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逆转三百年 > 第54章 四大悬案(三)

第54章 四大悬案(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逆转三百年!

由此看来,倭人仍然贼心不死,必须采取措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经过商议,他们决定采用金人对付蒙古人政策,减丁政策。

具体规定如下:大秦每三年,考核倭岛六国一次,六选其一。哪一国,反秦情绪强烈,予以减丁。凡十岁以上的男童,全部处死,以绝后患!

处理完倭岛六国事宜以后,刘仁亮等人便返程回国了。在刘仁亮回国途中,另一桩大案,也浮出了水面。

女奴案

一个风雨瓢泼的夜晚,拇指般大小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到瓦片上,好像催眠剂!外面的能见度不到三米,这时所有的人都进入了梦乡!

嘭!嘭!嘭!顺天府衙的鸣冤鼓,不甘寂寞,响个不停!时任顺天府府尹周正,正做美梦,好生难得!

这突如其来的鼓声,让周正多少有些怨气,恨不得把击鼓之人碎尸万段!

周正穿着板正之后,立刻升堂办案,他倒要看看,这是谁搅了他的美梦!

来人是一个瘦弱的老者,身材六尺左右,六十岁上下。磅礴的大雨,已经把老人全身浇透了,像落汤鸡一样。

周正本来心有怨气,想着好好训斥来人,发泄一下。可是,当他看到老人如此模样,又心生怜悯,饶恕了他!周正没有责怪老人,只是让老人把案情一一道来。

据老人交代,他有七个女儿,个个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十里八乡,仰慕者络绎不绝,老者引以为豪。

不料,一个晴朗的中午,一批官军突然杀入家中,劫走了老者的七个女儿。事发至今,已经三年有余,老者四处奔走告状,始终没有音信。无奈之下,老者选择赴京告状。

听完老者的陈述,周正愁眉不展,不知如何解决!因为老者不是第一个进京告状的人,前面已经有数十人了,足足四五百少女,离奇失踪。

这种案件,已经超出京畿府衙的职责,必须上报刑部。刑部陆陆续续接到数十起类似案件,迟迟无法破案,已经引起帝国高层的警觉。

李成义召集内阁大臣和议政殿大臣,秘密商议多次,剑指三法司。为此,李成义命令黑枭卫秘密调查,直接上奏,绕过三法司。

据黑枭卫调查,少女失踪案,涉及到多位高官。已经明确的名单有刑部尚书、刑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巡查御史…共一百多名官员涉案。

李成义将所有涉案官员,全部革职查办,严刑拷打,以求快速结案。因为据李成义的直觉,此次大案,绝非如此简单。弄不好,会有皇族涉案,这不是李成义想看到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成义越来越看中亲情,他希望自己的晚年,不会出现骨肉相残的事情!当然了,他更不希望,有子女死在自己手上!

在李成义的铁腕手段下,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案件全部水落石出。

三年前,刑部尚书耗资几十万两白银,在京郊私建一处庄园,名叫九霄山庄,由官兵化装把守。自那之后,陆陆续续有马车出入庄园,昼夜不停。

据黑枭卫调查,有六部官员、开国功臣、封疆大吏、宗室成员,频繁出入庄园。那些失踪的少女,全部关押在庄园后院,每个人一间房,老者的七个女儿全部在这里。

每个少女的年龄、肤色、胸围、身材等,全部记录在门口的牌子上,供权贵们淫乐。

起初,有一些少女誓死不从,企图反抗!怎料,这群禽兽当着其他少女的面,把反抗之人,活活打死,扔在后院的水池里。

少女们年龄小,没见过世面,哪里经得起这群禽兽的恫吓!在他们的威逼利诱之下,纷纷选择妥协,成为高官们的玩物!

若少女们不幸怀孕,看守人员则强制们她们堕胎,甚至直接杀掉!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少女,成为禽兽手下的亡魂。为了维持少女的数量,也是为了保持新鲜感,畜牲们不停从全国各地抢劫民女。

当这一串串人名,出现在李成义面前时,他气得双手颤抖!李成义不敢相信,帝国高官们,竟然如此变态,如此不堪!

自建国之初,李成义一直信奉一条原则: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凡祸害百姓的官员,他决不轻饶,谁都不行!

他的两个亲兄弟、刘宗睿、李亨通,都是因为祸害百姓,被他处理了!而今,还有不知死活之辈!

一个深夜,李成义命令禁军,把九霄山庄团团围住。负责把守的官兵,不明所以,竟然出来呵斥禁军。

不料,带头之人乃是开国元勋,高林。他不由分说,上去就是几剑,把所有守卫人员全部斩杀。

正在里面呼呼大睡的高官们,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个个理直气壮往外冲,边走边骂:“他娘的,谁这么不长眼,竟敢打扰老子的兴致!”

当他们走到门外,看到高林时,每个人都怂了,纷纷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高林见状,冷笑一声,对他们进行一番调侃和羞辱。

“呦,这不是刑部尚书孙大人吗?您老人家怎么在这里啊?这么晚了,您左搂右抱,难道是办案吗?”“高将军说笑了!说笑了!”

“我从不与人说笑,只想报仇!”“我们与将军无冤无仇啊!”“无冤无仇?刚才是谁骂我?有你吧?”

“将军恕罪!恕罪!我等不知,冒犯了将军,还请将军大人不记小人过,饶恕我等无知!”

高林转过身去,略微思索一会,眼神之中露出杀机。他示意手下,将孙尚书为首的几个高官,就地斩杀。

杀了孙尚书几人后,高林对着其他官员说了一番话:“你们,说与不说,全部都是死罪!刑部的刑具,我想各位比我熟悉!各位都是文人,细皮嫩肉,何必受那个罪呢!”

在高林的劝说下,涉案的一百多名官员,全部当场自杀。自此,这又成了一桩悬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