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 第88章 战事起

第88章 战事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四月十五,温慕清14岁生辰。

一早家里人就忙开了,李老头、陈婆子杀鸡宰鸭,沈母在陈婆子的帮助下做了糕点。

沈誉则下河摸鱼抓虾,家里面闲着的就只有温慕清和杨真真了。

晚饭时,沈誉还给温慕清做了蛋糕。

这日子过得平淡却又幸福,温慕清希望能一直这样下去。

春种告一段落,想着林若寒和宁馨的婚事将近,此去京都路途遥远,提前些时日出发,还可以一路游玩。

4月底的时候,杨舅舅来接杨真真,告知大家古月国正遭攻打西邻城隔壁的城池运城。

本以为过了年会有转机,谁知古月国除了旱灾,还要忍受雪灾,一时间损失惨重,民不聊生,内部纷争不断。

之前一直在西邻城边界挑衅,可前不久凌晨直接在运城发起了攻势。

沈励在西邻城任副将的一年内,御敌小有成就,此次更是领命率兵前往运城支援。

温慕清在准备启程前往京都的前一天,收到了宁馨的书信。

信上说,因为战事,原定于今年六月初八的婚礼要延期了,至于什么时候举行,还得看这个战事什么时候能平息。

自从听到在打仗,温慕清最担心的就是朝廷会征兵,沈誉这个年纪的男子是逃不掉的。

“娘子是在担心我会上战场?”

这两天家里气氛低迷,母亲和娘子,包括李家二老都是心事重重的。

“当然担心了,据说古月国的男子都是吃肉长大的,要比我们这边的人高大不少,而且很凶残,上了战场,那是刀剑无眼,能活下来的人少之又少。”

可是这又能怎么样能,朝廷要是真的缺上战场的人,有钱都没办法使。

“娘子不必过于担心,要是真的上了战场,我会保护好自己,一定活着回来见你。”

对于之后的发展,沈誉不敢随意保证,上不上战场,不是他说了算的,但他能保证自己会活着回来。

温慕清也知道这是他唯一能表态的,叹了口气,上前抱住他,现在能抱就抱吧,谁知道真去了军营,要几年才能回来呢。

沈誉紧紧拥着她,拍着她的背,无声安抚。

沈母这两天也是不好受,连着两夜都梦见死去的丈夫、公公,梦见儿子上了战场,梦见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翌日一早,陈婆子慌忙来告知二人沈母情况不太好,好似发起了高烧,人也是迷迷糊糊的,嘴里说着胡话。

温慕清赶紧叫李老头备了马车,自己和陈婆子进屋,给沈母穿上外衣,才叫沈誉抱着上了马车,直奔济仁堂。

到了济仁堂,周大夫为沈母诊治过后,开了药叫庆生去后院煎药。

“你娘是思虑过度,睡眠不好,再加上不好的记忆,导致发起了高热。我给她开了退烧药和安神药,你们多开解开解她。”

待沈母喝了药,烧退了,和周大夫道了谢,又赶着马车回了桃花村。

一连吃了三天的药,再加上两人的开解,沈母精神好了不少,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很平静。

最近这天像是被捅破了似的,大雨下个不停,好在桃花村地势高,村子没被淹没。

可水田几乎是和河道一样的高度,全村没有一家幸免,稻田全部都被淹没了。

这个时候正是稻穗灌浆的时候,洪水连着泡了10天才消退,看来第一季水稻是颗粒无收了。

这种地不光看技术,还得看老天爷的意思,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洪灾的地方,今年就遇上了。

好在大家在养殖鸡鸭,也是一份收入,不至于马上断粮。

只希望第二季的时候,能有个好收成,秋收后交了税粮,余下的顶到明年第一季水稻出来是没有问题的。

泡了水的稻谷,又连着晒了几天的大太阳,基本上都枯萎了。

辛苦劳作,结果却是换来一场空,大家心里多少有些不得劲。

不过日子还要继续,把苦味的水稻割了烧成灰,预防滋生细菌、虫子,稻田整理出来,开始育第二季的秧苗。

温慕清不放心庄园,和沈誉带着沈母一起往福临山庄赶。

上次庄子进新宅就是简单的做了个仪式,本想住两天就赶往京都的,谁知生了变故。

到了庄子,温慕清先把沈母安置好,才和沈誉去找了李全福。

“沈老爷、沈夫人,我们庄子里的稻田都没有被水淹没,因此我没有往您那边传消息。”

李全福似乎知道他们的来意。

周边村镇发生洪灾,稻田被淹的不在少数,主家此次前来,应该也是担心稻田是否会被淹。

“没被淹,那就好。”

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温慕清紧绷的弦放松了不少。

今年有战事,又逢洪灾,税收增加了,收成却没有了,只怕会发生内乱。

“我们庄子里有个会掐算的老人,一早就叫我们挖深了河道,提防今年的大雨造成水患。”

稻谷没被淹没,温慕清还是在庄子里巡视了一圈。

所有的水稻都有被淹过的痕迹,还好只是淹了半截,且稻穗还是好好的。

“这个稻穗如今已经灌满了浆,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能收稻谷了。”

温慕清抓了一旁的稻穗,捻了几颗,里面的稻浆已经干了。

“多亏了沈老爷和沈夫人,这次雨季前两天,大家都搬进了新房,不再担心受怕的。”

早今年的雨势,原先的房子怕是要都垮了。

“如今后院养的鸡、鸭、兔子也大了不少,前几天一品香的伙计还来收了一些鸡、鸭,大伙儿也多了一份收入。”

“这次暴雨连绵,庄子里的汉子们都冒雨挖了排水沟,水稻和旱地都没有受到影响,大家对沈东家也算是有了交代。”

“还有那个新种的莲子,在水淹没湖面之前,大伙儿已经把苗都转移到地势高的地方,在那边挖了坑,挑水拌泥浆,把莲子重新种了下去。”

越说越激动,李全福微黑的脸上透着微红。

“现在第二季稻秧已经播种了,等这批收割后,往田里加了肥,耙好田就能插秧。”

“辛苦大家了,你替我谢谢他们。”

温慕清刚刚巡视稻田的时候,没看着空荡荡的湖面,还以为莲子全部被冲走了呢,这些人做事的真的让她感动不已。

“这是我们分内的事,自从跟着沈东家,庄子里的人都是干劲十足的。”

温慕清打算月底再来庄园查看收成,再看看第二季种植情况。

回来的时候进了临城,去县衙拜访舅舅一家,才知道临城整个县受灾不小。

除了地势高的村子、田地没被淹,有些村子的住宅都被水冲走了,现在不少人居无定所的,在等着朝廷安置、救助。

怪不得进城的时候,城门外聚集了不少背着包袱、拉着板车的人,车上都是一些日常用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