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逃不过的守候 > 第4章 做自己

第4章 做自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逃不过的守候!

身体机能持续发挥作用,需要的是运动,运动不光是跑步健身之类的动,还有一种就是静中的动,比如站桩和打坐。

双盘静坐的时候,腿会很疼,直观的感觉就是腿部缺血,那么血到了什么地方呢?上半身,也就是五脏六腑,尤其是心脏,所以,心脏不好的人,经常打坐对身体会很有好处的。

母亲早在我出生的时候就有冠心病,五十多年过去了,我发现老妈最常做的动作就是盘腿坐着抽烟,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却让她这个病秧子熬走了很多身体很棒的同龄人。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智慧呀!

一旦打坐结束时候,双腿松开,血流会像开了闸一样奔流到腿部,快速冲刷不通的地方,活动活动腰身以后,身体会感觉很轻盈。当然静坐还有更深层的作用,仅此直观的作用,便让我们的身体很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身体哪个部位缺血,哪块就会痛,那么我们的灵魂呢?如何让它不痛?写作啊,写同学,写出你的感受,边写边扔掉自己的情绪,梳理自己的体悟,沿着正向的,有光亮的地方前行。通畅了,就不痛了,是不是这样?

写作是一种很好的让灵魂滋养的方式,你会从文章中看到一个人的灵魂,那一个个跃入眼帘的字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在律动。就像音乐和舞蹈也是灵魂的使者一样,文字的魅力不可小觑。

我忠实于文字,更忠实于文字中的灵魂。

美好的东西往往让人留恋,进而不舍,进而想永恒拥有。

比如爱情,它的美好,新鲜,它的动人心弦,它的开心浪漫,它的不顾一切,它的飞蛾扑火,勇敢而且热烈,那是两颗真心的碰撞发出的绚烂的火花,光彩夺目。

然而,事实是,好景不常在,新鲜的最容易烂掉,心动只是一时,它的常态是归于平静,浪漫只是一时,平平淡淡才是真。飞蛾扑火的结果就是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天地尚不能长久,人可以留住什么?让该去的去,该来的来,能够冲出爱情的樊篱,如凤凰一样,浴火重生,才不枉飞蛾扑火一回。

日子是要认真过的,感情也要认真对待的,需要真诚付出,善待一切。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情感,如果它要离去,就放手,进而放心,让它离去,离去的都不是你的,对于结果不必较真。

因为生活本就是这样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呀!生命不可以孤注一掷,它需要的是平衡,内在的,外在的平衡,能够永恒存在的是那颗本真的心,它与宇宙同在。

曾经拥有过,足矣,不必奢求永恒。一路都是风景,不必留恋,只是欣赏。守住那颗真心,一直向前,向善,通达的才是永恒本身!

骑着电动车行走在上班的路上。有很多路可以到达单位,我选择了一条红绿灯路口少,但距离远一点的那一条。因为有一段路是靠河边,我喜欢看那流淌的河水,一路有很多钓鱼爱好者,我想他们不单纯是想吃鱼,也是因为喜欢这河水,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才静静地坐在河边的吧!

路的另一边曾经是一个村庄,拆迁后留下的是断壁残垣,残砖瓦砾,一堆一堆的,很是破败与凄凉。

同样是风景,一条马路之隔,竟然天壤之别。

人生的路上,不也是如此吗?很多时候,我们只顾朝着自己的目标低头前行,一路披荆斩棘,内心也会支离破碎,只顾着自己所有痛苦的感觉,却忘了欣赏一路的风景。

有时候我们也可能成为风景本身,如果可以,那就丢弃曾经破碎的一切,清理好自己的心境,努力让自己成为水。

无论河水还是海水,那份气息,那份柔情,那份坦荡,那份平静,让站在你旁边的人都感到放松和舒服,不算靓丽,但却随和,淡定,怡然。可否?

