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与大选捆绑的自行车广告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与大选捆绑的自行车广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总部设在纽约的CBS电视台,全美覆盖率第一。

在福克斯电视台还没有进入米国的时候,这孙子几乎就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模样。

这一会不仅是纽约的唐人街,旧金山的唐人街也从电视里瞧见了《紫禁城奇妙夜》的美食广告。

时间刚过晚上7点,往年热闹的美食一条街,却仍是一副缺油少盐的清淡景象。

稍带着,连同在一条街上的书店、影像店……都跟着一起消停了。

越是没有生意,各家店铺里的灯就越是舍不得点。

远远瞧着昏昏暗暗的模样,倒与后世新冠保守治疗时的唐人街有的一拼。

翠香阁茶餐厅的门外,几位厨子正陪着自家的方老板,站在自家餐馆的大门前。

瞧着玻璃门上白纸黑字的“本店菜品不含味精”,几个人眉头就一直没松过。

“怎么说?这张纸到底要不要撕?”

“要不……再看看后面几天的动静?”

“我也觉得应该先看看再说,那广告虽然看着的确很精彩,但谁也不敢保证它就一定会有效果。”

在事先接到的电话里,纽约唐人街的同行一再劝说他们这边把告示揭掉。

尽管刚刚电视里的美食广告看得大家热血沸腾。

可真到要动手时,却又开始磨磨唧唧了。

就在这个时候,街口处由远渐近的汽车引擎声,勾得他们集体看了过去。

十多秒后,又有几辆小轿车开了过来。

就这样,在几个厨子和方老板还在愣神的时候。

三三两两的旧金山市民,已经兴冲冲的推门走进了翠香阁。

看着自家的餐馆,在自己眼皮底下忽的忙活了起来。

直到老板娘激动的出来招呼厨师时,满眼惊喜的方老板才赶紧迈着小碎步跟了进去。

路过店门的那一刻,嘶拉一声把“不含味精”的告示给扯了下来。

沙、斯、嚓……

与此同时,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的唐人街上,一张张“不含味精”的告知,正以各种各样的手法被揭掉。

也不知道究竟是美食广告的诱惑太大,还是这帮原本就爱吃中国菜的米国人憋得太久。

反正这一会大大小小的中国餐馆里,都迎来了一波报复性的消费。

此时的陈子超和方老板们还没有意识到,随着《味精科普动画》、《紫禁城奇妙夜》两部广告的不断播放。

身在他乡的中国菜馆,将快步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之后冒出来的一系列扩张,不但令他们感受到了里应外合的致富新方向。

还将让国内的商业局,彻底见识到一组广告宣传的破局之势。

……

不过此时此刻,聚在小旅馆里的几位,正在对着他国的电视媒体嚼舌根。

“这米国的电视台也没人出来管管,”

刚欣赏完自己参演的广告,黄永钰就开始对着电视机说三道四了:

“好容易等来一部电影,怎么没一会就要跳出几個广告来,真是太不像话了。”

此话一出,无人响应。

这一会,客房里除了两位老同志,其余的几位不是电视台的、就是广告公司的。

看着电视里左一出右一出的广告,羡慕还不及谁还会张口批评。

也就是王世襄还会心疼一下自己的老友:“反正它播什么你也听不懂,还不如看看广告,了解一下美帝的四个现代化呢!”

给了对方一个白眼后,再看向电视机的黄永钰也开始不说话了。

美宝莲的香艳红唇、正在搓小腿的力士香皂、波姬小丝的长筒丝袜、“我们比IBM强100倍”的苹果电脑……

放眼望去,还得数汽车的广告最多。

不过这当会的江山,正一脸姨母笑的瞧着电视里,骑着一辆铃木小踏板的迈克尔·杰克逊。

“米国的电视台是不是被政府收买了,”

看着屏幕上下方不断滚动的大选字幕,王世襄算是彻底服了:“怎么一天24小时都在做宣传?”

自打江山一行来到纽约后,正巧赶上了1980年的米国大选。

那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看的同志们眼都花了。

“可不是嘛,”黄华微笑道:“这要是收钱的话,谁付得起?”

王扶林也觉得这些哪哪都是的候选人,夸张的已经没边了:“别到时候总统没选上,家产先给败光了。”

“您放心,”余思归在这时说道:“这几个候选人都不用自己掏钱,对吧江山?”

“嗯,”江山点了点头:“有人会帮他们结账的。”

“谁?”张路好奇道:“哪个冤大头会干这事?”

“人家才不是冤大头呢,”

江山的双眼终于离开了电视:“就咱们今天在唐人街上听说的那位安良堂老堂主,他当年就为罗丝福拉来了不少赞助。”

王扶林:“抬上天安门的那位?”

