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挽春娇 > 第10章 惹祸上身

第10章 惹祸上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挽春娇!

绿春苦着脸站在一旁,猜度着这不过两寸高的扁盒子能装下什么宝贝,“姑娘,您怎么能随便挖夫人的坟土呢,要是动了风水——”

宋姝只管闷着头盖土,努力将坟包恢复原样,低声道:“春儿,你只专心提灯笼,旁的事,不用多加理会。你姑娘难道是没有分寸的人?”

绿春愣了愣,在她心中,姑娘样貌出众,聪明伶俐,心地又极为善良,实没有什么人比得上姑娘半分,她就是这世间最好的小娘子。

“是,我都听姑娘的。”

宋姝将绣谱埋藏妥当,再次跪下来,对着墓碑拜了一拜。

“母亲,自您去后,祖父祖母仍是不事生产,凡事讲排场,只能靠典当度日,家中恒产皆已变卖。二叔二婶狡诈,从中趁取不少钱财中饱私囊... ...父亲是个读书人,看不起银钱铜臭,又事事以祖父为先,更操心不来柴米油盐酱醋茶诸事,丝毫不考虑宽弟将来的生活何以为继?”

“这书留在宋家,倒叫女儿日夜担忧,唯恐哪一日被他们搜罗了去。今日前来扰您清静,一来是想托您继续保管此书,二来女儿擅自做主,打算将您留下的五百两银票到温塘县买一处商铺,也不必费心经营,只租赁出去,每年得些银钱应付宽弟的读书花用。”

绣谱和银票是井氏临终前留给姐弟俩的救命钱,轻易不能动。

别看宋姝往日在家里沉默腼腆,半个字都不肯多言,心中却极有主意。

她思量多次,五百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若是就这么放着太可惜了,应该尽快钱生钱才是。

但是,自己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不好抛头露面做生意的,更何况若是被祖父知道,一定会尽数捞了去。

宽弟只有五岁,正是要进书院读书的年纪,祖父却一推再推,只让父亲在家里教他认几个字。

所以,还不如买一处商铺租出去,这几年先收些利息交束修。

等宽弟长大了若是读书争气,可以卖掉商铺继续科考;或者读书不成,自己做些小生意也好,总归有一份家业糊口,娶妻生子都过得日子。

不过,最好不要在平山县这一亩三分地购置产业,二叔宋振川在平山县衙做个皂班捕头,下九流认识不少,早晚泄露风声。

南边的温塘县就大大不同了,虽只间隔九十里地,但相较平山县地势更平缓些,气候也温暖些,又有数处温泉滋养,所以百姓人口众多,经济贸易繁荣。

若是在此间买一处小商铺,想必更容易租赁个好价钱。

绿春听了半晌,心里敬佩,“姑娘慌里慌张逃命,还能想出这么些打算。只这一点便比二房的两个小娘子强出几座山去。”

老太爷以为大爷软弱愚孝,大姑娘又是个腼腆好拿捏的,才敢应了秦家的婚事,却不想踢到了硬石头。

“人活这一辈子,本就应该好好过日子的。爹稀里糊涂不管事,我心里再没个算计,还怎么过的下去?咱们且去温塘县躲上半年,偷偷买定商铺,若是家里退了婚事,我便回去,若是没有,这铺子便是你我的饭钱。”

宋姝料定祖父不敢把她逃嫁的事大肆张扬,他手里还有两个孙女等着嫁入豪门,岂肯坏了名声。

绿春扶她起来,替她拍干净裙角的尘土,“姑娘,大爷能劝得动老太爷吗?”

宋姝叹口气,反问:“你觉得他有几分把握?”

“大爷极听老太爷的话,但也是疼姑娘的,所以婢子觉得... ...五分。” 绿春郑重道。

宋姝听了这话,莞尔一笑,伸出一根青葱玉指戳到她额头上,“你这丫头!世间诸事,大都不过五五之数,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嘿嘿嘿嘿。”

“走吧,这里有点鬼气森森的... ...”

绿春拎了铁锨灯笼等物,二人出了坟园,仍旧沿着旧路折返。

宋家坟园不大,尚有一圈围墙,看起来还算齐整。

眼前不远处的一片乱坟岗就凄凉多了,大多是穷苦人家或者孤寡路人的坟塚,一个个小坟包杂乱无章的堆砌着,有亲人后代扫墓的或许竖一块石碑写上姓名,余者都是孤零零的土馒头而已。

此时天将亮未亮,周遭雾气蒙蒙,林间忽而一声鸦叫,忽而又是一声犬吠,惊得人心中毛毛悚悚。

主仆二人来的时候全靠一腔热血撑着,还不觉得怎样害怕。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当时天黑,看不清乱坟岗的样子。

回去时莫名的泄了半截勇气,看着里面旧塚新坟,纸钱被风卷着飘起,脑海里忍不住浮现出老嬷嬷讲的什么美男鬼、负心鬼、短命鬼、杀千刀的鬼... ...

虽然嘴上都不肯承认胆怯,她们脚下步子却是越迈越快,只差飞起来了,颇有几分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的感觉。

偏生越害怕越事多,绿春忽然止住脚步,皱着眉头弯了弯腰。

“何事?”

“嘿,我,我肚子有点疼... ...”

“莫不是吸了凉气?昨晚吃那么多荤腥,若再着凉是会痛的。”

宋姝连忙解下披风给她,却被绿春制止了。

“嘿嘿嘿嘿,我不用这个!姑娘把细纸拿几张就行。”

“... ...忍一下!”

“忍不住!”

绿春拿了细纸慌忙往林子里面跑,宋姝压低嗓子喊道:“别... ...别扰了鬼,魂灵们... ...”

“知道。”

她几步跑个没影儿,宋姝站在当地等着,一阵风吹来,小灯笼的烛火晃动,本就昏黄的光亮更加模糊,忽然觉得后背有点发凉。

仿佛过了很久,仍然不见绿春回转,林中一丝动静也无。

宋姝忍不住胡思乱想,冲着绿春去的方向打量——

仍然是雾蒙蒙一片,寂静的可怕。

这才觉察到,乌鸦和野狗已经好半天没有叫唤了,她试着往前走了一段路,把手拢在嘴巴上,虚着嗓子小声叫,“绿春?绿春,春啊。”

没有人回应。

宋姝一时想起鬼怪之说,一时又想起老虎的传言,顿时有些害怕,想要原路返回又担心绿春的安危,正急的没奈何——

忽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动静,先“嗖嗖嗖”的又“噗噗噗”的,像是什么重物纷纷跌倒在干草软土上的声响。

她心里又紧张又好奇,要不还是去看看吧,绿春的身板撂倒两三个汉子不是问题,就算是碰见老虎下山也来得及大呼救命,岂会一点动静也无?

这里靠近后山,林中常有山鸡野兔出没,或许是些小野兽在觅食也未可知。

天光渐亮,雾气变得稀薄,不用灯笼照亮也能看清大概,宋姝于是壮着胆子,一步一步慢慢走进林子深处,走到近前时才发现,一个个坟包之间,竟然横七竖八的躺着许多人。

她第一反应是,土馒头里的人爬出来了。

立刻又摇头否认,这么冷的天,爬出来作甚,荒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