这两天,脑子里一直有一个词萦绕着:“自寻烦恼”,哦?原来烦恼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寻找来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啊。

于是想到了很多以“自”开头的成语:比如,“自作自受”,我们所承受的都是过去自己作的,而这个过去可以跨越时空,延续到前世。不作不死,作才会死,叫:作死。

“自作多情”,多情却被无情恼,而这多情也无关别人的事,是自己作的。

“作”,会意字,由亻和乍两部分组成,本义为兴起,起立。

“作”的释义有:起立,站起来,发生,兴起,产生,开始,劳动,工作,建造,制作,撰写,创作,写作,作品,着作,着述,振作,奋起,振起,担当,充任。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看来,如果要“作”,就从易和细作起吧。

“自以为是”,只是自己以为是,其实不是。

前几天读了张德芬老师的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最后那封老人写给若菱的信,让我泪流不止,里面有一句话说: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

相由心生啊,境随心转,心念一旦改变,世界就变了。所以,所有的痛苦,烦恼,是非,哪里是别人的事情,都是自己的,还用得着怨天尤人吗?

如果还有怨,那就怨自己没有积累那么多德行,而是积累了很多业债要还,欠债要还,天经地义,无论是钱债还是情债,只要欠了就得还。这是天理。

我们来人间这生生世世,无非是在还债而已。认就是了,若不相欠,怎会相见呢?还清了,也就结完账了。也就不再相见了。

我愿这一世还清所有的债,不再红尘中这么折腾了,不再自作多情,自寻烦恼,自以为是,自作自受了。这还需自己多多修行,方能得偿所愿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前对于音乐和舞蹈都是敬而远之的,因为感觉自己五音不全,身材不好,和这两样东西无缘,半生过后,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声音和相貌,与音乐和舞蹈链接了起来。

有人说音乐是一个世界,舞蹈也是一个世界。一直不理解,刚才洗澡的时候,忽然明白了,是音乐和舞蹈可以把一个人带入另一个世界,它们是通向你自己世界的桥梁。

你的心有多宽,那里的世界就有多广;你的心有多纯,那里的世界就有多净;你的心有多真,那里的世界就有多美;你的心有多善,那里的世界就有多暖。

音乐和舞蹈中也浸透着情,是柔情,很多时候,它会和人的心情很契合,同频共振,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它们可以疗愈人的原因吧。

很长一段时间了,感觉自己不是越来越聪明,而是越来越傻。最主要的表现是不记事,准确的讲是记不住事儿,好像什么都可以忘记,没有脑子一样,而且速度快得惊人。好在时时可以被身边的人提醒,才不至于耽误太多的事儿。

一般人会为此很焦灼,忧虑,总想回到从前,有可能还会认为自己得了什么病。而我不一样,我接受现状,接受自己的忘记,并安于自己的忘记。

因为脑子里空空如也的时候,同样没有了烦恼,牵挂是与人和事连着的,如果心里没有了人和事,也就没有了牵挂本身了,叫:心无挂碍。

这个年纪,晚上睡觉很怕想事儿,一点小事就可以让你失眠,进而焦虑,进而抑郁。我因为不记事,不想事儿,反而让自己的脑子很快放空,神经放松,然后很快进入深度睡眠。好的睡眠才是这个年纪最好的滋养品。

所以,傻一些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忘记也不是坏事,但得知道自己是谁,时时按照本真的心去对待人和事就行!

“计较”一词常常被使用,我昨天细细琢磨了一下,“计较”就是计算,比较,计算什么?得失呗!比较什么呢?好坏呗!

