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 第二章

第二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听到这里我赞叹道:“李斯果然大才,不但其眼光,足以识治乱之要,而又不避艰险,敢于任事,恪尽职守,倒确实是个秦制下优秀官僚的典范。”

那个儒生鬼摇摇头:“也不全是出于他丞相职守的考虑。世所共知,李斯是稷下巨子荀卿的弟子,经术兼通,名动天下。无论是比拼法家一门的法术修为,还是较量东方各家的学问功底,那都是十分了得的,在当时,那是公认的天下第三。”

我忍不住插了句嘴:“第三?那数一数二的是谁?秦皇和秦二世?”

这儒生鬼眼神异样的看了我一眼:“在亚圣孟子去世之后,当世数一的就是山东浮丘公。可是他历来和秦室不对付,眼看秦将一统六合,他就遣散众徒,孤身一人,终日乘桴浮于东海之上。就算登岸采买,也与人少有言语,偶有交谈,也恂恂如粗笨之人,更是绝无一语言及学问。就这样一直坚守不出,有一日突然不知所踪,大家都说是尘缘已了,登仙去了。但说回来,也幸得他不应秦皇征召,才避了此后的一场大祸。

当世学问数二的,就是荀卿的另一个弟子,韩国公子韩非。韩非倒是乐意替秦皇效力的,最早提出这个乾坤大坛的计划,其实就是韩非。当时秦皇还远没有一统六合,他就带着这份策论,早早的入了秦,托师兄李斯举荐自己。

李斯心知现在立坛尚为时过早,不料听闻了韩非的几番议论,就暗动了去争一争这主持乾坤大坛的私心,一时嫉妒心起,竟设了个计,把韩非给害死了。这番同门相残之后,他一直引而不发,只静待时机成熟,直到秦灭了六国后,他才旧议重提,要开一个大坛,超度亡灵。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在朝在野,论威望论才识,都已无人敢与李斯相争,这主持乾坤大坛的重任,自然也就只得落到了李斯肩上。”

李斯心思缜密,深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的道理,大坛事关重大,东方六国又人心未附,尤其是六国士子,更是背向难知,因此不可一蹴而就,需分了数步施行,每一步又需另有说法,以遮掩天下人耳目。

这第一步,公开的说法,李斯说要“书同文”,以朝廷名义征集天下书籍,诸子百家无书不取。此番征集,就搜罗尽了天下图书。按计划,李斯先在这天下书籍的基础上,从各国异体字着手,统一全国文字,这一步,就叫“书同文”。

这李斯的第二步,是打算逐一校勘各书,考订异同,存真去讹,然后计划以统一字形刊发各经各典。这第二步,他称之为“校异雠”。

此事意义亦极为重大。试想,当时就连《论语》这样人尽知之的书,都有《齐论》、《鲁论》、《古论》等等十几个版本,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子夏老死于西河郡之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就能从《鲁论》再衍生出一个《西河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