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江湖离庙堂有多远 > 第63章 弥天大圣

第63章 弥天大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江湖离庙堂有多远!

司马举一行人紧赶慢赶,马不停蹄,奔波两天,终于在八月十四日黄昏时赶到襄阳城下。

此前一天晚上,由于阿萍学骑马,从枣阳城出发时间晚,赶了一个半时辰路,天色已是漆黑,为了节约时间,众人便在前方树林子里露宿了一宿,吃干粮,喝山泉水,所幸众人都是江湖人士,并不拘礼,亦不讲究。

阿萍出身农村,自幼吃苦耐劳,对此更不觉得有甚辛苦,唯是刚学骑马,起初新鲜感十足,新鲜感过后,便觉全身疲乏,浑身好似散了架一般,好在狄雷悉心照顾,阿萍青春年少,恢复快捷。而狄雷、岳云和她年龄相差不大,几人有共同语言,相处不久,便无所不谈,好不快活。岳云虽年纪最小,可说话办事异常成熟稳重,得体大方,相比之下,阿萍还是更喜欢和狄雷无拘无束、漫无目的的闲谈、胡扯、打闹、嬉笑。

狄雷除和阿萍相处融洽外,对阿豹手里的两个大瓮锤尤其感兴趣,一问才知,这两大瓮锤是铁制,各重四十斤,却是岳云的兵器,阿豹不过是岳云的下人而已。本来众人感觉岳云的身份有些神秘,这下就更刮目相看了。叶纯问岳云家世,岳云讳莫如深,不作正面回答,众人见他不愿透露,也未予过多追究。

倘若岳云知晓司马举和其父亲岳飞有八拜之交,那么他在司马举面前便是侄儿辈份了,司马举和狄雷以兄弟相称,这么一牵扯,岂非乱套了?

狄雷拿着岳云的一对大铁锤试了试,感觉大锤甚为顺手,以前他一直未找到合适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槊矛耙,加上棍和棒十八般兵器,长的如“枪、戟、斧槊”等太长,短的如“剑、鞭、锏”等太短,轻的如“刀、棍、棒”等太轻,都不尽人意,今天见了大锤,才知道这才是自己的称心如意兵器。

狄雷随即拿着这对大铁锤,应手在露宿的篝火旁边演练起来,一对八十斤重的大铁锤,随着狄雷的挥舞,在火光的映照下,竟然被狄雷舞得密不透风,“呼呼作响”,众人不禁大声喝彩!

岳云在一旁冷静地注视着狄雷的演练,心中亦微微感到吃惊,因在父亲军中,能毫不费力提起这对大铁锤的,寥寥可数,能够自由自在地舞动这对大铁锤的,更是凤毛麟角,阿豹一身蛮力已经是颇为可观了,然而只能提着,尚不能做到自由舞动,可见狄雷的天生神力和自己不相上下了。

岳云心中略感震撼的同时,狄雷心中的疑惑却更加深刻,因为狄雷挥舞一阵大铁锤后,已经感到略有气喘,他从小神力,自认没有敌手,比力气他天下无敌,他提着八十斤大铁锤挥舞一阵后感觉吃力,如果手持大铁锤上阵杀敌,可就不止练练手把式如此简单了,而是需要持续作战,那么那位年仅十岁、外表孱弱不堪的岳云岳公子,他拿得起这对大铁锤吗?他纵然拿得起,能够自由挥舞吗?狄雷心里不由得打了一百、一千个大大疑问!不过,他对自己的兵器已经有了定型,那就是大锤,重量应该略少于八十斤才好。

狄雷演练完后,额头微汗,阿萍兴奋异常,跑过来要为他擦拭头上汗渍,狄雷大窘,急忙避开,倒让阿萍呆在当场,愕然不解,尴尬不已,众人又笑!

第二天清晨,大家早起上马出发。走到申时,襄阳城已经遥遥在望了。众人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耽误时辰,可以按辔徐行了。

此时路上官道行人已经不多了,大概是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襄阳府也不会请,请了也不会来,比如龙虎山“正一派”张天师,就如超然于江湖的存在,你再怎么请,他也不会来参与。当然也有不请自来的,对此襄阳府早调整了新规定,江湖豪杰即使没有收到英雄帖,但只要表示抗金之决心,皆可临时报名参加。不论东南西北,不分男女老少,不讲贫富贵贱,不谈身份高下。

可临到此时,仍有人不知晓有如此新规定,他们一心想参会,怎奈手中又没有英雄帖,怎么办?便只有一个途径,拦路抢劫!鼎州钟相便是这么一号人物。

钟相是鼎州武陵人,他创立了“济社帮”,也不称帮主,称“弥天大圣”,钟相武功低微,可对辩才极为擅长,说话极有煽动性,他声称,朝廷的法令分高低、贵贱、贫富,不是良法,他认为,良法就是“等贵贱、均贫富”。这个思想,别说是在宋朝,便是放到现代,也极具闪光点,武陵方圆几百里的百姓,皆认为钟相思想深邃,品德高尚,争相送钱送粮拜谒他,如此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钟相积累了巨额财富,北宋末年,发生了“靖康之变”,钟相看朝廷灭亡,心中的野心翻腾,欲向鼎州以外扩大“济社帮”的势力,正值襄阳府召开英雄大会,“济社帮”此前属于朝廷征剿对象,襄阳府自然不会发英雄帖给他们,邀请他们参会。此时建炎皇帝赵构只有一块皇帝的金字招牌,各地方官军名义在其领导下抗击金军,实际很多各自未战,养成军阀,有的甚至自己反叛,称王称霸。钟相也想趁此良机,浑水摸鱼!因此英雄大会临近召开时,钟相突然对手下说,欲亲自参加英雄大会,以窥天下英雄势力。

钟相手下有杨幺、黄佐、夏诚、杨钦四员干将,分别任“贵坛”、“贱坛”、“贫坛”、“富坛”坛主,个个武功高强。尤其是“贫坛”坛主夏诚,武功在“济社帮”中首屈一指。而杨幺虽年龄最小,却是钟相的首要心腹。

“贵坛”坛主杨幺一听钟相的提议,首先反对道:“老爷(济社帮对钟相的尊称),何必去打草惊蛇?况且远离总舵,风险难测,老爷安危难料!”

钟相不以为然地道:“天下大乱,建功立业正当其时,我弥天大圣上有神灵庇佑,下有帮徒护卫,何惧之有?”“贫坛”坛主夏诚也不同意,钟相一概不听。

钟相决定参会后,留杨幺及夏诚守武陵总舵,自己则率黄佐、杨钦奔襄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