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二世而亡?大秦要征伐天下! > 第62章 项羽和刘邦的合作(5)

第62章 项羽和刘邦的合作(5)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二世而亡?大秦要征伐天下!!

一听韩信要还给自己失去的十座城池,张耳顿时大喜。

如果这十座城池得以收复,自己受的委屈也算是平复了。

当即跨上一步与韩信说道:“大秦真若可以使孤的十座城池失而复得,孤愿相助大秦,只不过常山国乃小国寡民,恐怕没有实力助将军与项羽刘邦相抗。”

韩信拱手道:“大王自谦了,本将只需大王出步、骑兵两万,南下背后进攻刘邦的齐境即可!”

张耳顿时明白,韩信是为逼迫刘邦撤回对项羽的援助,如此一来刘邦必定转过身来再次进攻常山国,那自己如何抵挡得了,届时莫说归还失去的十座城池,怕是整个常山国都不可保啊!

“将军,寡人前些日子为抵抗刘邦入侵,已经折损巨大,只怕是不敢再起兵戈......”

韩信猜到了张耳的担心,微笑道:“不如这样,大王借两万兵力由本将指挥。”

“借两万兵力......这是......”张耳一愣,不知韩信何意。

“这两万兵力虽是大王士卒,但身穿大秦军服,由本将指挥,想那刘邦只会以为这是秦卒,由此可摆脱与大王之干系。”

“大王放心,即便是借兵,战事结束后,那十座城池依然归还给大王!”

“好!孤答应你!就借给将军十万将士!”

如此这番,刘邦项羽联军,韩信也不孤独,得了两万军相助。

而且韩信决定,要把这两万借来的兵当作一支奇兵,成为这场战斗胜负的决定因素。

这一日,汉军惊奇发现,在其北边边境上出现了一支两万人的秦军,边境守将大为惊恐,立即派遣侍卫快马驰骋清溪城,告知刘邦。

刘邦大惊,看来这次秦国真是拼了,出动如此多的军队,对自己和项羽两大对手同时进攻。

范增倒是颇为欣喜,因为刘邦也遭秦国进攻,势必与楚国绑的更紧,毕竟有了共同的敌人了嘛!

果然,即便自己北境受袭,刘邦并未离开楚国的清溪城,而是派出爱将樊哙支援北边。

“樊哙何在?!”

“樊哙在此!”

“孤令你带两万大军即刻北上,一定要挡住北边秦军!”

“诺!”

韩信不愧是“兵仙”,带着两万“冒牌”秦军竟然一路南下,打的刘邦边境守军节节败退,不到半个月就打到了黄河北案的奉高城。

就在奉高守将余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樊哙到了。

樊哙带来了两万大军,本来奉高余忠还有两万守军,两军合计有四万人,再加上黄河天险,秦军想过河难如登天。

樊哙对此战充满了信心。

这一日,探子来报:“将军,秦军在奉高右侧的风陵渡加紧伐木造船,似乎要强渡黄河!”

余忠顿时大惊,拉着樊哙手臂惊慌失措道:“秦军果然勇猛,他们刚到黄河北岸就要渡河而来啦!”

樊哙不耐烦甩开余忠,没好气说道:“怕什么?!你自己何不去看看风陵渡地形水流如何?”

余忠受了樊哙斥责不敢怠慢,当日下午即快马赶来风陵渡,一看顿时安心不少。

原来风陵渡虽然相对狭窄但正是因为狭窄,再加上落差大,造成水流湍急,若是平日还好,偏偏前段时期是雨季,黄河水量巨大。

由此,莫说是常人,即便是黄河沿岸的老水手也不敢在此时在此渡口乘船摆渡。

回到营帐后,余忠对樊哙呵呵笑道:“那秦军带兵之将在陆路打仗或许不错,但不动渡河之战。”

樊哙冷笑,“何以见得?”

“风陵渡虽窄,但水流湍急,不是强度黄河的好位置。”

樊哙却不以为然,皱眉道:“秦军向来狡诈,他们既然选择了风陵渡,自然有选择风陵渡的道理。”

余忠一愣,“是何道理?”

樊哙摇头道,这水上的道理本将如何得知,可找几位久居黄河沿岸的老船工问问。

很快余忠找得几位老船工,一问果然有阴谋!

原来风陵渡虽然水流湍急不易渡河,但地形层次叠峦,且距离狭窄,最合适架浮桥!

余忠又是吓的直打哆嗦,慌慌张张报告给樊哙。

樊哙极为重视,立即招来老船工亲自询问,“架浮桥要造船么?”

船工回答:“浮桥可以木船为底,上面铺设木条,横在河上连成稳固的一条路径,即为浮桥!”

樊哙点点头又问:“如此需要多少船只?”

“风陵渡虽相对狭窄,但仍有五十米宽,再加上耗损,左右连拼,少说也得两百条船!”

樊哙又点点头,“倘若对方有百数以上木工,需要多长时间可完成浮桥?”

谁知老木工呵呵一笑,“即便有一千名木工也不能搭成浮桥?!”

樊哙一怔,“为何如此?”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木料!”

原来奉高这一区域,老百姓常年破坏植被,已成黄土荒漠之状,根本没有大片森林。

没有大的森林就没有木料,没有木料自然就造不出船来。

如此,余忠又哈哈大笑,“难怪探子来报,秦军每天只能造出两条船,如此这般速度,光造浮桥就得要三个多月,届时黄花菜都凉了!”

樊哙斥责道:“尔不可掉以轻心,万一秦军突然寻得大片木料怎么办啊?”

余忠缩了缩脑袋拱手请示,“将军,那该如何处之?”

“蠢货!你派遣大量探子掌握秦军造船数量即可!”

“对啊!”余忠像是解决了难点,只要秦军造船速度没有加快,说明浮桥不可架设。

与之相反,如果造船速度陡然增加,那说明他们已经寻得木材,那守军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很快,余忠没两天向樊哙汇报秦军造船速度。

“禀将军,秦军今日造的新船两艘!”

“禀将军,秦军今日造的新船两艘!”

......

连续报告了多日,樊哙又斥责余忠道:“蠢货!岂可只盯着造船,还需探探秦军木材来源。”

几日后,余忠带着探子亲自报告:“秦军造船木材全都来自十里外的猫儿山,除此之外,方圆五十里没有可供造船的林木。”

“嗯,那就好!”

终于,樊哙也放下了戒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