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 第34章 养鱼养鸭

第34章 养鱼养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早上吃了早饭,沈誉就带着温慕清往村子最里的角落走,走了两刻钟,才到李氏几家挖鱼塘的地方。

这个地方不算是田,反倒是河岸往上走的一个低洼地,周边也没人开荒过。

当田用不好引水,周边的土地也不肥沃,种地也种不出什么作物。

村里人都看不上,一直都荒着,每年山间发大水还把不少泥土冲走了。

现在这一亩地的大小,李家几个人花了几百文钱就买下来了。

期间一起挖鱼塘、砌石头,沈誉有空也过来帮忙、指导一下,这个鱼塘已经差不多了。

山上有泉眼,挖了一个水沟把水引到鱼塘里。

为了防止雨季山里流下来的雨水把鱼塘冲坏,他们准备在山脚和鱼塘之间挖一个大的排水沟。

引来的泉水并不大,昨天几人还从上游挖了一个小水塘,把河水弄到到小塘里,再挖沟引到鱼塘。

现在温慕清看了他们的操作,算是知道怎么来的了,全凭一身力气。

他们两两一组,两人一个木桶,木桶系上绳子,把桶扔到河里,灌满水。

两人同时用力往上拉,拉直绳子,水桶里的水直接倒到小水塘里,顺着小沟一路向下直到鱼塘。

完全是靠力气运水养鱼,只可惜温慕清不会做水车,不然可以省不少力气。

还好只是前期灌水辛苦,以后每天就靠山泉水补充了。

看着这灌水的速度,应该还得要好几天才达到预期水位,之后才好开始大规模养鱼。

几人见温慕清来了纷纷打招呼。

温慕清也不打扰他们,拉着沈誉在周围转转。

太阳出来了,有点热,温慕清额头有点细汗,还好鱼塘侧边有一棵大榕树可以躲躲。

看着这里的环境,温慕清又有了新的想法。

“相公,我觉得他们除了在这养鱼,还可以把鸭子都拿来这里养。”

“怎么说?”

沈誉听到还能在这养鸭子也来了兴趣。

“他们现在每天很早就起来抓鱼、送鱼,抓到小的鱼其实也可以开始养起来了。”

“这边这块地很平,可以建一排鸭舍,再用竹子把那块水浅的地方隔出来,鸭子可以到里面游水,拉的鸭粪可以给水草提供养分。水草茂盛了,鱼也可以吃得饱。”

“只是这里面积不大,鸭子不能养太多,养多了也不好。”

温慕清以前见过很多人养鱼的同时也养鸭子,收入还不错。

“只是这里离村里远,上游的村落沿着河岸也能找到这里,要是养鸭,那就得有人守着。”

周围的出落大概的布局沈誉是清楚的。

“是要有人守着,他们可以在这里建一个竹屋,平时轮流来这里守着,顺便喂养就可以了。这里地宽,还可以养一些蚯蚓,晒起来也方便。”

温慕清之前问过沈誉,就是林若寒能不能搞到带皮的莲子,不知道沈誉有没有和他说过。

她想试着种植一些在鱼塘,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收获莲藕呢。

接下来的几天,温慕清身子完全干净后,就催着沈誉进山挖花椒树,又带回来不少的苗。

这次除了那几家分了一些,村里人每家也分了几棵,林子里就剩大的花椒树了。

等温慕清再次去看鱼塘的时候已经是6月底了。

太阳很晒,走得她一身汗,还好自己只是去看看,要让她做这些活儿估计要命。

这次过来,这边已经建好鸭舍,用竹子把鸭舍周边围起来,防止鸭子乱跑。

鸭舍用整根竹子建的,屋顶是茅草盖的,四面用的竹子。

现在夏天,看着挺凉快的,冬天估计得放一些茅草防风。

鱼塘分成两个部分,水浅的地方已经隔出来,准备给鸭子用。

水深的区域已经放了不少的鱼和水草,水面上也有一些他们喂的草。

他们把自己住的竹屋建在大榕树的旁边,树枝刚好可以给屋子遮阳,很凉快。

几人此时也不顾炎热的太阳,只想多抓一些鱼苗,每个人都带着草帽却还是黑了几个度。

温慕清赶紧叫沈誉劝他们,大太阳的中午还是不要去抓鱼了,不然会中暑的,严重了是要命的。

中午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下午在干,养鱼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收获的。

跟着温慕清赚了不少钱,几人还是很听劝的,都到大榕树下休息。

期间温慕清还告诉他们,要是鸭食不够,还可以拿田螺来喂。

反正河里很多,甚至有些人的田里都是。

上次林若寒吃过了田螺的,却没有要开发这道菜,应该是有他的考量。

既然不能马上又收益,那就拿来样鸡鸭。

太阳大,又刚吃饱饭,温慕清也不着急回去,坐在大榕树下吹着风,听他们闲聊。

他们对这个鱼塘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生活好了,自己能取上媳妇。

这里除了沈誉和李泽,其他人都是光棍呢,而且还比沈誉还大一两岁。

以前不敢想,现在日子又盼头了,取个媳妇不难。

李泽和沈誉同年,比沈誉大了月份,他媳妇都快生了,沈誉也有媳妇了。

这些人很是羡慕,不求金山银山,只求吃饱穿暖、老婆孩子热炕头。

最近宁馨和林若寒一直都没再来过,据沈誉说是两人往周边的城池去巡视酒楼了,不知道会不会直接回京都。

月底休沐三天的温沐晨,每天在沈家吃饭、温家睡,叫他住沈家,他不住。

温慕清要回来陪他住几天,他也拒绝了,只要小白陪他。

6月的最后一天,一品香的小斯来请温慕清第二天去酒楼对账,顺便带来了一封宁馨的信。

宁馨信上说,她和林若寒一路巡视酒楼,还差几天就要到京都了。

本来打算在这边多呆几天的,林若寒那个木头硬是把她拖上马车,说是林夫人交代他必须把人全须全尾的带回去。

并表示以后经常书信来往,下次来的时候多待一些日子。

温慕清最近没事干,沈誉在家就和沈誉识字。

沈誉出门给人家帮忙,她就在家和沈母学毛笔字。

现在写字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宁馨写得好,还要继续学习啊。

给宁馨回信,表示最近也要去周边游玩,让她别扑空了。

最近花椒苗移栽了,鱼塘也挖好了,每天都在增加鱼苗,鸭子也养了不少。

温慕清打算明天去结算6月份的红利,然后出游两个月,回来之后就开始建房。

7月第一天,温慕清和林掌柜的对了一下账。

这个月的收益要高一些,主要收益在城里。

一般的镇上也就靠一些流动人员增量,平时镇上的人也就冲新菜品去的,不可能顿顿跑酒楼大鱼大肉的。

这月温慕清的红利是3000两,主要收入还是临城那两分店家。

温慕清打算哪天进城把银票都存起来,她2000两、弟弟1000两,至于年底远的店面的分红,再分一些给弟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