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 第84章 今晚有肉吃了

第84章 今晚有肉吃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你也注意安全。”

看着跑远的人,温慕清还是补上了一句。

温慕清第一次看到跑起来的沈誉,大高个、大长腿的,一溜烟就跑出去好远,还不忘回头给他挥了挥手回应。

李全福赶紧喊了庄子里的壮年男子跟上,一时间从各处跑来拿着木棍、锄头的男子。

这些人还没跑到围墙边,就听到野猪的哀嚎声。

因为距离比较远,温慕清并没有看到沈誉是如何操作的。

哀嚎持续了大概1分钟,庄子里的男人们到围墙边的时候,野猪已经被沈誉活活打死了。

野猪应该挺大的,有两个男子跑回来拿麻绳和长棍回去抬野猪。

看野猪没了生气,沈誉叫他们想办法抬回来,自己则先跑回来了。

庄子李的老奶奶,端来一盆温水给他洗手。

“相公,怎么样,那头野猪有多大?”

沈誉猎惯了野猪,温慕清并不担心他会受伤。

“挺大的,应该有个三百斤。娘子想怎么处理?”

沈誉对这些并不在意,只要她娘子高兴,随她怎么处理。

“那就给庄子里的人分了吧,这处理好了,每家也能分上一些肉。”

“行,那我们等会儿和李全福说,叫他们自己处理了。”

待那些人把野猪抬了回来,沈誉就把这个决定和他们说了。

跟在后面看野猪的孩子,一听沈誉要把野猪给他们庄子,高兴的直呼“今晚有肉吃了!”

围起来的人都很高兴,李全福道谢之余,不忘安排人去烧水处理野猪。

一时间,大家忙着搭灶台、找石板垫野猪、找柴火烧水,颇有点前世看人杀猪的忙碌场景。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大家都清楚分到手的肉并不多,但并不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内心对这新庄园主人又高看了几分。

温慕清坐在凉亭里,喝着李全福媳妇准备的粗茶,看着不远处沈誉在指导大家处理内脏。

这些庄园里的佃户,吃到肉的机会并不多,更别说杀猪了。

来这里十几年,会杀猪的老一辈不剩几个,高强度的劳作下、营养跟不上,如今能下床的都是很少的了。

小一辈的如今20来岁,没见过杀猪,毛都不会刮,还得沈誉在一旁指导。

本来想着来这里待个把时辰就走的,现在正事都没有办完,已是中午。

这次依然住的驿站,本想着午饭回去吃的,李全福的媳妇就把饭菜端来凉亭了。

桌上摆着一盅白米饭、一个青菜、一个红烧鸡块、一个鸡汤,看这分量,应该是一只鸡做了两个菜,全部在这了。

“这,让你们破费了。”

一时间,温慕清竟有些感动,不知道说什么。

这鸡留着拿去镇上卖,也是一份收入,如今直接煮来给他们吃,温慕清连推辞的机会都没有。

“沈夫人、沈老爷,家里比较乱,只能给你们端到这里来了,粗茶淡饭的,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李全福的媳妇也是个大方得体的妇人,身上的衣服虽破旧,但和温慕清说起话来却也是不卑不吭的,让人看着很舒服。

“谢谢你,辛苦了,我们这就不客气了。”

妇人添了壶热茶,才笑着招呼围在凉亭外的孩子们离开。

温慕清也不扭捏,招呼沈誉和李老头便吃饭。

不得不说,这妇人的手艺不错,要在以前那个世界,开一家农家乐是不成问题的。

这大野猪应该有个300多斤,处理好,每家都拿了一斤多点的猪肉。

剩下的猪油、内脏、大骨,沈誉做主,猪油给李全福家,内脏、大骨由处理猪的几人分了。

吃了饭,三人正在凉亭里休息。

李全福几人扛着木头就要去修围墙,沈誉也跟着去了,顺便教他们在围墙外挖些陷阱防止野猪再危害庄子。

闲来无事,温慕清和李老头在庄园里逛了起来。

通过庄子里的孩子们的话才知道,不是农忙的时节,庄子里的人每天早上喝稀粥、中午不吃,晚上吃稠些的粥。

怪不得中午没几家有炊烟,分了肉,却没有肉香味飘出来。

一路来到湖边,此时湖里的水还是很多的,岸边还有些螺蛳,孩子们捡了不少的螺蛳,说是拿去喂鸡。

温慕清看着宽阔的湖面,里面应该有不少鱼,再种些莲藕应该不错,回去就把上次林若寒带来的莲子泡水了。

到时给些莲子放李家鱼塘净化水质,其余的拿来这里种植,让庄园的人照看。

待沈誉一行人干完活回来,温慕清叫李老头把带来的南瓜子和一个整个南瓜拿了出来,交给李全福,让他把南瓜子分发下去。

再过一段时间,确定不会有倒春寒的时候再育苗,等苗要移栽的时候她还会再来指导。

又和李全福说了这个南瓜怎么食用、怎样留种,李全福又是一阵激动。

今日拖了他们的福,所有的佃户都吃上了野猪肉,又得了这稀罕的南瓜种子。

这个开个荒地就能种、也可以间种在旱地里,多一种食物,大伙儿就少饿一顿。

人人都看着佃户还有三成收成,可全家的油、盐、酱、醋、人头税都从这里抠。

一年到头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的,扛不住就得出医药费,剩下来的,都不够一日三餐。

“那两座山,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怎么处理,你们就在山脚随便种些作物吧。”

温慕清想着这山还没有开荒,目前还不用交税,佃户们可以先开些山脚的出来,省得自己还得请人开荒。

现在朝廷那边还推行,开荒头三年要养地,不用交税,先给佃户们自己开些出来,种些作物,三年之后再收租。

“谢谢沈老爷、沈夫人,我们之前闲时就想着要不要开荒,可上面的人不发话,我们也不敢动。”

李全福很清楚,这地开了三年,不管好坏,都要按土地的层次交税,主家不发话,谁都不敢自作主张,免得弄巧成拙。

“还有,村子里的孩子也得看好了,这湖水挺深的,最好做个护栏。”

现在大家对养殖是热情高涨,孩子们给鸡鸭找食也是很积极的,水里的螺蛳也都捡了,就怕不知事的往深水区走。

“好,我们会尽快修一个护栏,也交代各家看好孩子。”

这庄园谁不想好好的,就怕出事,主人家住得不舒服,但李全福此刻却觉得,沈夫人是真心关心庄子里孩子们的安危,才这么交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