毛,这店已经盘给他们兄妹了,一会我给你结了这个月的工钱,明天你就再重新找活干吧?”

“啊?”这一天不见怎么工作都没了呢。

孟景安往里面走,腰杆挺的倍儿直。

王长贵领着兄妹前后看了看,前面是铺子,后面是个小院子,

两间厢房,一间灶房,灶房内一应俱全,也是做糕点的操作间。

月桃很是欣喜,非常不错的地方,今天要不是下手早,这三十两轮不到自己出。

算上铺子里的货架,月桃又给了王长贵五百文。

破家值万贯,这些东西重新置办五百文可就下不来了。

交接完事,王长贵拱拱手,“那就预祝小哥,姑娘生意兴隆了!”

孟景安也学着拱拱手。

月桃福了一礼,“借您吉言,也祝您得偿所愿,事事顺遂!”

手里拿着结完的工钱,二毛站在一边干笑几声,“那个…小妹妹…哦…不是…东家小姐,您看,你做什么生意,我这做了好几年了,啥都能上手,您看…让我继续在这里做吧!”

月桃满脸歉意的笑了笑,“小哥,就做小本买卖,我们兄妹就做的来了,这雇人…暂时还没打算…如果以后真的用人,再叫你可好?”

二毛很失望,抓了抓头发,背着收拾好的包袱走了。

正巧隔壁的酒馆娘子站在门口,细眉杏眼,抹了口脂的红唇,独有几分风韵。

回头朝铺子里喊,“阿菜,取壶女儿红来!”

一个伙计捧着一坛未开封的就,坛子上红纸黑字,女儿红。

“给,即是新来的邻居,捧个酒场!”酒馆娘子腰肢款动,走到近前递过来,眼底有几分好奇,但并没有多问。

孟景安哪里见过这样的女人,肤白貌美的,眼神轻佻。

羞红了脸不搭话,月桃双手接过来,道了谢。

“姐姐贵姓?”

月桃的姐姐逗的酒馆娘子帕子掩了嘴笑,“小妹妹嘴真甜呢,免贵姓武,称呼我武娘子就成!”

藕月桃应了下来。

“妹妹要做什么呢?”

月桃笑笑,“家人没商量呢!可能还是糕点呢!”

听到还是糕点,武娘子眼底都是笑意。

“行,忙去吧,有事门口招呼一声!”

月桃谢了又谢,和哥哥回了铺子。

孟景安一脸单纯,“这邻居姐姐对咱们可真好,第一次见就送酒。”

说着捧起酒坛子,喃喃自语,“这也得不少银钱呢吧!”

古代粮食紧缺,酒还真是不便宜,这坛酒怎么也得三五十文的。

武娘子过来当然不仅仅是道喜的。

打听自己要做什么,会不会有冲突才是真的。

月桃里里外外打量了一番,外面只需更换下牌匾。

室内有六十平左右。

墙面不需要粉刷了,但是要绘制几副画,上面画着香喷喷糕点,惹人垂涎欲滴。

铺子里的货架挪到了后院另作他用,她要按照前世的甜品店让木匠打一个展示柜放在靠墙一侧。

再定制三套桌椅摆在正堂作休憩之用。

后面的灶房,各种蒸笼工具,基本齐全。

月桃需要的烤箱,还得仔细的研究下,再让泥瓦匠来修砌。

厢房里都有现成的床,桌椅柜子。没什么需要添置的了。

手里银钱不多,能用且先用着。

一直有人住,也没什么灰尘。

兄妹俩一起动手简单的打扫了下。

已经过了中午了,锁了门,兄妹往回赶。

在路上孟景安还在问,“妹,咱们家有铺子了?”

月桃点头。

过一会孟景安还不相信似的掐了自己一把,“我真的没有在做梦吧!”

一路上时而皱眉,时而咧嘴笑。

月桃提醒他,回了孟家可别漏了马脚。

孟景安连连保证,“不会不会,就是娘我都不说!”

回到村子,碰到村里的几个婆娘在榕树下做针线,探头探脑的看两人的背篓,“哟,桃丫头就是能干,这早上的蘑菇买光啦!”

“见天的往县里跑,她娘也不管管!”说话的是赵四娘。

黑胖的手就想往月桃的背篓里翻。

月桃快走了几步,声音凉凉提醒她,“四娘,您那长手可金贵呢,别让背篓的倒闭刺伤了您!”

赵四娘讪讪地收回手,“就是看看有啥,我又不要!”

“桃丫头现在可精着呢!”

“摔那一下开了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