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 第7章

第7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张铭华见他眉眼之间居然带着笑意,想起传说里的泰相也是又高又瘦,以笑知名,内心加倍恐惧,战战兢兢的叫道:“鬼!鬼!鬼!”

这几声喊“鬼”,虽然凄厉尖锐,其实并不响亮,原是变故之下,惊惧挤住了喉咙。

这鬼物听到这番尖叫,又“哈哈”笑了两声。

张铭华心道:“完了!完了!是泰相了!”

不料那鬼却接着说道:“小稚童,别怕,我,和你一样,是人。”

也许是很久没和人说话,这句话说的有点磕磕巴巴,但口音倒也没差得太远,意思也还能听得明白。

张铭华心里稍稍有点安定,在传说里,泰相这种鬼是不会说人话的。于是追问道:“那你是谁?”

不料,那人竟咧嘴笑了起来,扯动脸上挂着的垂皮,更显得丑陋恐怖,听得他说道:“我和你,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再和,你说。”

对张铭华来说,去外面正是求之不得,而且也有点放下心来,世上应该没有爱晒太阳的鬼。

见这孩童露出了许可之意,那怪人就伸出一只大手,瘦如鸡爪,一把抓住张铭华的后背。

别看这怪人骨瘦如柴,力气竟也不小,手提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也毫不费力。

只见他单手半托半举,从坑里一跃而上,身形一出了地坑,也不在地面上垫个脚,而是拎着这孩子,直接腾空而上。

等张铭华反应过来时,已是身在云端,四周都是细粒的水汽,白蒙蒙的一片,虽在近处,也不能视物,登时又是吓得张口结舌。

过了片刻,他才终于喊得出声。此时,那人已经拎着他,飞出了几十里远,两人的身下,正是近处的一座海内名山。

不比宋前的默默无闻,到了明清两代,经过诸多驴友的倾情推荐,这座奇山已是声名大噪,更有好事者,推扬它傲视群山,力压五岳。

到了此时,虽说以“四绝”最为人所赞叹,但山道依旧险峻,登临颇有风险,行人尚不多见。

只是这小孩平生也不曾见识过林壑之美,哪里识得什么名山,等他发现自己身在半空,吓得只想哇哇哭叫。

好在两人去速极快,他还未“哇”得哭出声,那人已是轻轻一收脚,两人稳稳的落在了这座名山的山巅之上。

江南地貌,大体是平原,但除了村舍、河流、湖泊和平林,也有诸多丘陵踞卧其间。只是境内高山不多,方圆百千里内,就数此山最高。

当日天气晴好,极目千里,只见众山俯首,延延绵绵,苍翠茫茫。

双脚落在实地,小孩这才回过神来。原来那人拎着自己,落在了山巅一块巨石的顶上。

这石顶一丈见方,石面颇为平坦,只在顶面边缘的石缝里,长出一株老松,不过一拳粗细。

那怪人轻轻一撒手,将小孩放在巨石之上,自己却纵身一跳,飞身跃到了老松树的枝顶,就在这松枝顶上,盘腿趺坐,四下瞻望。

这山本是一座石山,高山之顶,哪得土壤,因此它树难活,只在石罅缝中长得出松树。

这些松树,餐风饮露,一个个修得仙风道骨,造型颇得几分韵味,只是生长极为缓慢,百十年老松,亦不过小孩手臂粗细。

这些山松,另有一样,也与寻常松树不同。大概是因为山风剧烈,松树往往也长不大高。

即使是数千年的古松,树高也只不过一人半高而已,而枝叶却如同顶盖,从四面旁逸斜出,形如大伞。

虽然造型颇为瞻胜,但毕竟只是些松枝,枝顶之上,哪里承得起重物,更何况是个大活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