“就是他,”江山:“等他的律师罗丝福坐上总统的位置后,当即就启动了《排华法案》的取消日程。”

“这怎么听起来像是一种交易呀,”王扶林:“难道是他们事先说好的?”

江山肯定道:“可不就是一种交易嘛。”

“那这位罗总统的胆儿,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他那都不算是胆大的,”江山:“还有比他更离谱的。”

王扶林:“谁?”

“尼克松呗,”江山:“说起来帮他登上宝座的一个关键人物,还是咱们国家的一位妇女同志呢。”

“谁?”

这下不光是王扶林,连黄永钰和王世襄都开始好奇了:“咱们国家哪个妇女有这本事?”

居然能把手伸到米国?

“都听说过陈纳德吧?”江山瞧着大家。

黄永钰:“谁还不知道他呀。”

王世襄:“飞虎队呗!”

“说起来这一位虽然在当年组建了飞虎队,”王扶林道:“但咱们国家对他的评价可是没一句好话。”

在王扶林这代人的眼里,陈纳德的政治面貌就没见好过。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一部40多页的连环画《飞贼陈纳德》跟着就面市了。

到了第二年,上影又拍了一部《飞贼陈纳德》的电影。

直到1979年的新版《辞海》上市时,还可以在上面清楚的看见这样一段对他的描述:

走私贩毒、猎取暴利,侦察轰炸解放区……

不过江山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陈纳德的形象将在明年得到重新评估。

“陈纳德当年干了两件特牛逼的事,”江山继续道:“一个是牵头组建了飞虎队,另一个就是娶了一位中国媳妇。”

同样也娶了中国媳妇的几位,一块默默的看着江山。

“老陈娶的这位中国妇女,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江山:

“尽管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但她之后在米国混的却一点都不输老陈。”

“你说的这位是不是叫陈香梅?”黄永钰多少也听过一些她的故事:“她不是老蒋家的座上宾嘛?”

“对对,”江山点头:“就是她……”

作为第一位走进白宫的华人,陈香梅的每一步都踏得十分精准。

1968年,陷入越战泥潭的米国,几乎天天都在进行反战游行。

这还了得,眼见自己国家上班的上学的,都没心思干了。

想干总统的那几位,立刻就意识到了一个绝杀招式:停战必须由自己来完成!

为了不让寻求连任的约翰逊取得“越战和平谈判”的成功。

候选人尼可松,委派刚加入竞选团队的陈香梅为特使。

捎话给南越驻华盛顿使馆:只要他们抵制和平会谈,就能得到尼可松在日后的支持。

结果陈香梅不辱使命,真的把大使给说服了。

“就这样,尼可松成功赢得了大选,”江山八婆道:“直到多年后他卸任总统时,这事才爆了出来。”

“为了能竞选成功,”王世襄大声道:“就让两国人民接着打?”

“可不,”江山:“一个是美方的领导,另一个是越方的大使,人家都点头了,作为中间人的陈香梅还在乎什么。”

在米国的历史学家看来,如果不是尼可松和陈香梅,越战可能在1968年就已经结束了。

结果在他俩的努力下,战事不但拖到了1975年,还白白搭上了两万米国、数百万越南的人命。

“那陈香梅在帮了忙后,”

依照司徒美堂推翻《排华法案》的目的,黄永钰很想知道:“尼可松给她什么好处?”

“把共和党的财务交给她管了。”

“乖乖,难怪她会这么拼。”

“就这,在尼可松下台后,”江山:“陈香梅面对采访时,还是抱怨对方没有在事后兑现当初的承诺。”

“这职位还嫌不够,”黄永钰:“她还想上天不成?”

“您别说她还真有这本事,”江山指着电视中的里根照片,道:“现如今,陈香梅又加入这位同志的竞选团队了。”

王世襄:“又来?”

黄永钰:“她是准备把这条路走到底了!”

“照你们看,”

这个时候,黄华看着电视机笑道:“他们两个当中谁能获胜?”

对于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大选跟踪报导,屋里的几位都已经瞧得见怪不怪了。

张路:“卡特。”

王扶林也:“卡特。”

对于当今的人民来说,卡特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王世襄:“我也选卡特。”

“说得好像你能去投票一样,”

持不同意见的黄永钰,则认为:“照我看里根的可能性应该大点。”

“为什么?”江山特好奇的转过了头:“为什么他的可能性大?”