“计”,会意字,由讠和表示成数的十两部分组成,十也指十进制,或表示十个人一起计算。本义用于数量方面,是结算、计算之义。

“计”的释义有计算,算账,盘算,谋划,计策,计谋,谋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较”,有两个读音,jue,二声,jiao,四声。形声字,篆文以车为形,爻为声,后以交代替爻作声符。本义指曲木或曲铜钩,一般安装在古时车厢两旁的木板上,作扶手用。

“较”(jiao,四声)的释义有相比,比较,较量,比试高下,明显,明了。

如果可以不在乎得失,无所谓好坏,那么也就不用计较了,生命因为计较,生出很多事端,很多执着的心,如果可以少些计较,生命会减轻不少的负担,卸掉负重,前行的路会走得更快更顺畅些。

“煎熬”是形容人受折磨,显得时间很长,但时间真的长吗?只是显得,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准确的流过,对任何人都一样,没有偏差,有差异的是人的心境,是认知。

把维度拉长,拉宽,拉深。我们的世界越局限在自己的观念里,会越固化,越会增加对外界的要求和依赖。把心门打开,如果你可以接纳世间的一切,便拥有了这个世界。时间和空间对你就没有那么多限制了。

改变观念,去掉观念,活在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份光阴,也就不会感到煎熬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半生已过,越发领会这句话了,所谓戏,是一段一段的,得有角儿。

就像人生,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的角色,戏可以选择演员,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人生容不得你选,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角色。

曲终人散,就像人的一时,一世的缘分,到了时候,就必须散去。但人很多时候入戏太深,会沉浸其中的喜怒哀乐拔不出来,这样神会留在戏里,而非现实空间的身体中。人会迷离。

如果人不只一世,那么生生世世的缘分在这一世会交错而至,只把握这一世的缘,珍惜眼前人,过好当下的日子。让神归位,让自己心安才是!

我们常常提起一个词叫:同频,字面理解,也就是相同的震动频率的意思。同频的人在一起,会增强震动的频率,让彼此赋能,也就是共振。

忽然想起在市面上很少见的过去的一种物件儿:半导体收音机,播放收音机需要找的是频道,小时候和二姐因为想听不同的频道没少打架。

忽然明白,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段,因为经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频道,播放不同的声音。

如果可以兼容,按动哪个频道都可以投入,欣赏,但随时抽离,切换,便会看尽人间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可做戏中人,也可不在戏中,做一个看戏人。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常常用来安慰受挫者,早晨细想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成功是失败生下来的孩子?一个母亲需要十月怀胎,孕育成熟才可以瓜熟落地。

也就是说,成功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一直坦然面对失败的勇气,需要的是从每一次失败中对自己身心磨炼所汲与的营养,也就是苦,苦才能养心,当吃尽所有的苦头,依然保持真诚和善良,那么就成了,正所谓苦尽甘来。

功是一种能量,一种光,如果一个人可以成为一束光,照亮人生前方的路,不就是成功吗?这好像和金钱和物质没有多大关系。

所以,成功与失败只是人给出的一个定义而已,失败里有成功,成功里有失败,人生只是一种体验,无所谓成败,经历就是了。

只管努力生活,接纳所有的结果,顺境时低头审视自己,逆境时昂头鼓励自己。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昨天忽然想到这句话,看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往往倾囊而出,倾其所有才觉得舒服和痛快。这是以帮助人让自己快乐的境界,叫:助人为乐,乐善好施。

但这世界需要帮助的人,实在太多,自己的所有,实在太有限,往往又捉襟见肘,实在是太惭愧。

如果可以让被帮助的人重新拾起战胜困难的勇气,用语言化解心结,打开心扉。那么人如果自己感觉强大了,困难就小了,就会一跃而过。

什么样的语言可以化解心结呢?如水般的,因为水可以化盐,盐同言哪!

