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被退亲后,我成了摄政王的心尖肉 > 第127章 小筠风光出嫁

第127章 小筠风光出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被退亲后,我成了摄政王的心尖肉!

转眼到了十二月初六,这是卫沣心心念念的一个日子。

这一天是小筠出嫁的日子。

天刚发白,小筠被喜婆和三个嫂子从床上叫起,“小筠起来沐浴更衣。”

“这么早,不是下午才来迎亲吗?”小筠迷迷糊糊地问。

“不早了,还有二到一个时辰会有客人来。”长嫂捂嘴笑,“小姑居然睡得着觉。”

长嫂小林氏在出嫁前,两天两夜睡不好。

出嫁前一夜,她手上拿着一本画着两个光身子人儿的册子,研究了半天。

想着喜婆各种暗示:夫妻间要像捣蒜那般,像打糍粑或者舂米。

小林氏摇头,“没见过。”

喜婆指着册子道:“女子在下,男子在上即可。”

“这么简单?我懂了。”

事情上,直到洞房夜小林氏也不懂,最后在杨成文的操作下,小林氏才完全恍然,原来男女是这样做的。

小筠洗了澡,半眯着眼,坐在梳妆台由着喜婆从头到脚给她涂涂抹抹。

三个嫂子和喜婆一言我一语的教着妹妹房中事。

长嫂经过了三个多月的实际练习,她红不脸心不跳地道:“小姑,她们说的什么舂米,画上画的那些都不要理会,这些事男人懂,到时你就只睡着不动。”

喜婆哑然,这话她可说不出口。

三嫂活泼,她捂嘴笑个不停,“看我们姑爷那身板,怕小姑今晚一夜不得合眼。”

她同卫沣还是亲表兄妹,她的娘是卫沣的亲姑妈。

“这药是宫里来的,晚上要记得用。”她从怀里拿出一盒药,神神秘秘塞到小筠手上。

长嫂调侃道:“三弟妹也是一夜不眠?”

“你好像一夜睡过一样。”三嫂哈哈笑个不停。

二嫂不说话,想起洞房之房的事,她的脸就泛红,她的夫君学武,有一身用不完的力气。

那一夜,她像是被马车碾压了一遍又一遍,她疼痛但又甜蜜。

小筠听着嫂子们的话,装着不懂,一脸呆傻,不说话。

实则她在空间看了很多,真人表演的成人影视。

这些画册和羞羞答答的说词,让她觉得太蠢笨。

小筠暗道:古人真有趣,一边说食色性也,一边觉得说出来不耻。

小筠化了妆,穿上宫人绣女做的嫁衣,把在场的人眼看直了。

“太美了。”众人惊叹。

红色缎面制作的霞帔穿在小筠的身上,宽大的喜衣上面,用各色丝线和金银线绣着一只华贵的大凤凰。

凤凰的眼睛用的是两个大红宝石,凤凰身上点缀着各色宝贝,在阳光之下,喜服发出闪亮的光芒。

那一只大凤凰展开翅膀,像是要直上九霄!

小筠穿上这一身霞帔后,显得胸丰纤腰,玲珑多姿。

这身衣衫做得如此的华丽,是卫沣的意思,也有皇后的指令,“将忠王妃的喜服做华丽点。”

皇后是因为得了太孙的话,“皇祖母,之前沈家出事,是因得罪了忠王妃。”

“哦,原来是这样,卫沣这孩子做得好,不亏本宫一直疼他。”皇后欢喜了起来。

太孙小声道:“忠王看重王妃,我们对忠王妃照顾一点。”

“没问题,杨家女儿是个有教养的好孩子,值得我们对她好。”皇后一口应了。

转头就吩咐将忠王妃的喜服做华丽一点,上面用的那些宝石,也是皇后赐。

若不然,小筠这件喜服做不了这么华贵。

连太子娶太子妃,太孙娶太孙妃,那喜服上也没有这么多的宝石。

小筠换好喜服,端坐在床上,等着新郎来接她。

三个嫂子陪着她说话,“小姑要吃点东西,别饿着了。”

“好的。”

青荷忙给主人端来一碗荷包蛋。

长嫂小林氏闻到荷包蛋的味,感觉腥味入鼻直反胃,她实在没憋住,跑进插间嗷嗷吐。

“大嫂这是怎么了?”二嫂和三嫂上前关心地问。

“胃难受。”

在小筠出嫁这一天,杨家喜喜事事。

喜婆懂点脉象,她给三位夫人一一把脉,惊喜地道:“啊,二夫人也怀上了。三夫人好像怀上了,脉相浅还把不出来。”

“啊,全怀上了?”林氏惊喜万分。

这让三个嫂子也不由得说:“小姑就是个福星,出嫁时我们家四喜临门。”

喜婆抿嘴笑道:“怕是要五喜临门。”

“哪来的五喜?”小筠偏着头好奇地问。

“今天晚上忠王努力一把,忠王妃就有了喜。”

“啊,这么快?”小筠懵了。

“怎么可能。”忠王一身大红喜服,他冲进屋内接亲,刚好听了喜婆的话,他立刻出声。

嫂子们都笑了,问:“殿下不想有孩子?”

“一年后再说。”忠王伸出双手,将小筠打横抱起,笑道,“王妃,我来迎娶你了。”

“哈哈……”所有人都笑开了。

跑进来准备背小筠的长兄,一见忠王将妹妹抱起,他愣住了,随后笑了。

妹妹同妹夫恩爱,自然是做兄长的人想看见的事。

忠王抱着小筠,一直送上花娇。

小筠笑着从花娇里探出身子,冲送嫁的家人挥手,“爹娘哥哥嫂嫂,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住,会天天回家。”

一家人忙不迭点头,“好好,同殿下天天回来。”

“好咧岳父岳母。”忠王翻身上马,脸带喜气洋洋的笑。

“啊。”所有人惊呆了。

新娘不哭嫁不说,还笑着说要天天回家。娘家人还说行,要殿下一块回家。

那忠王居然还道好。

看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吉日到,起轿。”

瞬间喜炮齐鸣,唢呐响起,忠王娶王妃的喜气在天地间传播。

喜轿后是长龙一样的嫁妆。

嫁妆最前面几抬,是皇上和皇后赏的玉如意、玉摆件,全是进贡之物。

金条银块摆了二十抬。

首饰、珠宝各色各种的贵重东西又是几十抬。

还有代表铺面、田庄的砖又是十来抬。

什么金马桶、银盆子也是一抬又一抬。

嫁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前面抬的嫁妆入了忠王府,后面抬的东西才从忠义侯府出来。

……

围观的所有人目瞪口呆,没有人见过这么丰盛的嫁妆。

连太子妃和太孙妃出嫁,也没有这么多的嫁妆。

这是因为,她们的出身皆不高,出嫁时娘家二品官员,是后来赐了国公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