“就你刚刚说的那娘们,”黄永钰一针见血道:“一听就是个厉害的,她在下注前能不打听清楚?没有7成的把握,她是绝不会轻易选边的。”

“有道理,”江山点了点头:“我也觉得里根会获胜,不过倒不是因为陈香梅。”

这女人虽然厉害,但现在还没到她彻底开挂的时候。

“那你是因为什么?”

“因为他,”这个时候,余思归将一份报纸拍在了桌上:

“就是因为他,江山才会把自行车的广告选登在《纽约邮报》上。”

“也不光是因为这个原因了,”黄华在一旁笑道:“我和江山倒是想把广告打在《纽约时报》上,但对方的报价实在是太高了。”

“高的都没边了,”江山接着道:“我感觉他们就是在故意刁难。”

“可是和《纽约时报》的发行量相比,”

虽然没有参与浦江轻工局的任务,但王扶林还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登在《纽约邮报》上的效果,估计要差不少呢。”

黄华:“那也没办法,预算一共就这么多。”

王扶林:“他们为什么要临时涨价?”

黄华看了看江山:“江山设计的这条广告,在排版时的确有点难度。对方是肯定不会放过这个趁机加价的机会。”

张路:“那《纽约邮报》为什么没加价?”

“刚刚黄经理不是说了嘛,”江山瞧了对方一眼:“《纽约邮报》的发行量不行。”

“发行量不行的报纸,你就不担心它没效果?”

“放心吧,它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

江山指着桌上的一份《纽约邮报》:“就咱们来纽约的十来天,《纽约邮报》的发行量已经像坐火箭一样跑上去了。”

面对《纽约时报》的漫天要价,江山转脸就将自行车的广告送去了《纽约邮报》。

在得到可以刊登、但排期困难的回复后。

江山干脆就将广告的发表日期,推到了“宣布试射运载火箭”的新闻发布后一日。

“这又是为何?”黄永钰就奇了怪了:“这家报纸最近干了什么事,竟能在十多天的功夫就把发行量提上去?”

“这报社的老板名叫默多克,”江山点了点《纽约邮报》:

“目前正利用自家的报纸全力为候选人里根造势,您知道在这之前这位默多克已经把谁扶上领导的岗位了?”

“谁?”

“撒切尔。”

“……”王扶林:“所以你觉得里根也有可能获胜?”

“嗯,”一提到办报,江山就来劲了:“这位来自澳洲的默多克先生,在70年代初收购了英-国的《太阳报》……”

依靠稀奇古怪的刑事案件、劲爆的桃色新闻、政治丑闻……

默多克很快将清汤寡水的《太阳报》办成了一份小黄报。

“那个时候,哪位编辑要是在《太阳报》上来一篇严肃的新闻,立马就会被默多克骂破头,”江山:

“去年为了帮助撒切尔,默克多在《太阳报》上刊登了整版整版的社论。

其内容半真半假、悬疑蹊跷,全都是些对方参选团队成员的劲爆故事。

因为紧跟实事,所以发行量在极短的时间就蹭蹭蹭的上去了,最后的结果我就不用说了吧。”

整间屋子谁不知道撒切尔如今的就业岗位。

“作为回报,”江山说出了大家最想知道的事:

“撒切尔帮助默多克完成了对《泰晤士报》的收购案,这可是目前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一家报纸。”

“……”

头回听说国外这些狗屁倒灶的王扶林,感觉越听越悬乎:“一份报纸就能帮助一个人走上巅峰?”

江山笑了:“等咱们的央视赶上美、英的电视台后,您就明白媒体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屋里的几位相互看了看。

直到今天他们才明白原来资本主义成天挂在嘴边的民主,就是这?

“伱们再看看最近的《纽约邮报》,”江山翻开了桌上的报纸:“是不是和去年的《太阳报》一模一样?”

看着报社上整版的歌颂里根、整版的唱衰卡特,尤其是那些夺目的配图……

只要是能瞧懂英文的同志,都默默点了点头。

“所以,”江山笃定道:“咱们即便把广告刊登在《纽约邮报》上,效果也不会差多少的。”

只要对方能依照自己的设计排版,江山的这则广告刊登在哪家都会爆。

……

第二日,随着当天《纽约邮报》的上市,凤凰、永久牌自行车的广告也跟着出现在了部分纽约市民的眼前。

上午8点刚过没多久,还不知晓广告效果究竟如何的一行人。

正准备在江山的带领下,前往位于曼哈顿第八大道上了一家仓储超级市场。

可当他们走出小旅馆的大门时,却被门外乌泱泱的一群人给怔住了。

“这……?”

就在几位同志搞不清状况的时候,前O记探长陈子超从人群中笑眯眯的走了出来:

古德猫灵……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