而能够解的是用道理,用亲身实践的道理。

愿自己不断增加水的品性,在柔弱的文字中,用自己践行的理,增加文字的强度,给人更有力的帮助,让他自己拥有战胜困难的能力,岂不是更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一句谚语,被人们广泛流传。大概意思是说,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专注去做,都会出成绩,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俗话又说,“隔行如隔山”,对于一般人来说,山是一种阻隔,很难跨越,那就要看人能够提升到哪个位置了,如果可以俯视山,俯视水,那山便不再是阻碍,而是一览无余的风景了。

行业只是人的划分,工作没有好坏,没有贵贱,而是人的观念强加给它的,人有佛性,也有魔性,魔性中有一种表现就是惰性,图安逸,所以,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会挑剔,拈轻怕重,避重就轻。

这个社会畸形的发展,似乎已经成为金钱主宰一切,所以,人会对来钱快的行业趋之如骛,争先恐后。但很多时候,长时间拼命挣来的钱,或许在一夜之间换了主人,所以,世事无常,让人慨叹。

人寻找伴侣的时候,讲究相配,而钱呢?也会寻找相匹配的,那是什么呢?是德呀!德不配位,钱财自然留不住,这个德是累世积累留下来的,所以叫:积德。多积些德比积攒钱财要好得多,那才是一个宝库,钥匙是由老天把控的,会随时根据你的德行恩赐于你。

宇宙间万物都有灵性,人在这个世间位于生物链的顶端,最有灵性,去掉执着的心,抛开世间一切干扰,开启灵性,如果可以用人的灵性去和万物的灵性沟通,也就不分行业了,会触类旁通,一通百通。由此,工作还那么难选择吗?

修心是一生的功课,每颗执着的心都是一个个障碍,横在人生的各个路口,只有慢慢的修去它,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畅通,无阻,无碍!

“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句话曾经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在《名人名言录》里抄录过,昨天忽然想到这句话,不禁感慨陶铸先生的胸襟。

何为往事?过往,也就是过去的事,也叫:故事,故也是过去的意思,过去的已经成为事实,接受便是,接受的过程,是容纳,收纳,盛的过程,需要有肚量,肚同度,这样的人会成为大度的人。

但人的内心装的东西多了,尤其是那些陈年往事,时间长了,会发酵,然后腐烂,一旦外界有风吹草动刺激一下,就会将所有的往事勾起,从而产生怨气,人一旦有怨气,那么就会污染人的内在环境,伤自己,更会伤及周边人。

人很多时候,总是重视外在环境的清理,何不也重视一下内在环境的清理?把那些往事倒出来,不再浓缩之后,压在心底,而是让它像云烟一样飘走,岂不是更好?

有时候,我觉得“忘却”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无论好事坏事。因为这样,心就空了,就不再因为往事而占据内在的空间,时时清空,心底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就没有了因想而产生的事儿,那么心的容量自然大了,天地自然宽广了。

现在所有的事,都会成为过去,留不住,何不放心放手让它过去,不再留恋,只关注放下即可。

人的念很多时候不正,不正也有时间的关系,在现在的时空想过去的事,就会不正,就会消耗能量,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人要不念过往的原因吧,保持正念正行,不思不想,那便在道中行了。

“关心则乱,无欲则刚”,这句话,细细琢磨,有点意思。“关心”,是关闭了自己的内心,把别人或者事物放在了心上,重视。

而“欲”呢,繁体字底下还有一个心,那么这个“欲”和心有关,“欲”是一个谷,一个欠,“谷”,两山之间的流水之道,很宽广,很幽深,有一个词叫:欲壑难填,也就是说,人的欲望无止境。谷本就虚空,还欠缺一点,所以,这个欲唯有控制才可以。

脑海中有一个画面,浩瀚的宇宙,只看见满眼的星球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旋转运动,彼此之间各有轨道。看来,我们如星球一样,都是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个体。

不必关心别人,不关心不是冷漠,不是自私,而是不给他发念,不想他不好的结果,让别人经历他应该经历的,让别人做别人,我们自己应该开心才是。

而人如果没有了欲望,那么就没有那么多祸端了,细想想,有哪个祸不是欲望惹的?这并不是说,让人没有上进心,相反,自强不息是必须的,而是不要有那么多想法,欲的本义为贪图得到。

人如果没有欲望,那么,就没有软肋可击,自然刚强。

但柔弱胜刚强,还要有如水般的性情,外柔内刚,才可以无懈可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